在正在举行的发布会上,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披露,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预备会议上,通过习近平为大会秘书长,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进入进行时。
2270名党代表,38个代表团,七天大会日程,无数的会议文件;组织、宣传、安保,事无巨细,上传下达,联络沟通,所有这一切,都需秘书长统筹安排。秘书长,大会核心角色,如何产生?具体职责如何?其人选又给外界透露怎样的信息?
秘书长,党代会的操盘手
按照惯例,在大会正式开幕前一天,要举行一次有全体正式代表和特邀代表参加的预备会议,通过大会议程、主席团组成、秘书长人选等重要事项,通过的方式为“举手表决”。随后,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通过大会副秘书长人选,通过方式同样为“举手表决”。
通过两次“举手”产生的正、副秘书长,成为本次大会的核心协调机构,秘书长成为名正言顺的大会总操盘手。
作为会议总操盘手,秘书长全面负责会务工作,是大会期间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其职责是:主持召开第一次主席团全体会议;在主席团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大会期间的事务性工作;领导大会秘书处,签发会议的各种文件。
在整个会议期间,秘书长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事酝酿”。以十七大为例,据新华社2007年10月18日报道,中共十七大代表当日进入酝酿十七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阶段。而在此前一天,十七大秘书长曾庆红已就建议名单向主席团全体会议作了说明并获通过。
在秘书长的领导下,几位副秘书长分别负责宣传、安保、组织等多项具体事宜。副秘书长的分工,目前未有公开资料说明,不过从其具体职务可大致判断。例如:在中共十七大上,除秘书长曾庆红外,四位副秘书长分别为刘云山、周永康、贺国强和王刚。其中,刘云山为中宣部长、周永康为时任公安部长、贺国强则为时任中组部长,各自的分管工作在大会期间继续各司其职。而此时的王刚则刚刚卸下中办主任职务,并在十七届一中全会上进入新一届政治局。
作为大会总操盘手,秘书长人选通常由熟悉中共高层党务运作、具有较高政治地位的人员担任。例如,曾庆红在出任十七大秘书长时,已担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五年,并且自1989年进入中办担任副主任以来,已先后在中办主任、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长等高层党务核心岗位历练多年。
在更早之前的十六大、十五大,秘书长均为自1992年即已进入政治局常委会历练的胡锦涛。梳理发现,自1927年中共五大首次设立大会秘书长以来,胡锦涛是唯一一位获得连任的大会秘书长;同样两次出任秘书长的,则只有周恩来,分别为1928年的中共六大和1969年的中共九大——前后相差41年之久。
大会秘书长人选,除了在宏观上具有上述共性之外,在具体职务上,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来,逐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中共十二大上,出任秘书长的赵紫阳职务为国务院总理。中共十三大秘书长胡启立,其职务为中办主任;并且胡启立在操盘中共十三大时,其党内地位仅为政治局委员——由政治局委员担任大会秘书长,自中共十三大后再未出现过。到了中共十四大,秘书长乔石的身份则为中纪委书记。
自中共十五大起,规律性逐渐显现。从胡锦涛到曾庆红,都是分管党内日常事务的常委;今次,习近平如期担任大会秘书长,则是此模式的进一步延续。
至此,历经四次党代会,秘书长人选资历渐趋清晰:此人已在之前晋升常委,且是分管协调党务工作的常委;他同时也担任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国家副主席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