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变化和如何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是当代城市要实现发展和转型的两大问题,其关键就是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其实,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不仅仅是减缓,还包括适应、土地利用、绿色植被、消除热岛效应、建筑物色调涂层、开发低碳的应用技术、城乡协调规划等。在实现城市规划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两者的协调发展上,中国可以借鉴和采用国外的很多经验和做法
4月9日消息,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其实,2月份以来,任何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市场焦点,并迅速激起更大的涟漪。
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减缓。提得最多的是低碳转型、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一个是适应。政府做防灾规划、应对极端气候规划等。
无论是从经济结构调整,还是从气候治理角度看,提生态城市建设,把人口适当地从中心往外围迁一些,这个做法对气候变化来说是对的,也有好处。
至于怎么迁出去,特别是承接地该怎么做,需要思考。如果还是老观点,盖房子,那还不如不迁。因为中国最大的几个排放二氧化碳的行业,比如钢铁、水泥、玻璃之类的,都是跟地产有很大关系的,你还在不停地盖房子,一方面大量消耗资源,另外还有很多闲置不用。如果迁到保定去,但是还天天往北京跑,更加麻烦了,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增加的是火车、汽车,负荷就更大了。
数据显示,即使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升温的可能性也大于66%,而气候变化90%以上是由人类因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无论是对于水资源,还是对农业、海平面,公共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这就需要重新反思人类活动是不是科学。
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区域里面,整个资源禀赋、二氧化碳排放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考虑到把气候变化的因素融入到各级政府制订的规划、计划和政策里面去。把气候变化或低碳融入到政府的各种规划里面,可能也要有一个评价的尺度。这个尺度首先要把全国不同的区域做不同发展类型的分别。
在中国,污染问题归国家环保部来管,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其实中国政府可以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由于城市发展、人口聚集,都往一个区域里面集中,大城市都出现了城市病、城市热岛效应。现在讨论气候变化、能源消耗、污染、霾的问题,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整个城市发展模式需不需要改变?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的布局、人的选择方式和人追求的方式是不是需要改变?
整个环渤海产业带里面,从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整个环渤海产业带前期布局中化工产业比重很大。我们需要反思,是不是需要这样的布局方式?是不是需要这么多人口?天津滨海新区有多少人是住在该区的?每天不管是私人小汽车、班车,不停地在城市和滨海新区之间穿梭,本身这就不是低碳的问题,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就是你把工厂建那了,怎么让大家就近来居住在这儿,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配套的教育、绿地、商店,人们很难在那儿待着,北京也一样,一定要对具体问题有充分的调研。
其实,很多中国中小型城市发展方式确实有问题。中小城市人口密度仅500万人左右,但是建了很多高楼,本身就不节能。其实,中小城市不需要建那么多高楼。如果这个方面做得好一点的话,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工业、产业是大头,但是产业要减排,没有技术和人才根本解决不了,因为经济转型、工业转型、升级转型没有技术做依托,其他都是空谈。中国能耗70%靠烧煤,这个现实是不可回避的,到2020年之前肯定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远期2030年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调整。如何在做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的时候能够适当地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可能比用其他方式减排会更有效果一些。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提出来新型城镇化,很多国内外专家都在讨论什么样的模式好,这对将来的气候变化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