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治本之策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以及空气PM2.5超标与雾霾之严重,已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城市的不和谐音符,为全民所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交通拥堵必须标本兼治”,但治本之策是什么?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小打小闹、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治本的大思路大手笔要从产生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即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失衡入手,要从产生城市空气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污染入手。

科学抑制城市交通需求

“科学抑制”就是抑制举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国家和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相对于科学抑制,采用限购限行等行政手段强行抑制,它源于急功近利式的“惰政思维”,弊多利少,因此只能在应急情况下采用。限购限行的弊在于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消费内需牵引经济发展。当前私家车已成为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购车已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和潜在的强劲需求,北京个人小客车购车中签率已从开始时的4.24%发展到1%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科学抑制交通需求,首先必须抑制城市规模,按照科学发展观,城市的发展规模应是有限的,其“限度”就是客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城市规模应当受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交通环境的制约。以地处缺水北方和交通首“堵”的特大城市——北京为例,其规模已突破了客观资源与环境的承受限度,必须“减肥”。彻底“减肥”就要把部分城市要素分流出去,韩国、巴西、德国、南非、美国等国,其首都“减肥”的效果立竿见影。

科学抑制城市交通需求还必须实行面向交通的城市规划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是倡导混合用地模式,摒弃“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观念,避免城市布局功能单一化,不搞CBD、金融街、工业区、开发区、大学城等单一功能布局,更不能大建回龙观、天通苑那样的“住宅城”,导致跨区交通出行强度的激增。二是推进由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圈建设,以遏制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引导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分散至周边卫星城市

提高城市交通供给能力

除了抑制交通需求,最根本的一个方面还必须大力提高交通供给能力。对于北京来说,由于中心区已高强度开发,地面的土地资源已利用殆尽,车多路不增必然拥堵。

能否把“治堵”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上呢?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开始把“治堵”目光转向了“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美国波士顿1994年开始拆除高架路,10年间建成8—10车道的城市地下快速路系统;东京正在地下40米建设中央环状地下快速线,长度11公里通过池袋、新宿、涩谷三大商业中心的新宿线已通车,正在建设品川线。

国内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设也初见端倪,并在缓解交通拥堵上发挥了明显作用。南京已建成玄武湖地下快速路、城东干道地下线和内环线地下路,上海正在建设井字形通道方案,其中地下线26公里,深圳也已建成港深通道的7公里地下快速路。

除了建设城市地下快速路系统,创新思维转变城市交通运输方式还包括建设地下物流系统,即将城市货运逐步转移至地下,货运交通转入地下必将对治理交通拥堵作出重要贡献。因为根据经合组织(OECD)2003年统计,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货运占城市交通总量的10%—15%。而在“世界工厂”和到处是建设工地的中国,其占城市交通总量则相应为20%—30%。伦敦其实早已开始使用地下物流系统。在伦敦地下20米深处运行着一个10.5公里双轨邮件系统,每天处理9个州400多万信件和包裹,2008年开始计划运用该系统向牛津街上大超市和商店配送货物。

科学治理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尾气正逐渐超越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特别是空气雾霾和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由于急速行驶和再启动加大了能源消耗和尾气的排放,所以对于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其雾霾和空气PM2.5超标必然更加严重。

机动车尾气治理的主要困难在于地面上机动车尾气排出后迅速扩散于大气中,无法收集处理,而在地下快速路系统中由于其狭小、密闭的特点,不易扩散,从而易于收集和处理:在隧道中将尾气污染的空气由引风机引流至处理区,再通过静电除尘、化学吸附、光触媒涂层、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技术,使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去除,使有害成分转化成无害成分。因此,在地下设置了换气站后,在地下快速路中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物进行过滤和处理转化后排出的是无害气体。

如果地下轨道交通和地下物流系统的运载工具为电力驱动,则从根本上消除了尾气污染。经合组织在其2003年《配送:21世纪城市货运的挑战》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货运虽只占城市交通总量的10%—15%,但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量为40%—60%。因为1辆重型卡车污染排放量相当于100辆京V排放标准的小轿车。实践与研究表明,城市地下快速路系统以及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在解决交通拥堵的同时,将为消除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作出决定性贡献。如波士顿市区CO浓度降低了12%;东京11公里新宿地下线的建成后,每年减少了2.5万吨CO2、16吨烟尘颗粒和160吨NOX。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道路隧道空气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应用”及相关单位已提出一整套综合治理技术,其成果鉴定表明:该技术对空气中的微颗粒PM静电除尘效率可达90—95%,对人体危害大的NOX、CO、THC(VOC)和SO2的净化率分别达到80%、80%、65%和98%。

实现城市蓝天白云交通顺畅的中国梦

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告了向污染开战的决心,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将决心转化为具体的有序行动,部署并打好几个治理污染和交通拥堵的大战役来实现目标。首先,逐步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市相结合的多中心城市布局,实现城市的“减肥”;大力治理工业污染,关停并转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实现“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最后是建设城市地下交通。

我们设想,通过若干个五年计划持之以恒的地下交通系统建设,将地上城市中的城市运输与交通系统逐步转移到城市地下去。地下一层空间不够,可以如莫斯科地铁那样,建两层、三层甚至是多层的地下立体交通与运输系统。不但使旅客交通与货物运输转入地下,还包括垃圾、污水等的传输都转入地下,使地上逐步乃至彻底摆脱与传统运输相联系的环境干扰,释放出的地上空间将用作大片的自然植被和安全的步行。

这不是科学幻想,《欧洲地下建设战略研究议程》已经明确提出,其2030年的远景目标是“将地面交由市民自由使用,将基础设施放入地下”。从目前中国的地下工程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已经成功建设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2500米深的长大输水隧道。地下100米以内开发多层的城市地下空间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掌握。

只要我们转变传统思维,改革城市规划模式与交通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一定能建成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摆脱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困扰,真正把中国城市建成白云蓝天、交通顺畅宜人的“山水城市”,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词条  拥堵  拥堵词条  治本  治本词条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词条  
智库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展开)

智库

 只要自己稳住,办法总是有的

借鉴“三线建设”战略思维,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该有多道防御线。但新的“三线”并非地理空间纵深的概念,而是经济形态纵深的概念。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