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卫星城理论的思想渊源及深化

卫星城是和特大城市紧密联系着的。从其基本含义来看,卫星城就是地处大都市周边、同大都市的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同大都市中心城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兴城镇,犹如地球的卫星一般;从卫星城同特大城市城区的距离来看,从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不等,这主要依赖于卫星城兴起的条件与发展前景、特大城市城区的规模和经济能量以及交通运输条件与当初城市规划建设的超前意识等;从卫星城的人口规模来看,并没有统一的数量标准,可以从四五万人一直到四五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这主要依赖于卫星城的产业规模、人口的承载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

卫星城的兴起和发展,应该是直接受到特大城市的辐射和拉引推进,或者是特大城市人口及产业的分流、配套以及转移。有关卫星城建设理论的先导应属英国著名的城市学者和规划师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后来于20世纪初期,由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通过其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对其进行了深化发展。

田园理论:卫星城理论的思想渊源

从广义上讲,田园城市理论并不单纯是一种形式上的或是图面上的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对社会的改革,即对构成社会并对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风貌、城市有机体的总体规划。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ies),也称为花园城市或田园都市,是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一种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之中,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区域的比例的一种城市规划理念。

1898年,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著作《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提出,工业化条件下存在着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及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提出了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模式,他称之为“田园城市”(Garden City)。他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城市无限度扩张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只要控制住城市的“磁性”便可以控制城市的膨胀,而有意识地移植“磁性”便可以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基于这样的分析,他提出建立一种“城乡磁体”,把城市的高效率、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环境清新、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摆脱当时城市发展的困境。霍华德着重指出,田园城市是一个有完整社会和功能结构的城市,有足够的就业岗位维持自给自足,空间合理布局能保障阳光、空气和高尚的生活,绿带环绕,既可以提供农产品,又能有助于城市的更新和复苏。

霍华德的城市规划理论模型为:田园城市建在6000英亩的土地中,其中心城市面积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英亩。城市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从中心到边缘为1240千码。具体到城市的分区来说,整个田园城市分为6个相等的分区,是由6条美丽壮观的林阴大道来划分的。每条林阴大道的宽度是120英尺,从中心通向四周,把城市划成6个相等的分区,中心是一块5.5英亩的圆形空间,布置成一个灌溉良好的美丽的花园;花园的四周环绕着用地宽敞的大型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演讲大厅、剧院、图书馆、展览馆、画廊和医院。其余的空间是由一个被称之为水晶宫的大型玻璃连廊包围起来的中央公园,面积为145英亩。水晶走廊内的中央公园的游憩用地十分宽阔,可供全体居民方便使用。环绕中央公园的水晶宫即使在天气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吸引居民前来。工厂的产品也可在此出售。水晶宫成为了田园城市中的冬季花园,并且它环形的特点使得每一处的居民都能够很方便的前来,最远的也在600码内。从水晶宫向外是5号大街,第5大街外的建筑轴线均以同心圆的方式面向着中央花园。从5号大街向外是4号大街,而后是宏伟大街。这条大街宽420英尺,长度约为3英里。相当于形成了一个115英亩的巨大的带状公园。带状公园既分割了所谓的内外城,其可达性和视觉上的通透又使内外的居民方便来往,从而联系了内外城。大街上有6所学校以及一些教堂,面临宏伟大街的房屋是按照新月形性布置的,既增加了街道的长度又扩大了视野。城市的外围有工厂、仓库、牛奶房、市场、煤厂、木材厂等,都靠近环形铁路,大大节省了运送货物的时间和费用,减少了交通流量和道路的维护费用。

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从广义上讲,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并不单纯是一种形式上的或是图面上的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对社会的改革,即对构成社会并对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风貌、城市有机体的总体规划。不仅包括了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周围城市的关系,同时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有机体方面的规划及安排。从而解决不断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阻止大城市无节制地发展。该理论具有极大的超前性,甚至超越了很多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规划界将其称之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也被公认为是卫星城理论发展的前身,它的发展思路成为卫星城理论的精髓。这一理论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而不仅仅是缓解大城市急剧扩张的手段。田园城市理论中蕴涵的城市应控制在适当的规模并不断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其后的城市分散主义、新城建设运动和新都市主义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推动了城市规划学科和实践的发展。

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理论的深化

“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这一理论的研究目的与卫星城理论相似,都是为了解决大城市过分膨胀的弊病。该理论中提出的有机疏散,为卫星城发展中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转移,疏散到卫星城提供了理论基础。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Eliel Saarinen)在二十世纪初期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的城市规划中疏导大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一种。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土地产权、土地价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论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萨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适合的居住环境。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萨里宁阐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日常活动”的区域,应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例如看比赛和演出)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这一理论的研究目的与卫星城理论相似,都是为了解决大城市过分膨胀的弊病。该理论中提出的有机疏散,为卫星城发展中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转移、疏散到卫星城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卫星城理论的思想渊源及深化  卫星城  卫星城词条  渊源  渊源词条  深化  深化词条  理论  理论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  
智库

 中国难以捉摸的减速

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试图提振增长,而中国却在试图让经济减速至可持续水平。随着中国向更依赖内需驱动的服务导向型经济转变,趋势增长降低既不可避免,也值得追求。但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