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寄希望于到2025年成为世界首座二氧化碳中性城市。但其他许多善意的城市和国家已经发现,削减碳排放远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可能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在账目上做手脚。
更令人惊讶的是,哥本哈根政治家们自信地宣称,现在减排二氧化碳终将使这座城市及其居民更加富裕,化石燃料价格上涨后今天昂贵的绿色能源投资终将带来回报。但刻意缩小选择范围怎样才能使未来更美好?听上去这更像是环保人士的观点——而这些人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哥本哈根实现零排放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找不到经济有效的能源替代某些碳排放燃料,特别是汽车燃料。丹麦的电动车补助已居世界首位,电动车可以免交180%的车辆登记税。保有量最大的电动车日产聆风(Leaf)的边际免税额已达85,000美元(合63,000欧元)。但丹麦270万辆机动车中电动车仍只有1,536辆。
此外还要解决风力发电的固有难题:保证城市在不刮风的时候也能正常运转。丹麦为此制定了发电战略,在必要时启动燃煤发电,而不计入净排放量。
哥本哈根市计划在大哥本哈根区及周边的浅水区建设100多座风电机组。风电机组的总发电量为360兆瓦,并入电网后足以满足哥本哈根的电力需求——剩余电量可用于抵消城市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哥本哈根市数百万辆非电动车。
因此只有当周边区域不追求二氧化碳零排放时哥本哈根市才能实现其目标。归根结底,整个账面操作只有当别人仍在使用哥本哈根不可预测的风电矢志替代的化石燃料时才会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正义的机会被哥本哈根霸占了。
只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在未来几年内上涨预期兑现,哥本哈根政治领袖许诺的这种碳中性政策才能“确保积极的总体经济状况并为哥本哈根人带来经济回报”。但这种假设最常听到的理由——人类正在快速消耗这些稀缺资源——却因为创新近年来将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储量有效扩大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并不符合实际发生的状况。
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哥本哈根唯一最大的节约来源风力发电计划。风电项目的建设维护总成本约合9.19亿美元,就算加上高额的碳排放税也仅能节约1.42亿美元,这意味着该项目的价值所在——节约2.61亿美元——主要来自节省的10.4亿美元电费支出上。
尽管听起来非常诱人,但这取决于到2030年化石燃料发电电价是否会大涨68%。并不只有哥本哈根做出这样的假设;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预测到2030年化石燃料发电电价会出现51%的涨幅。
这些预测很可能并不现实。只需看看支撑绝大部分全球电力生产的煤和天然气的长期价格走势就知道了。尽管最近略有上涨,但实际煤炭价格自20世纪50年代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之中。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在水力压裂法的推动下已经使天然气价格降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天然气取得主导地位后的最低水平。未来十年随着更多国家着手开发页岩气储量,这种降价趋势极有可能将得以延续,并进一步降低发电价格。这也是极光能源研究所近期预测今后三十年电价显著下降的理由。
水力压裂技术也使美国得以发掘其庞大的页岩油储量,使其成为领先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花旗集团预测到2020年石油售价将降至仅75美元一桶,而经合组合国际预测部前负责人认为石油价格将逼近每桶50美元。
现实对英国和哥本哈根的气候官僚非常不利,因为它降低了清洁能源的吸引力。即使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电价保持不变,哥本哈根的风电机组也将成为净损失。如果极光研究所的预言最终实现,哥本哈根的风电项目将成为重大的失败,其成本超过节电总价50%。
民众不应容许政客自我感觉良好地将公共资金耗费在以遥远、不可靠的预测为基础的气候项目上,而应当鼓励领导人投资洁净能源研发。此举的目的是使可再生能源便宜到足以超越化石燃料占领市场。像哥本哈根这类计划无论看起来多令人振奋,最终都不过是政绩工程,会使民众付出昂贵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