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马六甲并非中国能源安全重要威胁

最近一段时间南海问题重又闹得沸沸扬扬。随着中越南海领海争议的升级,一度趋于安静的南海局势再度引起了国际关注。越南爆发的反华游行和对中资、甚至香港台湾企业的洗劫更是将这一问题的热度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中菲、中马围绕着南海九段线之间的领海纠纷也再次出现了升级的苗头。

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些学者援引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描绘的场景,认为未来中越之间的必有一战,甚至有将世界拖入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有人更是称沸腾的南海,将之与100年前的巴尔干半岛相提并论,一个小的事件就可能会点燃积蓄已久的火药桶,带来难以收拾的局面。

在诸多关于中国南海争议的利害分析中,其中广泛流传的一个说法就是南海之争关乎中国能源安全。

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80%以上需要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原油消费的不断增长,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但已经突破了60%的所谓国际警戒线,更是比一直担心石油进口安全,吵着要实现能源独立的美国的历史最高值还要高。IEA预测中国到2030年将有80%原油消费依赖进口的情景,更仿佛是将中国的能源安全软肋暴露在了马六甲这条狭长海峡所经过的三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以及在新加坡驻军的美国的眼皮底下。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对于中缅天然气石油管道的战略意义寄予厚望,认为这条可以经过中国亲密盟友缅甸的油气管道可以绕过通过马六甲海峡,大大提高中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基于这种思路,包括泰国克拉地峡在内的一些想法也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绕过马六甲海峡,开辟一条掌握在中国手中的油气进口通道,甚至包括一些人号称的打通印度洋,都似乎成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必需条件了。

然而即便是从供应充足,运输路径的安全和价格稳定的传统能源安全概念出发,上述措施都并不能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缅管道目前设计的石油运输能力只有中国年进口的十五分之一,这还不考虑未来的增量。目前缅甸天然气田的产量有限,中缅天然气管道运送的更多是从卡塔尔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而卡塔尔是中国最昂贵的LNG来源,2013年平均进口约合每百万英热单位18美元,几乎是吵得沸沸扬扬的传说中中俄气价的两倍。为了不经过马六甲海峡而再加上一个额外的气化过程,再加压进入管道运输,成本将会更高,注定只会带来巨额亏损。而中国投入了巨额投资的缅甸是否还会一直是中国的亲密盟友,现在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保险了。

另外,管道本身并不比海运更加安全,相反由于目标大且固定,很容易成为境外反对势力的破坏目标,更可能成为要挟中国的把柄。由于中国奉行的不干涉外交政策,届时管道反而会成为鸡肋,不干预损失巨大,干预又容易为人诟病,且难以收到效果。

修建克拉地峡或者通过武力声张南海主权就可以提高能源安全的观点是建立在能源运输通道需要本国武力保护的旧观念上的。航线所经必须是自己势力范围是大航海时代的观念,而现在早已不是当年各国坚船巨炮划分海洋势力的时代,战争的形式也早已改变,因而能源运输通道面临的威胁也完全不一样了。

只要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的航路可以正常通航,就不存在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真正威胁。而如果马六甲海峡出现对中国油轮的攻击,或者禁航,实质上等同于对中国宣战,而在马六甲海峡出现这种情况只可能是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届时无论是中缅管道、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还是设想中的克拉地峡,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都不足以保障其安全或畅通,更不用说在中国油轮在中东及其他产油国,印度洋或大西洋这些更加远离的地方的安全。那时中国将直接面临国际石油禁运,能否保障国内生产都还要打个问号,因此这些所谓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的措施在那时将没有任何效果。

而如果是在和平时期,马六甲海峡联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不但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通道,更是日韩等其他东亚国家最主要能源进口通道。据估计,每天有约1500万桶原油以及大量的液化天然气经过马六甲海峡,而中国进口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除此之外,马六甲印度洋的航线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周转量占是世界贸易的四分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中国对欧美的消费品和工业产品贸易以及经济崛起皆都有赖于此。但却从未听说这段贸易航路威胁到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安全,更没有人提出要通过在南海声张领海主权来保障该通道的安全。

国际海运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国际货轮和油轮的所有者,运营方,注册地,目的地都有可能完全不同,针对某一国家实行禁止通航将非常困难。反而倒是如果有一条新航道主要只和中国进出口相关,反而倒会给敌对势力更容易的攻击目标。由于亚太各国能源、经济对于该航线的高度依赖,以及这条航线上各国利益相互间的紧密关联,一旦在马六甲海峡出现通航困难,受影响的将不单是中国的能源安全,更会影响整个亚太、甚至世界的经济安全,没有国家都会有动力这样做。

因此,除了出现大规模战争或04年印度洋大海啸那样极端严重的自然灾害,亚太与世界各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尽力保障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畅。担心马六甲海峡会被其他国家用来扼住中国能源进口的咽喉,威胁中国能源安全的说法实属杞人忧天。而号称绕过马六甲海峡,或中国在南海声张主权可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要么是希望通过绑架能源安全为其他议题背书,要么就是盲目夸大中国的军事实力,自欺欺人。

南海的主权争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相关问题也有很长的历史纠葛。南海领海主权问题的讨论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也不是作者的初衷。但是在这个争论中把能源安全作为声张南海主权的理由之一,以及认为能源进口高度依赖马六甲海峡会危害中国能源进口通道安全的结论并不成立。一些貌似能增加中国能源安全却不切实际的倡议,反而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实质的危害。

事实上,真正能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的是保持和平稳定的南海局势。南海冲突升级与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将可能导致中国在这些国家的能源投资遭受损害,甚至对中国建设的能源基础设施带来破坏,危害中国的能源供应。同时,战争阴云笼罩的中国南海也会增加运输的风险和成本,造成能源价格的冲击。尽管亚太国家没有动力破坏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但是如果各国在南海陷入政治对峙,并不排除其他势力会趁机从中搅局并乱中渔利的可能。

因此,中国要提高能源安全,首先应该尽快在和平对话的基础上平息和解决与南海诸国的领海争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带来不可控制和挽回的后果。其次则需要与南海诸国携手合作维护南海的海洋秩序,保障航路通畅,共同应对包括海盗,海上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影响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风险,维护亚太地区能源安全的共同利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六甲  马六甲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威胁  威胁词条  并非  并非词条  能源  能源词条  
智库

 TPP搁浅与亚太经济秩序未来

随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言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即使TPP不说已经死亡至少也是搁浅了。对此,有的认为中国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展开)

智库

 外储减少是否造成国民财富损失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下降。最近几个月以来又有加快的趋势。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中国过去三十年来通过“双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