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所求甚少。为了得偿所愿,他们常常试图引导通胀预期、表明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建立所在机构的信誉。为了简单明白地表明态度,他们或许会给某个经济变量制定明确的目标区间,或宣布对该变量的预测,或通过制定具体的利率调整门槛提供前瞻性指引。
但这个经济变量应该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尝试了货币供给。在货币主义方法失败后,一些人转向目标通胀率。但他们总是没有办法达到目标。
直到20世纪90年代货币危机前,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一直都紧盯着汇率。其中许多国家随后也转向了通胀目标;但他们比发达国家更加频繁地无法达到目标。
这些货币政策目标方法的问题在于即便某个数量目标在制定时是合理的,随后发生的意料外变化通常也会让它难以为继。货币当局因此面临着尖锐的两难,要么打破已经宣布的目标,因而损失这一做法的初衷——信誉;要么将政策制定的过紧或过松,从而给经济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总体而言,主要央行能够避免无法实现目标的情况,同时又不导致重大信誉损失。德国央行经常错失其货币供给目标,但仍是一个信誉卓著、令人敬仰的机构。更晚近一些,虽然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不得不放弃它们已经宣布的失业门槛,美国和英国的通胀预期仍然很好地被锚定着。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国家更加紧迫地需要树立政策信誉,不论是因为历史上的高通胀,因为信誉机构的缺失,还是因为预算赤字货币化的政治压力。它们需要能够实际达到的目标。
似乎什么都没有奏效。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问及名义锚为何时,许多国家都宣称自己有通胀目标。但它们要实现目标相当困难。如果同时遭遇消极供给冲击和贸易条件恶化,正确的措施是充分宽松货币政策使货币贬值。但消费物价指数目标排除了这一可能,因为贬值将导致进口的石油、粮食和其他可贸易商品涨价。
事实上,如果冲击是石油美元价格上涨,那么理论上,通胀目标意味着充分收紧货币政策使货币升值。但这一政策意味着消极冲击将反映于产出暴跌。
在实践中,以通胀为目标的央行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价格稳定目标。它会用“核心通胀”来向公众解释政策的失败:只是气价和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但这破坏了一开始宣布通胀目标的目的——透明性、信誉和可预测性。
新兴市场目标应该考虑以名义GDP为目标。相对于通胀目标,名义GDP目标的一个大好处是它面对供给冲击和贸易条件冲击显得十分鲁棒,这意味着央行不必面临放弃目标和伤害经济之间的选择。
以名义GDP为目标在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并不鲜见,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物价暴涨,各国央行希望以卓越的信誉坚持货币纪律,以促进通缩。
这一方案从未被接受。但两三年前,这一思想突然间热门起来了。这一回的背景是希望实现加大货币刺激的期望,以促进2008—2009年大衰退后的复苏。
有很好的理由认为名义GDP目标更适合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这些经济体更频繁地经受不利贸易条件冲击,如世界石油价格上涨或本国商品出口价格下跌。这些国家的经济也更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其他天气事件、社会动荡和意料外生产率变化导致的供给冲击。
名义GDP目标的优点在于这些不利冲击以相同程度反映于产出和通胀,而不是所有的负担都以产出损失形式出现。这能让一国采取想要的应对措施,同时又能保有规则的好处(央行所公布的计划不会难以实现)。
许多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需要降低通胀,正如发达国家在30年前那样。一个例子是印度。目前,印度正在考虑采取通胀目标以增强货币纪律。但印度经常遭到积极或消极的季风带来的供给冲击。统计估计表明,在存在这样的冲击的情况下,与将政策锚定于名义GDP路径相比,试图设定通胀路径会导致真实GDP的剧烈波动。
名义GDP目标路径可以根据你想达到何种货币纪律水平制定。不论目标是宽松货币、紧缩货币还是维持原状;不论央行想宣布预测、目标区间还是前瞻性指引门槛,名义GDP对未知未来冲击的鲁棒性都是类似的。
如果值得公布计划,就值得选择一个能实现的计划。名义GDP目标就是这样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