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乌克兰问题激化日俄关系

随着近期乌克兰问题的持续升级,欧美等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转眼间追加并扩大制裁措施已然成为西方大国对俄政策的主基调。在此背景下,日本安倍政府俨然选择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站在同一阵营,并借助持续增加对俄的制裁措施,逼迫后者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退缩。

与此同时,观察日俄关系的近期走势,不难发现安倍政府实则改变了上台以来对俄的一贯政策,其对俄的政治态度亦由利诱、笼络、靠近的积极一面转变为疏远、制裁、打压的消极一面,可以说发生了颠覆性的态度嬗变。尽管日本国内仍有部分人士对普京总统的访日颇有期待,但不可否认,安倍政府对俄态度的嬗变业已影响到日俄首脑峰会的气氛,甚至不排除俄方取消或拖延普京访日行程的可能。总而言之,日俄关系已经遭遇难以回避的挫折,日俄间解决领土纷争的前途亦变得更为暗淡、渺茫。

值得关注的是,安倍政府此次调整对俄政策是主动性的“顺势而为”,是综合考量地缘政治条件后的战略性决策,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拓展其对外政策及外交战略,具有一定的安倍主义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安倍政府对俄态度的转变有利于深化它与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促使日本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俄政策更为紧密地捆绑于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亚太战略之中。

换言之,即安倍政府的努力是在增长日本外交政策的美国色彩,同时凸显它的亲美形象。与之相对,尽管外界对于安倍政府及安倍本人的亲美举止抱有多种怀疑,甚至有人认为安倍政府存在“脱美的私欲”,但至少在处理此次与俄罗斯相关的问题上,安倍政府再一次证明了其对美国的忠诚,也说明当前日本的外交政策没有、也不会偏离美国设定的轨道。

另一方面,安倍政府激变对俄政策重现出日本“影子外交”的特征。众所周知,二战结束以来的历届日本政府在外交决策上基本墨守“追随美国”的政治陈规,即美国认为是正确的即正确;美国认为错误的即错误。无独有偶,安倍政府在应对乌克兰问题时同样继承了其前辈的基本态度,萧规曹随紧跟美国,并成为发起对俄制裁措施的“排头兵”。

安倍政府的“站队行为”明显不利于日本解决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更不利于建立日俄之间包括能源合作在内的战略性协作关系。因此,安倍政府的此举是放弃了对俄关系发展的前景,转而期望美国能给予其在外交及军事等领域更大的发展自由度。

综上所言,通过对比安倍政府对俄和对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态度,我们不难发现它显然把美国因素视为外交及战略的首要考量,把日美关系视为对外关系的第一要务,把日美同盟关系视为自身安全及地区安全秩序的基本保证,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当作自身复苏性反弹的战略机遇。依据这一现实性的逻辑思维,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安倍政府会在对俄政策上做出“豹变”的缘由。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此前安倍政府积极发展对俄关系的最大觊觎就是俄罗斯的对日能源出口,因为后者关联日本能源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影响安倍经济学的成功与否。尽管如此,乌克兰问题的爆发致使安倍政府放弃了此前对俄关系的一贯方针,甚至挑战莫斯科在对日能源合作上的耐心与积极性,这无疑是损人不利己的。但究竟是何种力量推动安倍政府做出如此重要的抉择?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值得认真思考。

作为其中一项不可规避的重要因素,近些年美国国内持续发生并发展的页岩气革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及开采为对日能源出口增添了希望,也使日本在能源问题上实现进一步依托美国的支持成为可能。而且,即便日本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实现能源独立,但在安倍政府看来,增加对美能源进口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日本能源供给体系的完整与稳定,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其在外交战略上的自由空间。藉此,它放弃了对俄态度的一贯方针,并做出转变对俄政策的重要决定。

最后,与日、美等西方大国对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并没有对来自于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流露出丝毫的畏惧,也没有屈服于上述诸国的意思,相反莫斯科却是选择了更为强硬、更为直接的应对态度,这也进一步激化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按照这一节奏,日俄关系的发展或许会偏离正常轨道,亟需战略性的政治修正。

总之,乌克兰问题的彻底爆发折射出欧美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这也成为莫斯科与东京之间的政治关系转折点,日俄关系的恶化则反映出安倍在美俄之间做了战略选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乌克兰问题激化日俄关系  乌克兰  乌克兰词条  激化  激化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智库

 中国还是穷国吗?

对于“中国是否还是穷国”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认为既是又不是。从国家整体财富或者GDP来看,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排名数一数二,仅次于美国。但从人均GDP来看,中...(展开)

智库

 司法改革如何破局

作为政治转型支点的司法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重组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把司法改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切入口,并非某个人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由社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