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密歇根”号核潜艇艇长兼指挥官皮尔森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核潜艇到中国周边海域巡弋并执行了任务,这些区域就像是美国的大后院。其实,类似言论也是频频见诸美国智库报告,认为中国周边海域属于其利益关注区,并想方设法为围堵中国出谋划策。
随着中国维护东海和南海主权活动的加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开始鼓吹“中国海洋威胁论”,称中国在近海地区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正在亚太地区引起新的安全困境”。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日前发布报告,煞有介事地就如何应对中国海上威胁提出几条建议。
美无法容忍被超越
尽管中国在维护领海主权与利益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克制,报告却将中方在东海和南海地区采取的策略称为“量体裁衣”式的胁迫战略。实际上,美国关注中国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议只是表象,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中方在争议过程中迅速提升海上实力会对美国利益造成不利影响。报告称,美国将中国列入“威胁”名单,是因为这些争议发生在美国的“利益关注区”,并指出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提升正在削弱亚太地区秩序及美国作为该地区‘安全维护者’的信誉。”
报告称,中国已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手段维护其海洋权益,其中包括法律、网络、经贸与投资、政治施压、海洋执法力量建设等。中国军方也以此为由加快了现代化建设,强化导弹、网络空间及太空体系等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对海洋边缘区域的控制能力,抵御美国及其盟友可能的侵犯。在此背景下,连日本这样的铁杆盟友都开始担心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承诺是否会成为一纸空文,其他国家更是很难相信美国会在关键时刻维护他们的利益。报告担心,整个亚太地区可能因此陷入“惴惴不安”,美国多年来在该地区积累起来的安全信誉将毁于一旦。
然而,分析家认为,在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侵略性国家”。美国将其列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威胁,无非是以己度人,容不得中国的崛起动摇自己的“老大”地位。
提出多项反制措施
针对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实力,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应该军事和非军事手段双管齐下,制定“令对手一目了然的、具备惩罚性后果的应对措施”,但反制举措应“恰当有效”。
报告称,军事上,美国首先应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因为这是一种后果显而易见的威慑手段,能够以强硬姿态压制地区不稳定因素。鉴于美国军力的强大,任何国家或组织在行动前都必须考虑可能的后果。
其次,应与更多合作伙伴实施更多军事行动,比如联合演习、武力展示、防空识别区试探等,一直在探讨但尚未付诸实施的海上护航也是可能的选择之一,让对手看清美国及其盟国在该地区的行动能力。
第三,要让“可能的挑衅对手”认清自身的弱点与短处,明白“轻举妄动”可能招致严重代价。美军可以通过展示其独一无二的先进军事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衬托出对手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难以逾越的差距”,令其“三思而后行”。
第四,美国还应强化亚太地区盟友及合作伙伴的自保能力。这个目标可通过深化战略对话、输出军事专业技能、训练以及装备得到实现,也可通过在亚太盟友中强调集体防卫、建立有效的安全合作机制实现。
从非军事角度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而畅通的信息沟通,使对手明了某些“莽撞”的行为会招致谴责;同时还能让双方就某些“共同关心的合作事项”(如海上护航等)分享信息、增强互信。更重要的是,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让双方清楚地了解彼此的政治诉求而不致产生误解。
外交与经济是另外两种非军事手段。外交上,可以敦促将更多的亚太事务拿到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上讨论,借助伙伴国的力量共同压制竞争对手;经济上,可制定具有限制性的贸易规则迫使竞争对手就范,必要时甚至可以发起经济制裁。
不能以战争为代价
报告强调,出台针对中国海洋威胁的“恰当有效”的措施前,应该充分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实施时可能付出的代价,执行过程中是否能保持连贯性及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首先应该明确,以战争为代价遏制中国对其近海地区的利益要求将得不偿失,因此美国政府在制订应对策略时的核心考虑之一就是尽量避免引发军事紧张或升级,同时还要尽量避免亚太地区出现如冷战时期那种泾渭分明的阵营分裂局面。毕竟保持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是中美双方以及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
其次,应对措施或策略出台后能否连贯地实施,将直接影响该措施或策略能否产生积极效果。以目前发展趋势看,中国是所有国家不可忽视的经济合作伙伴,美国的安全合作对一些国家来说则可有可无。因此,即便美国制定出反制中国海洋威胁的措施,也很难保证合作伙伴在实施过程中心无二意。也许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会做出某种妥协,从而影响反制措施的连贯性及效果。
第三,要充分考虑反制措施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避免最坏局面发生。报告认为,应对中国海洋威胁的措施不应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或美国与该地区盟国、合作伙伴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应引发中国的不稳定(那将造成全球经济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