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专栏《日本首富孙正义布局“机器人革命”》收到的很多反馈意见认为,中国应尽快发展机器人产业、以防错失先机、未来受制于人。对此,我亦是怀有同感,实际上,中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但基本上都不是“国产”,若应对不当,谁又能保证机器人产业不会落到和汽车产业类似的下场?
中国已成机器人最大采购国
随着用工荒、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的突显,从2000年之后,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就开始进入井喷状态。国际机器人联盟的统计显示,中国2000年至2013年对产业机器人的采购增长率维持在年均36%以上。
尤其是,2013年中国采购的产业机器人数量多达36,560台,较2012年增长近60%,占到全球产业机器人销量(约16.8万台)的约1/5,一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机器人需求第一大国,年度采购量远超日本(26,015台)、美国(23,679台)。新加坡的《Today Online》曾引述瑞士ABB集团高管的意见预测,“用不了几年,中国的机器人采购量将进一步拉大与日本、美国的距离。”
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的报告则显示,中国对产业机器人的采购需求实际上维持着更为快速的增长:1999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达到34%,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2010年之后出现更为惊人的增长,2009年至2012年的增长率达到61%。
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进一步预测认为,2012年至2016年全球产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率将达到约20%,其中日本、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止于10%左右,中国则有望达到65%以上,因为“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以及对稳定品质、高附加值制造加工的需求,将是中国未来的大势所趋。”
从产业机器人存量及使用密度来看,中国对产业机器人的需求确实仍存巨大潜力。IFR全球机器人产业统计报告(2013年度)显示,日本、美国的产业机器人存量分别为31万台、16.8万台,中国则只有9.6万台;每万名产业工人对应的产业机器人导入数量,日本超过1500台、法国、德国、美国均超过1000台,韩国为396台,相比之下,中国则只有23台。
日本富国生命投资的研究报告也认为,正在兴起的中国产业“机器人热”在势头上将超过日本1980年代的“机器人热”,年均30%以上的需求增长也已经远超过当年的日本。
日欧机器人厂商在华唱主角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以及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但对于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兴起的产业,中国却也面临着和汽车产业同样尴尬的处境。
从产业机器人存量及使用密度来看,中国对产业机器人的需求确实仍存巨大潜力。IFR全球机器人产业统计报告(2013年度)显示,日本、美国的产业机器人存量分别为31万台、16.8万台,中国则只有9.6万台;每万名产业工人对应的产业机器人导入数量,日本超过1500台、法国、德国、美国均超过1000台,韩国为396台,相比之下,中国则只有23台。
日本富国生命投资的研究报告也认为,正在兴起的中国产业“机器人热”在势头上将超过日本1980年代的“机器人热”,年均30%以上的需求增长也已经远超过当年的日本。
日欧机器人厂商在华唱主角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以及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但对于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兴起的产业,中国却也面临着和汽车产业同样尴尬的处境。
在中国产业机器人市场上,唱主角儿的是日本FANUC、安川电机、瑞士ABB以及德国KUKA等外资巨头,尤其是日系厂商的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上图蓝色部分为日系厂商份额),而国产厂商则显得黯淡无光,全部国产厂商加起来的份额也只占到10%左右。
与此同时,外资系厂商几乎垄断了机器人制造、焊接等高端领域,国产厂商则仍停留在技术粗糙的状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0%以上。《日刊工业新闻》在一篇分析中国国产机器人现状的文章中披露,“中国国产机器人的主要零件其实大多采用日本产,整体上与日系厂商的技术水准仍差距甚远。”
除了FANUC、安川电机,新的日系厂商也在不断加入瓜分中国市场份额的行列,比如技术实力异常雄厚的川崎重工,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川崎重工预计今年4月将在苏州建立机器人生产工厂,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实现年产1万台。此外,不二越也提出2015年实现在华年产3000台的目标。
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日本政府已将机器人视为是整个国家成长战略的支柱之一。在去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革命实现会议”上,日本政府制定5年计划,要求产官学合力推进、确保在次世代机器人革命中仍能维持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日本方面甚至在探讨要将2020年东京奥运会办成“机器人奥运”、主打机器人元素。
中国国产机器人水平为何无法提升
反观中国方面,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若不及时应对将重蹈汽车产业覆辙的危机。在写此篇专栏时,收到朋友转来的一篇广东省长朱小丹调研工业机器人的文章,文章称,朱小丹在调研时强调,“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相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据悉,广东省去年制定的《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也提出要“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中央政府也在2011-2015年的五年计划中明确将机器人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目标是打造4-5家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达到13000台机器人的年生产目标。
这些举措无疑有助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产业政策向来具有一拥而上的冒进传统,机器人产业政策似乎也不例外。在五年计划即将收尾的当下,不见真正能与日欧抗衡的“4-5家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看到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420多家小型制造商、以及在建或已经运营的30多个机器人工业园区。
对此,《日刊工业新闻》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政府在举国之力培育机器人产业,以至于很多国产机器人厂商仅仅是参加了下展会就可以向政府申请高额补助金。他们应该不是为了补助金而进入机器人产业的吧,但也不可否认,过于丰厚的援助金反而成为中国国产机器人水平提升的阻碍要因之一。”
在全球化时代,市场如镜,如果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政策在执行落实时真的出现了诸如此类的走样变形,中国的一些厂商们在国家补助面前只是抱着短期逐利的目的,而缺乏应有的格局和责任感,那么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会给出反馈,但愿不会如汽车产业一样让人望而兴叹。
相关阅读:
来源:新浪专栏·意见领袖 2015年01月07日
在日本经济被普遍看衰的当下,有人却惊世骇俗地断言,“(2050年)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将能够成为全球第一,日本将不再是‘日沉之国’,而将复活为‘日出之国’。”
说出这句话的不是经济学界普遍存在的“江湖术士”,而是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孙正义,这也正是他在2014年度软银世界大会(Softbankworld 2014)上做主题演讲时的结束语。台下对之报以热烈的掌声,而如此的豪言壮语也着实让人感受到年近60岁的孙正义依旧内心澎湃如昨。
然而,创造无数商界传奇的孙正义绝非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在这句结束语的前面,是孙正义对于如何拯救日本的“长篇大论”。
机器人拯救日本
孙正义提出了一个复活方程式“生产性×劳动人口=竞争力”,列举数据认为,中、美、印的制造业劳动人口数量多达7000万、1000万、1000万,日本则只有700万;同时,与中、印平均月薪只有7万日元、3万日元相比,日本的平均月薪为25万日元。可以说,日本在生产性和劳动人口两方面均处劣势,竞争力下降也就在所难免。
那么应该如何扭转经济颓势、让日本经济竞争力在2050年前成为全球第一?孙正义给出了自己颇具革命性的想法:大力发展机器人。
他认为,日本若能导入3000万台可24小时工作(3倍于正常人)的产业机器人,就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制造业劳动人口,而支付给每台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为1.7万日元。这无疑将让日本一举两得地扭转在生产性和劳动人口方面的劣势。
对于自己这一疯狂的设想,孙正义补充道,“大家可能会笑,但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看似梦幻的方案,即便只有1/100的人相信,也将有可能成功。”
当然,孙正义并不仅仅盯着“产业机器人”,而是认为“日本需要通用、廉价、高性能的、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的机器人”。他对“数字一代”充满了期许,“数码一代是为数字技术而生,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做。我的孙女不到一岁时就知道如何打开iPad来查看照片。若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与机器人交谈,长大后与机器人一起生活也会觉得很自然。”
在孙正义看来,改变世界的历史事件是由一些人在正确的时间利用先进技术而触发的,如织田信长能统一日本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更早地使用了枪支。显然,孙正义有志于成为那个利用先进技术改变世界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是先进技术的提供者:软银将在今年2月发售备受外界瞩目的机器人Pepper。
这一机器人被赋予了情绪引擎,孙正义誉之为是“私人机器人1号”。孙正义充满自信地演示了Pepper的交流机能,尽管在对人的语音、情绪识别方面仍存诸多瑕疵,但孙正义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当电脑问世时,它就像是个玩具,并不怎么先进。但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脑。”
孙正义被外界誉为是日本的“巴菲特+盖茨”,为人津津乐道的“江湖传说”有一箩筐之多。比如,传言他1999年决定投资阿里巴巴[微博]2000万美金时,只用了5分钟时间做决断,这一笔投资让其至今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最大股东,投资回报为3000多倍。
又比如,传言他2005年见乔布斯时身上带了一张草图,上面画的正是把iPod加上手机功能。乔布斯瞥了一眼说,不用看了,因为我已经在做了。孙正义收起图,对乔布斯说,那你做好后,交给我在日本销售吧。乔布斯回答,我还没有对其他人提过它,你是第一个人。一年多后,面世产品便是iPhone。软银也成为日本第一家拿到iPhone销售权的公司。
当然,任何故事在拥有辉煌结局后往往都会被涂上“神话”色彩,孙正义的投资、战略亦有很多失败,但整体上他准确判断商业趋势的才能堪称天才级,他投身机器人产业、并将其视为是与通信并列的集团支柱事业,这一趋势判断,最终恐怕也将得到印证。
仅就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市场而言,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NEDO(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所做的共同报告《面向2035年的机器人产业未来市场预测》即指出,日本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2015年将达到1.6万亿日元、2020年2.9万亿日元、2025年5.3万亿日元、2035年9.7万亿日元。
然而,孙正义的目标显然不是成为机器人研发生产商,实际上其力推的机器人Pepper是由郭台铭的富士康生产,研发则是其参股的法国Aldebaran公司,而且孙正义对Pepper采取开源研发策略,从“终端-宽带-应用”三合一的角度来看,孙正义在做与苹果创建“iPhone生态系统”类似的事情。
大阪工业大学机器人工学教授本田幸夫分析分析指出,“软银想做的是将机器人厂家、投资方及用户等融合在一起的角色,只有这一角色做好了才能让机器人从技术成长为巨大的产业,带来难以预估的商业利益,而这一角色也将是最赚钱的环节。”
继电视机、电脑、游戏机、智能手机之后,机器人被视为是未来家庭中的第五大类智能终端,而孙正义的机器人战略已经正式开局,Pepper能否成为推动机器人时代尽快到来的产品,虽不笃定,但无疑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