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与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所长B.B.库列绍夫院士主编的《21世纪初的西伯利亚》一书,由马友君、钟建平等翻译,刘爽审校后,于2012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14个部分,50章,近90万字,并附有各类数字图表近百幅。
一 高水平、权威性的论著
1.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西伯利亚经济开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预测。全书的14个部分分别为:西伯利亚过去与未来的发展理念;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势与路径选择;西伯利亚的人力资源、再生产和资本化条件;西伯利亚投资项目中的新型部门结构;构建西伯利亚联邦区各地区经济集群的先决条件与可能模式;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模式和工具;西伯利亚矿产资源潜力、储量增长潜力与开发前景;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产业、必须转变制度体系的构建模式;西伯利亚工业交通综合体;西伯利亚农业;西伯利亚金融设施和投资环境、当前形势与战略任务;西伯利亚的创新经济;西伯利亚联邦区对外经济活动、评估、发展方向、目标及问题;21世纪上半叶亚洲俄罗斯活跃空间的经济转型、空间的观点。
以上内容涵盖了工业、农业、能源、人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重要领域。这对我们全面了解与把握西伯利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十分有益。
2.本书作者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与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该所在俄罗斯乃至国际上负有盛名,研究西伯利亚已有50多年,每年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少研究成果成为俄罗斯政府制定东部地区发展战略与确定发展目标的科学依据。据该书主编库列绍夫院士在中文版序中介绍,该所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准确地提出了西伯利亚部门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以及确定现代经济发展优先部门的设想与政策。确定的西伯利亚经济发展优先部门是:地质学和自然资源开采(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等);原材料深加工(石油天然气加工和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煤炭加工和煤炭化学工业、木材加工和木材化学工业、纸浆工业等);电力和供热(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可再生资源等);农业综合体(包括绿色营养食品);建筑业和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机器和仪器制造业(航空、钻探、采矿、管道设备、交通能源、电工、冶金和农业机械造、飞机制造等);出口型优质运输和通讯服务、科学和教育、休闲旅游等。
二 对研究中俄区域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俄罗斯对中国在其战略全局中重要性的认识,不只限于两国存在长期的战略依托这一层面,而且表现在积极与主动地谋求两国经贸合作,特别是区域领域的合作,以实现其东部地区(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开发与开放战略。2009年5月21日,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的边境地区合作会议上,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中国永远是俄罗斯最有经济发展前景的伙伴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吸引中国在我国远东地区投资。远东和外贝加尔崛起必须与中国东北的发展计划协调一致。”2009年9月23日中俄两国已正式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
俄罗斯之所以积极推动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开放战略,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对俄罗斯来讲,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其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论是苏联还是当代的俄罗斯,都高度重视东部地区的发展,这里集中了70%~80%的各种重要资源。该地区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从产业结构总体来看,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调;军工企业在机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经济结构带有严重的军事化性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目前,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经济虽比叶利钦时期大有改善,但与欧洲部分相比仍要落后得多。投资不足,旧生产能力的改造和技术更新十分缓慢,导致生产企业固定资产严重老化;采掘工业地质勘探普查工作滞后,从而使新探明的矿产储量不能抵补开采量,导致俄罗斯油气产量增速下降;科技进步缓慢,技术、工艺落后,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人口大幅度下降,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等等。
第二,俄罗斯能否崛起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到2020年能否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东部地区的发展。再说,如果东部地区长期落后,经济结构不能调整,正如普京所说,那么俄罗斯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就不能实现,亦不能保证俄罗斯的和谐发展。
第三,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世界经济与贸易重点已日趋转向亚太地区,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使其东部地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亚太地区的经济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当前亚太地区占世界GDP的57.5%、世界贸易总额的48%,40%以上的外国直接投资都已经落在APEC成员国家。据专家估计,这些指标在近年内可能还会增长。目前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比重为24%。
第四,俄罗斯加速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推动这一地区今后发展重大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俄罗斯国内与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西伯利亚与远东参与紧密的国际合作是不可避免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俄罗斯更是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巨大的市场与投资的重要来源。
对中国来讲,重视亚太地区,加强对俄远东地区合作,除了为了实行全方位开放、深化国际经济合作这一总目标外,从开放格局调整角度来看,还要考虑到以下战略因素。
第一,适应对外开放格局调整趋势的要求。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实行的地区倾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它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后中国仍将坚持扩大沿海地区的开放。随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的战略,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开放步伐需要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放的北移趋势也已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应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边的开放格局。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沿边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新疆与内蒙对外经济活动取得了很大发展。因此,在开放北移、实行沿海发展战略,辅之以沿边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考虑以上五个省区的开放。
第二,从沿边战略来看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中国东北三省在实行沿边发展战略、加速对外开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这样,既可加速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又可对推动亚太地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还应看到,加强与提高我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不仅对两国有关地区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并对推动有关地区经济全球化进程也起了推动作用。
三 西伯利亚对研究中俄科技合作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西伯利亚具有巨大的科技潜力。俄罗斯为了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将在新西伯利亚建立国家级科技开发中心,作为亚太地区技术合作的基地。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经济地区发展研究所主任弗拉基米尔·伊林则表示,在技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俄亚太地区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由传统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过渡到资源高效型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讯院士、秘书长Н.З.利亚霍夫认为,在西伯利亚分院与中国科技合作方面,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发展交通运输网络中的技术问题。他指出,西伯利亚分院已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共同参与实施的研发公路路面材料和路基结构材料的项目,有可能成为中俄两国的大型合作项目,这些新材料适合严寒条件下公路建设的需要。
加强我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科技合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从国家层面讲,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要实现经济转型、经济现代化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与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本国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与增加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而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有着很大的潜力。
从地区层面讲,东北三省调整与改造工业的一项共同性任务是,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此,必须依赖先进的科技,靠领先的科技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来牵动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以达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单靠东北三省和国内自身的科技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对俄科技合作。
以上简要评介充分说明,《21世纪初的西伯利亚》一书对研究俄罗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最后还应指出的是,此书的翻译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有相当的难度,译者的努力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高质量的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