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薛理泰:中缅争端不致于引发战争

2月13日,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云南省耿马县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田作业的平民五死八伤。据称这是缅甸军机第四次窜入中国境内,第三次在中国境内投弹。

2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就这一事件紧急通话时指出,缅方要严惩肇事者,向死伤者家属道歉并赔偿。缅军绝不能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否则,中国军队将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敏昂莱表示将尽快派人与中方一起进行认真调查,妥善解决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稍后,缅甸总统办公室主任吴梭特向缅甸媒体表示,此次事件不是缅甸军队所为,军机有飞行记录和地面资料,相信透过双方合作调查将会得知事件原因。缅甸总统发言人兼宣传部长吴叶图则对外媒表示,缅方将检查缅甸军机的飞行记录,需要仔细调查到底是缅方军机炸弹还是果敢同盟军的炮弹。他还说,不排除此次事件是由果敢同盟军所为。

此次投弹地点在中国境内,距离中缅边界两公里。即使缅甸军机没有闯入中国境内,军机以高速在相当高度飞行,炸弹仍可以投到中国领土内。如果以甩投方式投掷炸弹(投弹前拉起机头,炸弹带着向前上方的惯性飞行,飞机则在投弹后反向脱离原航向),军机可以脱离爆心更远一些,甩投方式可以用于原始的核试爆,但是,缅甸军机旨在轰炸果敢同盟军,并不是实施核试爆,岂会出此下策,以致丧失轰炸的准确性?

据此,较大的可能性是缅甸军机落后,军方高层对中国没有忌惮之心,飞行员对边界复杂的地形又不熟悉,只顾消灭果敢同盟军,却对中国的军事威慑力置之度外,以致闯下大祸。质言之,应该属于误炸,归咎于缅甸军政高层在决策过程中,并没有顾及中国这一军事大国的切身感受和可能作出的反应的危险性。

缅甸军政高层要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只有在中缅边境缅甸一侧划设宽度为20公里的禁飞区。无论内战还是外战,如此做法均有先例可循。

国共内战时,驻大连、旅顺苏军司令部划定城市外侧20公里范围内,战事不得波及,否则必予打击。共军失利时,动辄避入此地匿身;大连兵工厂又日夜开工,为共军生产军火。国军顾及苏军的武力介入,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至于外战中的明显例子发生在越战期间。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大量增兵介入越战,却明确规定地面部队不准越过北纬17度线,而美国军机对北越实行轰炸时,也禁止轰炸中越边境线以南20公里的越南国土。美国军机执行任务时都装了警报器,接近警戒线就自动报警。美国实行这一政策,是懔于中国大规模派兵介入朝鲜战争的先例。

此时缅方肯定不愿意如此做,然而,笔者借箸代谋,缅方与其在中国被迫诉诸强有力的反制行动以后被迫这样做,不如此刻主动地采取这个措施。

缅甸媒体报道,缅甸军方对正在果敢地区指挥作战的三个步兵师师长予以撤职的处分。这同中方最后通牒式的警告多少有关联。另据果敢同盟军截获缅甸政府增兵的情报,显示驻老街的政府军第60师增加了空军部署,可能酝酿更大规模的空袭行动。或谓这是不祥之兆,意味着缅甸军方打算加剧缅北战事。这倒未必,可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的效应所致。中国陆军、空军在边界中国一侧增兵设防,缅甸军方难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倒不是打算与中国决一死战。

历史上,缅甸在与泰国发生的多次战争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缅甸曾经横扫过中南半岛,灭过泰国。

至于中、缅两国发生的战争中,除元代曾经战胜缅甸以外,无论明代、清代,中国在与缅甸发生的边境战争中屡战屡败。即使在清朝鼎盛的乾隆年间,清军也在长达四年(1765年至1769年)的战争中被缅军击败。

缅甸实行兵农合一的制度。战时,上自国王下至农夫必须从军,农夫从军自带粮食和褥被,军队后勤简单有效。尽管缅军组织形式比较原始,作战体制和方式却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缅军擅长防守作战,人自为战,作战顽强,弱点是不善于在野战中取胜,因而往往避免野战。

清缅战争时,缅军还掳掠了许多西方人(主要是葡萄牙人),装备了不少近代西洋火器,如滑膛枪和大炮,还成立了一支西方雇佣军,编为枪队和炮队。因而缅甸王朝抢先清朝跨入了热兵器时代。对此,清廷却懵懂不知。

《孙子兵法》《谋攻》篇称:“故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不知彼而不知己,每战必殆。”清廷上自乾隆帝,下至统兵将帅,却盲目轻敌,求胜心切,因而在战略规划上就输了缅甸一筹。

在四年战争中,缅军配备了18世纪欧洲的枪炮,清军最犀利的兵器仅是火枪而已。在这场冷兵器与热兵器的较量中,清军将帅却指挥失当,加上清军深入缅甸,士兵水土不服,最终清军只能沦为输家。在战役层次上,武器的差距对这次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缅甸王朝屡战屡胜,却明白本国军队主力远在泰国,清国国力雄厚,兵连祸结,本国无力支撑与清朝的长期战争,所以明确了作战目标,即以战逼和。最终两国战地指挥官均在未取得最高统治者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决定议和停战。至此,清缅战争结束。

以上谈的是历史。回归于现实,则结论是中缅争端不应也不致于引发战争。三国时东吴使节赵咨对魏主曹丕所言:“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御备之策。”这一傥论姑且不论,略谈此事涉及的各个战略层面:

缅甸并没有蓄意挑衅中国的战略意图,自不待言。此其一。

中缅争端引发战争,缅方势必停止中缅油气管道的项目,中国缅甸的巨额投资也将蒙受重大损失。国内民众会质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此其二。

如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新发于硎,将推动陆上、海上丝路沿途各国共同营造发达致富的氛围,并将把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此时此刻,岂能让中国陷入战争的泥淖,并让沿途各国不敢与中国丝路大战略开展合作呢?这不是误了创业大计吗?此其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致于  不致于词条  争端  争端词条  引发  引发词条  战争  战争词条  
智库

 棋局中的鲍卡斯

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即将走马上任。美国华盛顿时间2月6日午后2点多,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6票支持、0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奥巴马总统关于新任驻华大使的提名。至...(展开)

智库

 西方反恐方式产生了更多恐怖主义

法国首都巴黎又发生了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这和上次恐怖袭击相隔不远。实际上,自从美国“九一一”大规模恐怖主义事件之后,恐怖主义似乎已经成了社会常态。既然是常态,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