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日本产业经济省发布了到2040年的“氢社会”战略路线图。同月24日,日本内阁通过了修订后的《新成长战略》以及长期政策蓝图,其中建立“氢社会”与普及氢燃料电池车的政策占据重要位置。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正逐步勾勒出日本 “氢社会”战略的轮廓。
赛迪方略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磊表示,氢能源符合新工业革命所倡导的分布式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的各项特征,其在未来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步为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所重视。我国在转变能源结构和开展节能减排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氢能源的作用。
日本“氢社会”战略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据路线图,日本到2020年主要着力于扩大本国固定式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量,以占据氢燃料电池世界市场的领先地位。到2030年,进一步扩大氢燃料的需求和应用范围,使氢加入传统的“电、热”而构建全新的二次能源结构。到2040年,氢燃料生产采用CCS(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的技术)组合技术,建立起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氢供应系统。
在扩大氢燃料应用方面,日本的目标是家庭用燃料电池装置到2020年推广应用140万台,实现7-8年内投资费用回收,到2030年推广530万台,实现5年内投资费用回收。同时,产业用燃料电池要在2017年实现发电效率较高的SOFC(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商用化。此外,燃料电池汽车要在2015年投入市场,燃料电池公交车在2016年投入市场,并逐步扩展燃料电池动力应用到船舶、工程机械领域,到2025年实现价格与同车型混合动力车相当。
还有在氢能发电和氢生产方面,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家用氢发电全面普及,到2030年电力行业中氢发电全面普及,并到本世纪20年代后期实现氢燃料价格和氢能发电成本在30日元/Nm3、17日元/kWh以下水平。
日本“氢社会”战略的实质与影响
日本“氢社会”战略的实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氢社会”战略是日本在福岛核电事故后建立新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日本一直在调整能源产业政策以加快能源结构转变。过去两年日本光伏发电安装量超越德国跃居全球之首无疑反映了这一转变的急迫性。相对于风电、光电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氢能源将有望在实现零碳排放的新一代能源结构中成为中坚力量。
其二,“氢社会”战略将是日本培育下一个世界领先产业的基石。
在燃料电池领域,日本的专利数量比欧美国家之和多出5倍以上。相比传统车及混动、电动领域的激烈竞争,日本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无疑拥有更多优势。松下在2009年推出的家用Ene-Farm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和川崎重工在加拿大开展的褐煤制液氢项目均走在了行业前列。“氢社会”的建设,将是日本利用本土市场夯实产业基础,进一步称霸世界氢能工业的重要根基。
其三,“氢社会”战略需要大量资本和社会资源投入,目前来看还困难重重。
目前包括固定式家用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氢能应用产品以及制氢、储氢成本仍十分高昂。日本原计划到2015年在国内建设100座加氢站,到目前仅完成不到20座,4-5倍于传统加油站的投资无疑具有较大风险。未来氢战略的实施,仍主要依赖于政府和大企业的投入和补贴,前景难料。
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也正处在能源结构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应当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出氢能源的作用。他最后还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各地方的氢能开发利用方式。与日本不同,我国各地差异性较大,在家用发电、氢能汽车等应用以及多元化制氢方式的开发与商用化方面应探索出有特色的路径。
其次,加强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展氢能利用方面的合作。目前日本、德国在氢能燃料电池固定式家用装置和汽车方面均有不小突破,我国从中央到各地方层面应争取尝试与国外机构建立氢能研发合作和联合商用示范试点。
最后,提前规划我国“氢社会”基础设施。在目前我国城市天然气管线、加油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要考虑与未来储氢、加氢设施的兼容性,将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