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鼓励创新,政府既要给温床也要留后路

近日,刘世锦在国研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了演讲。以下根据演讲整理:

“互联网+制造业”这个词现在比较热,就是所谓的风口。但是企业需要的可能并不仅仅是风口,虽然风口是很好,但是哪天风停了该怎么办?如果只是奔着风口这个热点来凑热闹,最后一定会失望。我们真正需要认真思考的是,等这个“热潮”过去以后,能够有点儿什么东西?

“互联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不光要“+”制造业,还要“+”很多其他的东西。“互联网+制造业”和“制造业+互联网”有什么区别呢?前者是原本搞互联网的人去搞制造业,后者是原本搞制造业的人去搞互联网。无论哪一种更有优势,都需要考虑最后到底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我认为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信息密度问题。过去的信息密度并不高,比如今天在座各位,如果是在十年前,有个什么事,出去找个电话都很难;但现在谁要是没手机,大家都会感觉很奇怪。只要拿着手机,无论是在楼道里还是在院子里,随时都可以跟人联系,这就是信息的密度在增加。

第二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命题,如果同样的信息,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那么知道的人就会有一种优势,不但可以要更高的价格,甚至可以去欺骗不知道的人。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第三是资源配置的问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可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我们最后的目的。例如,同样是打车,过去在路上看到一辆出租车,招个手就能联系上,而现在可以在房子里通过手机看到有多少辆车在附近活动,同时司机在车上也能看到有多少位客人愿意搭车,沟通的渠道和密度都比以前大大增加了。打车软件增加了信息密度,让有需求的乘客和能提供服务的出租车司机相互匹配,实际上是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打车的成功率。

所以,无论互联网是“+”制造业还是其他东西,都是要提高信息密度,大大扩展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比如,工业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之一,过去的工厂里基本上都有,价格不菲,但是利用率并不高;增加信息密度以后,如果有的企业临时需要加工零部件,可以不自己购买机床,而是把需求反馈给专业的机床加工中心,完成之后通过物流配送就可以。再比如,最近出现的Uber和滴滴打车(滴滴出行),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在“互联网+制造业”的过程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时在发生交互,从而影响整个制造业和其他行业,让资源从生态流通到消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过程中,金融会服务于实体经济,随着物流和信息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风险收益进行重新定价,会出现一些新的金融形态。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就是这样逐渐发生的。

只有真正改变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互联网+制造业”才有生命力,才能够活得长,否则,风一过去,原本飞起来的“猪”就会掉下来。

为什么中国制造业总是“慢半拍”?

互联网发展得再好,也不能直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工匠精神和工匠意识,二是执着精神。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工厂车间当过工人,后来明白一个道理:现在说的很多事情,比如制造业转型升级,很多事还是得在现场干。

过去这么多年,中国制造业有很大的进步,基础也很好,但是和国际上制造业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瑞士等,在某些领域里差距还是比较大。我曾经和一些企业的同志交流过,问我们的制造业看起来还不错,进步也很快,但为什么高端的装备一定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呢?当然,该进口还是要进口,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制造能力就是提高不上去呢?他们说,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越不过去,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呢?即使有了很好的装备,但大量的工作其实还是需要人来进行操作、试验和组合,问题就出在这里。

用现代知识经济的话来讲,很多事是不可编码的知识,也就是俗话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情况在制造业里还是大量存在,连计算机都替代不了。具体说来,就是经验和数据。我曾经到汽车厂去参观,他们的研发中心装配水平也相当不错,但是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主要就是差在数据上。比如,车辆在高寒地区和热带,不同的状况下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就需要有数据。而别人有很丰富的数据,我们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培养工匠意识,体制得让人愿意干

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两个问题,一是创新,二就是精致。创新是要搞出一个新的东西来,而精致是在不改变现有大框架的前提下,把产品做得更精致。除了互联网意识之外,还需要有工匠意识。培养工匠意识非常不容易,一个人得卯着劲干很多年,得心无旁鹜付出那么多时间,还不一定能干成——但如果不干的话,一定不成。

这就对体制有很高的要求,体制得让人愿意干。比如现在的某些国有企业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某个负责人过了一年半就换了,他本想干五年,但是任职时间不允许,我曾经看过一个企业,四、五年的时间已经换了六、七个人了。此外,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干了以后,即使干成也可能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万一出错了,试错成本就比较高,最后反而还得被追究责任。如果不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创新就非常难。

那么,民营企业怎么样呢?民营企业现在也有问题,一是有人担心预期不稳定,一条腿还在国内,有些资金和后路却已经放到国外去了,要让他们潜下心来做五年、十年的事,他们也很难下定决心。二是诱惑太多,原本搞制造业的企业发现房地产很挣钱,一年赚的钱比制造业十几年赚的还多,所以就把制造业放在一边,去搞房地产;过一阵子看股票很赚钱,又杀进股市。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能不能有稳定的预期,能不能不受外边泡沫经济的诱惑,卯着劲在那儿干上五年时间,有没有这样的体制和机制呢?中国下一步的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和政策要为创新创造条件,否则现在定的很多目标是做不到的。

支持创新,政府需要做些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政府要干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重扶持转向重环境。过去,政府要推动一些新产业的发展,一般采取的就是一些特殊政策,扶持某个行业或者某些企业。但当我们进入创新驱动或“互联网+”的环境后,这样的措施是很难持续的。

最近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和讨论“中国制造2025”,但是我认为,政府还是尽可能不要去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因为过去有过很多这方面的教训。五年前谁也不知道现在网络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现在谁也不知道五年后的制造业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些都是无法具体预测而只能大体展望的。

另外,不要具体扶持某一个产业,因为所有行业的变化都很快。某个技术今天看起来还不错,到明天可能就落伍了;这个企业今天看起来还不错,明天可能就不再领先了。所以,政府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环境。

前段时间听舆论说要搞创新规划,听了以后有一个疑问:创新是可以规划的吗?能规划的东西叫创新吗?毕竟,创新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我们想搞某个东西,规定三年以后搞出来,也许今天晚上就搞出来了,又也许三年、六年甚至九年还搞不出来,毕竟创新成果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能确定的是什么呢?就是创造某种环境和某种条件,比如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公平竞争、培育人力资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把这些东西搞好以后,创新资源就可能集中在这个地方,将来出创新成果的概率也比较高。至于将来到底哪些企业、哪些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到底哪些行业具有前景和竞争力,可以交给市场来检验。

要培育适合创新的环境,政府需要做的事相当多,任务也相当重。过去几年的地方竞争中,片面看重招商引资和GDP,以后要通过竞争形成一个创新的中心。不是各个地方都有创新的机会,因为创新资源无时无刻不在流动,最后会在全国形成几个创新的中心,成为创新性的城市或者区域创新中心,美国就是这样,中国现在也是这样。

这几年,深圳已经成为了一个创新的中心,虽然没有人规定过它应该成为一个创新中心。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将某个城市规划为创新中心,最后可能不是;有时候没有规划,最后可能反而是。每个城市都可以有创新规划,但最后谁成谁不成,还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本身努力的程度。应该让所有城市都有机会去相互竞争,城市之间应该有一个争当创新中心的竞赛或者竞争。

现在讲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也是这个意思,最后真正创业成功当老板的肯定是少数人,不是大众而是小众。十个人创新,最后能成功十分之一,概率就不算低了。虽然多数人要失败,但我们还是要给大家多一点这样的机会。政府一方面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同时要为可能失败的大多数人留一条后路,他们摔倒了以后能够爬起来,要营造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

最近有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报道,说甚至有些大学生休学去创业。学生创业成功有几个例子呢?国际上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应该是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没上完就创办了一个公司,创办的产品大家现在还都在用。中国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但只是创业大学生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学生最后还是要学习,其中相当一部分最后也还是要就业。大学可以支持愿意创新的学生,但是更多的大学生还是要学习,我们的大学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基础研究,这也是中国创新要持续下去的最大一块短板,我们要想办法补上去。另外,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还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这些事情可能是我们要做的。

总的来讲,我们的政府最后是要按照创新的规律来推动创新。虽然关于“互联网+”的创新涉及到很多的利益调整,比如网购与实体商场,比如打车软件与传统出租车,政府要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更重要的是,政府一定要非常明确地支持创新,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要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化解一些矛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留后路  留后路词条  温床  温床词条  鼓励  鼓励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  政府  政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