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房地产之后,谁将承接投资接力棒?

中国数据仍旧耐人寻味,最新中国投资数据仍然延续了前期的下滑态势。2015年8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0.9%,为2000年6月以来的新低。显然,投资下降并非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自我调整结果,而是经济增长动力疲软的体现。实际上,中国政府为维护投资的平稳,近年已先后从各方面出台了不少措施——政府债务置换、PPP模式推广,以及最近的项目资本金调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但目前看来都收效不大,至少短期难以见效。从现象上看,中国投资的下降,源起地产投资的下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周期拐点到来和全球经济结构重塑背景下,肇始于地产投资下降的中国整体投资增长低迷态势,看来还将延续。

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增长动力

投资增速的下降,显然直接导致了当前经济增速的回落。城镇化快速扩张阶段已然过去,经济重工业化过程完成,是导致投资增速回落的两大根本原因;即中国当前投资增速的回落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果——不仅是基数提高,而且是经济发展到中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

按照经济成长的阶段论,一个经济体由不发达向成熟经济体发展过程中,总会经历一个由投资带动的中高速成长阶段。当投资增长放缓至接近停滞,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时,如果此时该经济体系还没进入到发达阶段,那么意味着该经济体已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在消费型的经济体系中,经济的活力高度依赖创新,企业等微观经济活动个体的活力成为增长的关键,而企业活力增强需要经济体制等基础制度的完善,这需要全面的政经体制改革。中国显然远未走到这一步!

滞后的中国房地产投资下降

自2003年确立房地产行业的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后,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状态。从2003年至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6年间,中国地产投资增速在20%以上,均速为25.73%。占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1/5的地产投资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中国整体投资的快速扩张状态。2012年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弱化,但地产投资在整体投资中的比重仍然接近20%,2012-2014年的比重分别为19.7%、19.7%和18.9%。

2010年4月,中国政府开始对住房购买实施行政限购,并随后在信贷方面跟进了“限贷”等金融配套措施。受地产持续调控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终端市场开始降温,但上游的开发市场却仍延续了高速增长状态,2010-2013期间的年度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33.2%、28.1%、16.2%和19.8%,直到2014年中国的地产投资增速才出现了“跳水式”下降,当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年度增速降到了10.5%。进入2015年后,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资进入了平缓、持续回落的新阶段,行业投资增速从2月份的9.0%,持续下降到了7月份的5.3%。

地产繁荣周期已结束

2010-2013,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交易并未受到政策的明显冲击,房屋成交规模保持稳定。2014年,中国地产市场活跃度终于开始下降,周成交量大致下降了20%。2014年4季度,受持续近4年的“双限”政策陆续放开影响,中国住房市场成交呈现逐渐增长态势。进入2015年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超预期低迷的情况,让各地“保增长”的压力空前增大,多地陆续出台支持楼市复苏新政,房地产市场不断受到政策利好提振。另外,持续多年的高房价,已让居民对高房价有了较强的适应力;中国住房成交规模开始恢复正常,日常房屋交易规模重新回到2010-2013年期间范围。但笔者认为,随着地产“大拐点”的到来,房地产行业繁荣周期已基本结束,因此当前成交量水平能持续的概率并不高,未来或仍现缓慢回落态势。201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竣工房屋面积10.75亿平,施工房屋面积72.65亿平,两者均为历史高点。按人均30平的标准,2003-2014期间的竣工住房足够2.9亿多人居住,而同期城镇人口才增加2.25亿而已。排除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2014年的土地购置面积,也是2003年以来最低的年份,比2013年下降了14%,仅为3.3万平。笔者认为,地产行业投资回落趋势已基本形成。

地产熄火,投资靠谁?

中国当前超50万亿规模的投资大盘中,地产投资占了1/5的比重,房地产行业投资下降,不仅使得中国投资增速的下降,而且通过产业的传导效应,引起了诸多行业景气度的下降。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当前环境下,这使得中国宏观调控部门对地产行业更加“预罢不能”!

消费型经济显然属成熟经济体系,经济低增长是常态,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3%已经是经济繁荣期的增长速度。按照笔者先前做过的一个经验比较研究,一个经济体由起飞阶段发展到中等收入的成熟阶段,再到较为发达的后成熟阶段,每个阶段间的增长速度水平大约会下降3-4个百分点。

中国对经济增速的下降,显然已有了预见,本届政府对经济增速下降的心理准备和容忍度,都比上届政府显著提高,并为此提出了“新常态”的认识框架。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将是比过去下一个台阶的,既所谓的“增速换档”。这个下降台阶的高度,按照我们的研究,经验值大概在3-4%。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十年一周期”特征,3个周期的平均GDP增速分别为10.25、9.88、9.63;从趋势上看,中国经济增速的波动区间有收缩趋势(符合经济机制完善发展、实力增强和政府调控经验、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因此合理推断,中国新常态下的合意增长速度区间为6-9。

按照这个“合意”的标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应感觉相当“舒服”,但实际却不是——表明当前经济运行是低于经济潜在增速的。这说明,“新常态”下的降低了的增长速度是未来情况,中国目前仍然处在一个需要较高增长速度的时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也说明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较高,受债务问题、增长模式转换等因素制约,这个潜在增速得不到发挥,使得当前经济运行表现出困难状况来。

显然,中国仍然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以解决诸多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问题是,地产投资“熄火”后,谁又能接过投资“接力棒”呢?要使中国投资保持在比当前高的水平上,新的投资领域不仅增长速度要足够快,体量也要足够大。

从政策指向上看,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是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遵照国务院部署,自2014年以来就力推的投资领域,即所谓的“七大类重大工程包”。2015年7月,国务院以常务会议的形式,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重点部署推进。

按发改委的介绍,“七大类工程包”2015年1-5月投资增长18.1%,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看来虽然速度可以,但体量不够。而综合管廊建设的上万亿投资规模,无论体量和速度上,也都不足以支撑中国投资增速恢复增长。包含了“七大类”大部分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14年完成投资额4.6万亿,不及地产行业的一半。从体量和速度2个角度,能够同时超过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领域只有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而制造业投资增长本身受经济周期影响较直接,难以作为“逆周期”调节作用领域,由此看来,只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可以发挥作用了。不过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发挥过一回“保增长”作用了。2009年的“四万亿”过火时期,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18%,在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也带来隐藏于各类融资平台的地方政府债务的大增长,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调控的一大“困境”——债务问题。

看来,房地产投资回落后新的投资“接力棒”还一下子难跟上,中国投资增速的回升还需要时间,经济延续“底部徘徊”局面也将持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接力棒  接力棒词条  承接  承接词条  之后  之后词条  投资  投资词条  房地产  房地产词条  
智库

 供给侧改革也要关注需求

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展开)

智库

 疏通融资贵与难的管道与河道

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新十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其中第一条措施为新提法: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展开)

智库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生活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充分表明,网络化的信息社会是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新社会形态,垂直行政管控的网格化社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