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的春天已经来临。近年来,加强智库建设首次进入中央全会公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门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各地深受鼓舞,智库建设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指出,“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讲话,增强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自信与自觉,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改革的需要是智库发展的动力;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智库发展的抓手;国家软实力是智库发展的目标。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呼唤智库时代的来临。这对高校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大学学术研究的现实方向
中国学术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引进来有余而走出去不足,西学有余而中学不足,关注主义有余而研究问题不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高校的学术研究回归中国、面向世界,回归问题、面向实践,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政策纽带;在历史与逻辑之间,缺乏实践纽带,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充分体现。换言之,中国学术研究的政策意识、实践导向、中国情结不够,长期以来制约了中国学术的进步和国际影响力。智库导向的学术研究,为高校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激励与实践遵循,可谓弥补了多年的短板。
具体而言,中国社会科学应研究中国问题、开创中国气派、具备中国风格,从而具有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时代要求。
中国问题,孕育着世界学术前沿。今天中国改革所解决的“中国问题”,早已不是当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写的《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而是“中国的问题”(Problems in China),即发生在中国而不限于中国的问题——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解决中国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世界问题的一部分。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中国改革是人类最大的创新。中国模式为赢得这一话语体系主导权提供了基础。
中国气派,是中国学者应有的风骨。中国提出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表明中国超越了以前四个现代化为标志的赶超西方阶段,正在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确立中国当代政治文明话语权。国家治理完全可以扬弃以民主、自由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概念;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全可以形成人类新政治文明的话语体系。中国学者应认真思考如何以国家治理观缔造“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当代政治文明话语体系。
中国风格,是智库建设的当然要求。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现在更处于蓬勃复兴之势。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应该而且能够提出超越西方、超越现代化又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建构既具中国特色、又具世界普遍性的学术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应该呈现的中国风格。
中国的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的,而不是去追求与国际接轨,片面盯着国际一流。其实,把中国问题研究透,自然就是国际一流。中国某种程度上是被迫开启现代化历程的,却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强调中国特色,就是超越对西学的路径依赖,超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近代情结,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中国特色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自于近代以来所开辟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与社会主义实践,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
大学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高校是学者汇聚之所。高校教师在传统的教书育人使命外,还肩负资政启民、经世济民的使命。这就需要科学分工,让有资质或潜质的高校教师向智库学者转型或兼顾智库工作,并对其他教师予以激励。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成为智库学者具有五方面的优势:一是自由性。高校教师工作方式相对自由,时间弹性大,完全可以开展长期、基础理论研究,为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储备。二是独立性。高校教师具备较独立的人格、学格,可以按照自己专长独立开展政策咨询和课题研究。三是学术性。中国问题光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不行,必须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具有自己学术体系的高校教师将成为智库学者的翘楚。四是学科性。智库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依托,以学科发展为土壤。高校教师中学科带头人、学位评审人不少,完全可以在智库评估及相关学科支持上发挥协调作用。五是可持续性。高校教师带博士生、硕士生,给本科生授课,通过指导其论文,为基础性、理论性、长远性智库研究课题培养梯队,并累积成规模效应。
具体而言,高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应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国教育与学术转型。
人才培养目标:中国情结与世界关怀。智库型人才是中国情结与世界关怀的很好结合。高校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是激励自身实现教育与学术双转型的过程。高校培养的学生如果“言必称希腊”,便无法指望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与话语权能够建立起来,也不能指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肩负起时代使命。以世界眼光关注中国问题、展示中国气派、呈现中国风格,应该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通过解决中国问题而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思路,应该是高校培养智库型人才的努力方向。
人才培养路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围绕“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思路展开。科学本为分科之学,传到中国却成为金科玉律,否则就不科学。这就要求高校学科与课程设置,必需针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的时代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种应试教育、一本教材管十年的教学,应借助智库建设的东风,以服务智库发展为标杆予以尽早淘汰。
人才库:梯队建设、协作精神,是高校人才队伍培育的灵魂。智库之所以为“库”,就是因为具有知识和政策的多重选择,经得起时间考验。高校培养的梯队人才,通过学术协作,既解决当下中国之关切,又思考未来世界之所需,为政府提供应对不同时期需要的各种学术与政策工具。
大学体制创新的重要契机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的特色,表现在:一是知识生成器;二是观点孵化器;三是政策转化器。相应的,高校体制创新的指针,就是这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知识生成、有利于观点孵化、有利于政策转化。
体制创新的方向:科研机制服务政策咨询。知识是政策的母乳。中国的改革,面对的是亘古未有的世界性难题:十几亿人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可以说,中国是人类的实验室,高校是中国的实验室。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之所以特色,之所以走新型发展之路,就是针对中国在人类历史上正在开辟的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而言。因此,高校科研机制应加快改革以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更好服务于政策咨询。
体制创新的动力:政府采购引领基地建设。基地是观点孵化的母体。真正的观点来源于学术研究与科学实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就承担这两方面任务。应树立政府采购思想,引领基地建设向智库方向转型。
体制创新的要求:人才机制服务智库学者。具备条件的高校学者可牵带其他老师,培养政策敏感性,帮助他们完成学术到政策的转化过程。实验室、课题组可成为政策孵化器。高校可尝试从企业、基层引进人才,推动学术研究接地气,通过校内协同创新和强强联手,与中央国家机关合作,创造让智库型学者脱颖而出的更畅通、更便捷的机会。
不要辜负我们的时代。高校改革、智库建设,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发展需要,引领高校智库建设,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正在经历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研究智库联盟、智库银行可行性,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之路。另外,加快建设中国智库的共享基础体系建设,如数据库,也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