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今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暨全国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地,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做更多的工作。”这里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20年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专业设置过窄、知识结构失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科学主义盛行,人文教育薄弱的情况。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希望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同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改革。20年后的今天,我们见证了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素质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这些文件的出台不仅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为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应更加注重实效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提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从院校研究的视角来思考文化素质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而且能结合各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二、文献综述
文化素质教育开展20年来,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的关注,如:杨叔子、张岂之、王义遒、刘献君、余东升、李曼丽等。刘献君教授(1999,2002)认为,我国现在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反映出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时,应从四个方面正确认识科学和人文的关系:一是“两者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不同”,科学回答“是什么”,人文回答“应当怎样”;二是两者是相通的,“既然科学是人创造的,科学中必然渗透着人文精神”;三是近代出现了科学和人文分裂的状况有其深层原因;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融合的人才。刘献君教授在对50位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要深入研究教育,准确理解教育”;“要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1][2]张岂之教授(2005,2008)认为,应坚持使用“文化素质教育”这个重要称谓,因为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素质教育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离开素质教育的理念,就难以理解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质”。同时,张岂之教授对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两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能将两者等同对待。[3][4]王义遒教授(2006,2009)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先导,它的概念比通识教育更宽泛。通识教育只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对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王义遒教授对这两种教育进行了比较,他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成通识教育和养成教育两部分。其中,通识教育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养成教育包括专业课程渗透、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氛围。[5][6]杨叔子院士、余东升教授(2007)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实践列入教育过程。而其现实要求则是强化人文教育,其中重点又在于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7]。欧阳康教授(2012)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坚持坚持“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练式的教与学生自主性的练相结合”、“规范式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导向功能,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2015)回顾了他工作期间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历程,并再次强调“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切中时弊、顺乎潮流、涉及根本的”[9]。
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在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基础上,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它不仅吸取了西方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内容的精华,还将中国贯彻多年的素质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融入其中,既体现了时代性,又保持了民族性。文化素质教育促使我们通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对文化素质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研究,另一种是经验成果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据笔者所知,虽然学术界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以院校为单位的少量个案研究,但在院校研究的视域下整体审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还没有。
20年来,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扎实的根基,而且还为学生充分挖掘其专业潜质营造了良好环境。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逐渐拥有了办学自主权,特色办学是每所高校求得长久生存的法宝,因此,在院校视域下重新审视文化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院校研究视域下开展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师服务本校学生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决定了服务学生的水平。如果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文化素质水平跟不上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就不能保证整个文化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与有效实施,更谈不上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各高校在院校研究视域下开展教师文化素质教育,使本校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行政工作人员都树立一种全员育人的理念,真正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时,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更加突出。在院校研究视域下开展教师文化素质教育,能促使教师在掌握大学生的普遍成长规律及习得知识特点基础上,从本校实践出发,了解本校学生特点及知识习得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本校学生学习,促进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院校研究视域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高校现已逐渐告别“千校一面”的局面,走向特色发展。开展院校研究是保障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面对个性差异显著的新一代本科生,学校应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知识自身增长规律,将文化素质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特点相结合进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院校视域下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更有利于将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本校决策层面的重要参考,最终指导本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使文化素质教育在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院校研究视域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通过三种载体实施,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载体之一。在新的历史阶段,文化素质教育如果仍以传统的全国普遍试行的选修课、讲座等初级形式开展,不仅会使学生们疲于应付,且无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在院校研究视域下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更能契合本校和区域实际,使学生们在趣味学习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在选择这些课程时,加入本校教师的有效指导,避免了学生盲目选课,奠定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各门课程的宽度与厚度,提升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文化素质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展?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在总结大学文化素质教育20年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特色办学?在院校研究的视域下,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展:
(一)树立院校全局观念,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育人水平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大学教师专业化建设进程中,教师们都应该学习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点中国教育思想史,熟读点人文与科学精神相渗透的文章。专业课教师应认识到,专业课程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讲授专业课程时,要重视将专业课与文化素质教育进行有效地融会贯通,使专业课程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作用。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机会。一方面,学校应为教师营造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定期组织学术沙龙等活动,激发教师对本校文化素质教育展开思考。另一方面,积极输出教师,如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各类文化素质教育师资研讨班,或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出国访学项目,学习借鉴国外通识教育做法。学校应鼓励培训返校的教师经过反复论证,将思考成熟的文化素质教育方法付诸本校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文化素养。
(二)借助院校研究方法,开展以改进实践为导向的理论创新
院校研究是从各院校实际情况出发而展开的研究。文化素质教育也应根据各校特色来展开研究。一方面,各高校应通过收集资料和数据来分析和评价前一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情况,并依据评价分析结果开展以改进实践为目标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应注重实践理论相互促进,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理论研究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思路建议,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行动,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推动以改进实践为导向的理论创新。
(三)做好院校课程顶层设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做好课程顶设计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以下两个方面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重点:一是理顺通识选修课、公共必修课、院级选修课等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大规模的调查,淘汰质量不高的课程,同时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合理分配专业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选到适合自己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二是精心设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充分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请讲来”是指聘请民间艺术家来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题地方文化课程;“走出去”是指让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孔子学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场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鼓励他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2]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3]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5(9).
[4]张岂之.关于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
[5]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6]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7]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8]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2).
[9]周远清.我的素质教育情怀[J].中国高教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