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理论建构与演进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创新理念的提倡以及创新机制的建立,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之上。面临知识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的融合程度,如何应对这些新趋势与新挑战,改变自身的发展战略,在转型发展中获得成功,通过技术创新与理念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以企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始终走在创新领域最前面,其主张的协同创新战略,在面临多变的经济环境与条件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协同、资源的整合、对于效益的注重与提升,达到了使企业得以创新提升的目的。企业组织以及研究机构所倡导的协同创新理念,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促使高校机构与研究机构、企业组织进行合作,建立有效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

一、回应危机:协同创新理念起源的要素分析

针对协同创新理念提出的背景探讨而言,受到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刺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理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往往在一种潜在的危机之前,无论从意识上还是机制上,都能产生应激性的反应。起源于企业组织的协同创新理念,就是对这一系列危机的回应。

(一)协同创新的理念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深,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激烈的变化,以知识为载体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知识的创新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上,成为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高度结合,促进了知识经济与信息化之间的转换。国家之间为了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面临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以协同创新理念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成为目前的重要策略。从经济背景因素来看,外在的竞争压力促使着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策略改变,适者生存的理念得到有效验证,其所要做的是跟紧时代发展的趋势,掌握竞争的主动地位与优势。

(二)崇尚创新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企业组织以及相应机构的具体实践经验来看,崇尚创新与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组织文化中,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创造新的生产力,节约生产成本,在整体规模发展上提升经济效益,然后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分工与协作,进行多元化经营,享受这种合作与分工带来的益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竞争的加剧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发展,促使企业进行创新上的不断进步,企业组织在面临内外部所带来的挑战与竞争时,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创新发展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企业尤其重视在内部组织里进行协调与合作,利用协同发展理论,在组织之间进行创新管理。这种调动组织发展动力与有效资源整合的机制,将公司的独特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兴起于企业组织的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理论,对其他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带动了一系列组织协同创新的发展,也逐渐在高等教育领域兴起。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新的创新模式支持资源整合

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新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原有的专业分隔、各自为战的局面有所不同,需要克服原有机制所带来的弊端与局限。兴起于企业组织以及其他部分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让高校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协同创新意味着多个主体间合作平台的展开,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实施基础与平台,让多个不同部门在其中进行协作。从现实状况来看,以合作及联盟的形式存在的组织,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与问题,容易造成成员之间的背叛,导致不信任、互相拆台,甚至出现知识与技术创新效率过低的问题。高校在创新发展中,依托于专业发展背景,形成条块化发展模式,同时创新成果的应用比较低,与外在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组织协作很少,造成其在技术创新上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将创新理念用于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上。同时,高校对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问题,科研力量分散,资源配置不均,创新能力不足,评价制度不完善,阻碍了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理念的核心理念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与创新理念的发展密切相关,协同创新建立于创新的理念之上,对于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延伸,在实现的形式以及路径上有所扩展。协同创新的理念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组织效能的提升,将多元利益相关者整合到创新进程中,对于创新进程与资源整合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包含以协同学为基础,建立围绕创新过程的协同机制,改进创新的效能,其中蕴含着一系列的核心理念。

(一)从创新协同创新的应用

创新的理念先于协同创新的提出,从创新协同创新的发展经历了较长过程,最初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他是创新理论的奠基人。在其创新理论中,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的概念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包括各种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的新活动,与技术存在着密切关联;二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即对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实现创新。从创新的基本概念出发,此后的发展重视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制度方面的创新,从而推动创新理念的发展。

创新的概念出现后,带动了技术与制度方面的革新发展,并经历了长时间的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首先通过技术推动模式,以知识的创新来推动技术的创新,逐渐发展到注重需求对创新的作用,市场需求引导与制约创新的发展,再到创新过程模型的形成,倡导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对于创新发展的影响。创新进而发展到整合模型阶段,开始摒弃线性思维,引入集成观和并行工程观,将技术创新视为多路径、多回路、各环节并行的过程。在现今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创新模式将以系统集成与网络化为核心,形成以对顾客的需求快速响应为目标的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形成职能的整合,还要实现跨组织的集成,系统集成以及网络化也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基本特点。

在经历上述阶段的发展之后,协同创新的理念迅速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对前述的创新理念进行延伸与发展。关于协同创新的概念,大多人认同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提出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①。对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多为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沟通与发展动力,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多方位的协作。由此可见,创新的发展经历了从注重技术的演化与革新的早期的原始创新,到利用已有创新成果进行选择与优化的集成创新,再到注重资源共享平台上的知识创新与应用的集成创新的过程。

(二)基于协同学的协同创新理念

协同创新理念的建立是基于协同学的理论,协同一词指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意思,该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由德国学者哈肯(H.Haken)在系统论中所提出。哈肯将协同定义为关于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与特征[1]。由此,在系统中各个因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联合产生作用于行为,结果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后来的学者将协同的理念应用到管理中,扩大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运营,安索夫(Lgor Ansoff)将协同视为公司战略要素之一,认为协同使得企业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的总和。在企业组织中实行协同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使价值的效益得到扩散。对知识与技能进行共享,最明显的效益是减少成本的付出,使得组织在竞争中具备成本优势,降低成本的付出。

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协同应用到创新领域中,协同学的理论主张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组织通过自身以及外部创新要素创造新价值,促使人才流动和知识的创造与扩散,建立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建立于协同学理论之上的协同创新,利用在企业组织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将协同机制的原理应用到创新领域中,着重促进机构内部、机构之间对于资源的共享利用,包括知识与技术共享,将不同部门进行有效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出优异的整体效能。

(三)协同创新的核心构成内容

协同创新的理念随着企业组织的兴起得到有效利用,在这个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协同创新核心理念的探究,主要针对其构成的框架与内容,以及对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协同创新的发展中,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影响,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如同系统理论所阐述的,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犹如典型的系统自组织过程,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在企业内部以及机构之间形成协同创新体,利用丰富的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在推动自身发展上面临着一系列因素。在提出的模型中,企业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以及外围的因素,自身因素主要有自身的战略、组织、文化以及制度,外围的因素包括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而这些因素之间紧密联系,企业在发展上需要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网络。创新的发展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上需要进行包括技术发展路径、管理技能在内的内部有效协调。

面临着环境的日益变化以及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开始采用协同创新的模式,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企业的协同创新建立于原有知识创新的基础之上,这些创新基础成为协同创新的基点。围绕企业的组织层面,包括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成员的构建上,为创新发展提供组织上的支持。在战略的选择上,企业应围绕协同创新建立总体战略与相关战略,突出创新发展战略的应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进行自组织的更新,包括建立激励机制与协调机制。在协同机制的建立上,企业应让创新发展突破原有的局限,调集多样化的资源进行应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有效利用、协调创新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在应用协同创新上,着重于在创新过程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边界,使得企业从自身的机制中脱离出来,开展跨机构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体系,从而提升创新的效能。从创新的发展历程来看,协同创新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最终达成相互共享的目标。企业创新利用伙伴间物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交易与合作中共同协同,降低创新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利用企业间的协同,影响未来市场的竞争格局。同时,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达成资源共享协议,实现项目之间的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利益方面的协调。有别于传统的合作机制,在新的合作联盟基础上,确认机构之间的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协同创新发展达到一定的境界,建立协同创新的网络模式。

三、领域拓展:高等教育领域内协同创新理念的借鉴

协同创新的理念从企业组织向其他部门扩散,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部门。该理念与先进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在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创新发展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协同创新放大到宏观层面,主要是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进行协同创新。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投入优势资源与能力,在其他机构的支持之下,尤其是在资金与资源方面的支撑下,共同进行技术与知识的协同创新。这种创新活动不能等同于之前部门之间的合作,创新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有效策划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来看,早期的“曼哈顿工程”就具有初步的模式,将不同部门的工作者进行有效协同,整合到一个公共的平台上进行创新研究与活动。接近于现阶段协同创新特征的案例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IO-X项目”、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瑞典乌普萨拉的“BIO研究项目”,以及欧盟在2007—2013年推动的创新集群项目[2]。从这些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来看,在推进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进程中,其具有一些共通的特征,不管是在合作平台建构、组织结构设计、运行机制建立,还是在经费资源提供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对于其他国家的协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与借鉴模式。

(一)基于不同领域的合作平台建构

从一系列的协同创新实践状况来看,首要的是促进多个不同学科领域的协作。该协作要集合不同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分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合作平台,在平台上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将不同的学科知识与技术融合于其中。容纳不同领域人员的参与,需要建立开放式的创新文化,注重学科发展前沿的浓厚学术创新氛围。从实践经验来看,要构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打破学术之间发展的壁垒,尤其是人为的体系分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扩大学术团队的自主权,允许研究人员在公开的合作平台上进行自由的创新。在一些具体的案例中,“曼哈顿计划”集中了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业部门,这些领域分布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医学、化学等学科领域。在人员构成上,该计划提供了一份专门的科学家候选人名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协同创新作用。该计划建立于一个公共的平台之上,在此之上科学家进行协同创新,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辅助人员的密切合作和协同配合,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曼哈顿计划”具有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因素,并且在具体实施中进行了变革与创新,取得了研究的创新成果。瑞典乌普萨拉BIO机构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让各企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对已有方案进行挑战。其能够为外部的想法与做法提供开放平台,让外部的协助能顺利进入。在开放式创新平台基础上,新的产品与服务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使新的创意得到应用。

(二)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设计

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中均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实现了团队科研创新工作的高效运作。在组织建构的设计上,高校要注重数量与结构的匹配,实现层次化;在团队人员配备上,要做到多元化,使得结构更加灵活;在包括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年龄构成的人员组织结构上,要实现多元互补;在组织结构与规模设定上,要都符合一定的标准,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了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斯坦福大学BIO-X机构注重跨学科的设计,结合不同专业人才的研究,促进包括生物医学、生物物理、生物工程等学科生物科技革命的发展,进行大规模跨学科、跨科系的设计。这种设计与计划考虑到生物科学本身需要多方位知识的本质,在组织结构设计上照顾了多个学科的特色,建立了在多个学院之上的组织架构。该机构还紧密联结医学院、工学院生物科学、化学、物理、电脑等科系的师生,促进不同研究领域人员的交流,使得跨系所合作机制有效建立。瑞典乌普萨拉BIO机构在生命科学发展上,注重创新基础上的建构,将科研与产业化结合,将创新的观念转换为生产②。从整个组织架构上来看,该机构形成了多元的市场划分,构成了包括研究、产品发展、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其发展策略是将知识与网络化运作相结合,确保多个领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关注于企业以及项目的需求,与其他机构开展合作,对组织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三)高效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

高校在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上,应建立比较高效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制度的设计包括交流共享机制、权益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与合作协商机制,这些制度保障了团队间的交流与共享,构筑了团队间合理的权益分配体系,这样能够促进协同创新团队的合作与协商,对创新形成合理与高效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在协同团队的管理上,要注重建立团队管理体系,发展团队的合作特色,在对协同团队的激励与约束上,对个人与团队进行绩效考核,构建激励奖惩制度。从欧盟在2007—2013年间推动协同创新创新集群来看,其包含了创新实验室、各类型企业、若干个研究机构与大学等,并在特定产业与区域中运营。其在创新集群的管理中,做得越来越专业化,有关管理机构称为集群机构,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专业有效,并且高效运作,符合质量标准与高度专业性技能。具体的措施包括:加强欧盟层面有关集群支持工具的补充;成立咨询小组,提供政策支持与战略方向;鼓励欧洲研究区各国在集群间开展具体合作;发起打造集群机构卓越的欧洲示范性倡议;改善有关创新支持手段方面的信息,进行广泛宣传;支持开发新工具或改良现有工具。通过这些管理措施,促进了不同单位间有效的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从而促进创新活动发展。

(四)具有充足的经费资源投入保障

高等教育领域应注重协同创新应用,在其中建立充足的资源投入保障体系,进行资源与能力建设的保障。在协同创新实践中,充足的资源投入显得很重要,要从多个方面筹集经费与资源投入,从而保障协同创新实践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开放式的学术资源管理体系,然后进行资源与经费合理分配机制的建立、资源投入与组织结构的设计、高效运行机制的配合,促进创新进程的发展。从斯坦福大学BIO-X机构发展来看,得益于大学的经费资源的充足以及对于项目的支持力度,该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学校将筹款目标定为10亿美元,得到了大量企业人士以及基金的经费支持,学校层面上的经费资助很大。斯坦福大学前电机系教授吉姆·克拉克(Jim Clark)捐出1.5亿美元给大学,在校园内盖建生物医疗工程及科学中心用于尖端生物科技的研究。另有一名匿名人士捐出6 000万美元的款项给BIO-X计划,使经费扩增到2亿美元以上③。

四、引导扶持:加强协同创新应用的政策建议

我国在协同创新的发展上,从事相应的研究比较多,而在实践发展上做得不足,处于起步阶段。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围绕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特别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3]。由此所提出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提倡进行顶层设计与营建联盟,通过协同创新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从具体实施来看,其包括建立了部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BIO-X生命科学研究基地经过重组凝练而成BIO-X中心,在协同创新上走在前列。北京的“中关村协同创新计划”,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

目前,协同创新的实践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需要克服一些存在的障碍与问题,促进创新成果的发展与应用。协同创新针对创新资源与要素的利用,需要突破主体间的壁垒,在人才、资本、信息与技术上进行合作;需要在心理与体制上打破已有的规范与束缚,在一个新的场域内解决问题,去除约束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协同创新发展上,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已开展的协同创新实践,在心理层面上去除约束,在制度设计上去除障碍,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继续进行完善与改进。

第一,需要推动心理层面的整合,消除人员之间的心理约束因素。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协同,关系到人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心理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与利益区分,还潜藏着不协同的状况。同时,创新也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如果不能去除个人心理上的束缚,也会出现不创新的状况[4]。这里面既有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也有心理原有习惯的束缚,造成协同创新效果难以保障。协同的本质是人的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习惯的改造,对于原有心理机制的突破。在协同的组织体系内,理性的个体愿意为组织出力的前提条件是,要么对个体施加强制影响,要么提供有效的特殊激励,在促进个体的心理整合上,需要结合这些影响因素,改造人员的心理刺激因素。在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改善的同时,要改造知识生态、习惯等心理因素,建立无沟通障碍的心理机制,让个体能够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坦诚地沟通与合作,突破原有的心理约束机制,让协同创新活动取得更为积极的效果。

第二,促进制度设计上的合理性,解除制度上的障碍。协同创新的理念基于协同学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无边界化,减少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扩大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运营。在这种协作的过程中,强调资源的共享。对知识与技能进行共享,这样可以明显地减少成本的付出,使得组织之间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实现组织之间的协同发展。在促进协同创新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发展上,对各项目合作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联盟,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创新联盟的构成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需要打破原有的制度障碍,尤其是在组织边界上,要构建共同的目标,实现组织间共同的利益。除了在行政机构以及命令下进行协调外,高校还要注重组织机构之间价值与利益的协调,塑造共同的合作目标,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对组织与人员进行特殊的有效激励。

第三,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让协同创新成果得到有效的保证。政策手段作为外在的保障手段,有利于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政策规定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到了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国家创新机制。其在大的政策方向上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依据,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相应政策的具体规定,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展协同创新机制。在具体做法上,需要尽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政策导向性支持,在具体的做法上对政策进行细化,使其更富有可操作化,从而加强协同创新机制的可持续性,使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

注释:

①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②http://www.uppsalabio.com.

③http://biox.stanford.edu.

参考文献:

[1]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3.

[2]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与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02).

[4]周作宇.协同创新政策的理论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1):1-3.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演进  演进词条  建构  建构词条  协同  协同词条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词条  理论  理论词条  
智库

 中国成全球粮食危机受害者

日前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中国2012年进口精米260万吨,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7.5万吨大幅增长。在过去50年里中国仅有4年是大米净进口国,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