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2016年中央农业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解读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农业领域面临的挑战和2016年的工作重点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站在新起点上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您认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如何?
陈锡文:从整个国家的发展全局来看,应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
近10多年,我国农业整体形势逐年趋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新的动向和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务、要求和措施。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是把中央提出的这些改革要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落到村、落到户,产生实效。
“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改革力度显著加大。有两个数字最有代表性,一个是粮食产量连续“十二连增”,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过,从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只有8614亿斤提高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12429亿斤,12年的时间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815亿斤。另一个是,2015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万元,增长速度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经济时报:农业农村的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前所未有的高起点和大挑战?
陈锡文: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确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
第一,主要农产品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这种新情况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一方面,国内的主要农产品不断增产,但另一方面,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在扩大、数量在增加。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又是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稀少的国家,适当的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业市场来调剂国内的农产品供给,使得国内的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有所减轻,这应当是必要的。但是从粮食的数量来看,供需缺口到底有多大?有关部门测算,大概我们现在的需求是12800亿斤,和需求相比,大概差400亿斤,2015年的消费主要是依靠上年的产量,2014年的粮食总供给是12142亿斤,2015年的供求缺口大约在500多亿斤。这500多亿斤必须进口,不进口,供求数量就不够。问题是2015年进口了2400亿斤,比这个现实的供求缺口多了1800多亿斤。其原因在于,我们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存在明显的偏差。如国内大豆的供需缺口约1500亿斤,但通过进口满足大豆的需求,就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粮食供给中至少有1000亿斤其他品种的粮食是无效供给,生产出来只能进仓库。不够的部分自己解决不了,必须通过进口解决,而不断增产的却不是市场所需要的。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大问题。
第二,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由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我们多数大宗农产品正在承受着国内价格超过国际市场的压力。因此,有一些品种的进口,其实未见得是国内的供给不足,而实际上主要是我们的价格竞争力不够。比如谷物,谷物的价格如果按批发价来算,国内外的价格大概每吨要差400元到800元,折合到每一斤国内要比国际多出2毛到4毛钱。
第三,WTO对农产品的影响加深。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对一些重要的农产品(WTO叫敏感产品),单独承诺了它的进口关税的配额。当初承诺的关税配额中,有小麦、大米、玉米、棉花、糖。但是大豆没有设置关税配额,正是这样一种局面才造成现在大豆进口长驱直入。应该说当时做的这种选择,使得我们在入世之后的最初十年,农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稳定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从现在来看,新的压力已经形成了,我们的农产品价格已经突破了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这对国内的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第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导致原有政策的成效在降低。进入新世纪,中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个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城市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原有的一些农村经济政策出现了与现实不适应的变化,效力有所降低。
第五,农业的生产成本与农民的收益遭受挑战。2015年,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占第一,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同时,种植业收入占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农民种植业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不足四分之一。这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运用政策手段去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总之,中国农业通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同时引发的种种复杂情况,也使我们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使得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加快推进粮食价格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如您所说,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解决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压力,应对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是否意味着粮食价格改革将是2016年农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
陈锡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会议研究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对“十三五”期间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展都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其中当然也包括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这些部署在《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也有所体现。
关于粮食价格改革的问题,《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里对整个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已经提出原则性的重大的意见,就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理收益。这是我们未来形成中国粮食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事实上,粮食的形势非常复杂。从表面上来看,是三个数量在不断增长:一是国内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二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进口的粮食数量在不断增长,三是目前的粮食库存在不断增长。
中国经济时报: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陈锡文:在很大的程度上,这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自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出现了对大宗产品需求的疲软,农产品也不例外,和2012年相比,国际市场三大主粮的粮价差不多跌下去40%—50%。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这几年在不断地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这样就出现了和国际市场价格走向相反的状况。当然这是最简单的分析,其实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国内的价格增长,还有其他因素,如汇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相比,人民币升值了大概28%左右,这意味着用美元购买的进口农产品就会更便宜。再如全球能源价格下跌,导致海运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像粮食这样的大宗农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海运来进行国际贸易的,2008年从美国墨西哥湾散装货运到中国广州黄埔港的粮食,1吨的运费大概是135—138美元,而现在,1吨的运费只有35美元。
这些复杂的因素构成当前粮食价格面临的困难局面,面对这些问题,处理起来也不能简单化,但有个总体前提是不能让种粮农民太吃亏,要注意保障他们的利益。
下一步改革的原则是使价格和补贴能够分开。我们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将来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市价过低,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的收入。这是粮食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当前矛盾最初的是玉米,因此改革首先要从玉米开始。小麦和大米仍要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玉米的价格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陈锡文:总体来看,改革至少要实现四个重要的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必须挡住进口。并不是说我们拒绝进口,而是国内玉米的市场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这就挡住了大量玉米替代品的进口。
第二个目标是不再增加新的政策性库存。
第三个目标是搞活市场,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
第四个目标是不能让农民太吃亏,农民吃亏大了就没有积极性,生产就无法继续。现在看粮食多了一点,但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减下去快得很。
深化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十三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对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展望?
陈锡文:世界上,传统国家的农业和新大陆国家的农业是无法进行简单比较的。传统国家的农业由于发展史漫长,人口繁衍的多,结果就是人多地少,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农业特点。而新大陆国家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被欧洲移民逐步占领,逐步发展农业,只有300来年的农业史,因此那里人少地多,形成了独特的一个家庭农场可以耕种几万亩土地的局面。
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向国际借鉴,但是也有很多东西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甚至必须坚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实际上中央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有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是我们前所未遇的,我们在这方面是缺乏经验和政策储备的。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踏步地深化改革。
在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陆续推出了方方面面的改革措施,一共有336项,其中直接和“三农”有关的有50项左右,也就是说有15%左右的任务是和“三农”有关的。去年《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再次对整个农村改革提纲挈领地提出了五大领域:一是关于改革和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二是关于创新农业的经营形式,三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五是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从这五个方面一共梳理出26项重大改革措施,这些改革的重要领域和重要的措施,相互之间都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总之,在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我们现在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把中国农业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这其中一定会有很多艰难险阻要去克服,但是说到底,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平同志讲过的,农业的问题要解决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科技。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科技的进步来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是我们所有的农业工作者,包括农业的科技工作者、农业的管理者、农业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应当共同努力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