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养老制度的改革,养老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延迟退休概念提出以后,关于延迟退休问题展开了一场广泛的讨论,此次讨论使我们更深一步了解我国退休制度,也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有了正确认识。延迟退休的提出主要是由于我国养老金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基于此问题的担忧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必然选择。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延迟退休将会导致社会就业岗位无法按照原周期更替,本该离退休人员仍然占据大量岗位,导致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加,从而形成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延迟退休方案正在积极制定过程中,争取在2017年初正式推行延迟退休方案,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将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国家法定意义上的离退休制度。
以我国目前养老金储备来看,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需求,因此,控制离退休人员数量及增加养老金储备成为当前首要任务,因此,延迟退休政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延迟退休政策的提出。由于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执行,在该阶段,我国人口生育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虽然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暂时的控制,但是,由于出生率降低导致的人口红利消失及人口老龄化加剧问题日益凸显。①根据社会保障部统计结果发现,我国养老金已经处于警戒线附近,离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导致我国养老金已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离退休人员养老方面的开支。因此,养老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能否继续维持下去的关键所在,延迟退休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继续维持的唯一希望。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提议,是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危机问题下的一项总要决定,虽然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延迟退休方案的推出将能够完美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三中全会后对国家养老保障金进行全面评估,对未来养老金的支付能力持消极态度,养老金压力日益加剧。②延迟退休将会打破传统退休理念,在接受方面无法得到大众的统一认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延迟退休遭到了体制内、外的强烈反对。
退休政策的改变。目前,我国依然施行传统离退休制度,传统离退休政策是男性公民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公民退休年龄为55岁,特殊岗位除外。2013年三中全会部分代表提出改变传统离退休制度,将男性公民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女性公民退休年龄推迟到60岁。我国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因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口红利消失。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在此调整过程中,逐渐发现,调整后的就业岗位逐渐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失,失业率增加。在该情况下推行延迟退休将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无疑增加了改变我国传统退休政策的难度。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世界部分国家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因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社会产业结构与社会主体功能变化较为明显。根据我国社会保障部门统计显示,在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超过2.1亿,已经占到了我国人口总数的1/6,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1%,为此,人口老龄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③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以每年2.4%的平均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至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人口总数的18.2%。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老龄化也将我国社会保障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根据以往经验发现,当国家人均GDP超过一定额度之后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绝大部分国家的该额度为10000美元,而我国则不同,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我国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因此,我国在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准备还不充分。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社会属于“超前”老龄化社会,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家庭成员组成发现,四世同堂再不是罕见显现,年轻一代所承担的养老任务愈加沉重,养老保险成为主要的养老资金来源。④然而,社会养老资金作为养老资金保障已出现危机,我国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金收支严重失衡。
人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一个国家的退休制度中对年龄的规定主要根据地区人口平均寿命确定,以我国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人口普查过程中发现,我国人均寿命已达57岁,而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发现,我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我国人均寿命将有望超过80岁。通过该变化发现,目前,将退休人员年龄设定在55/60岁已经与当前人均寿命不相适应,并且,传统退休制度导致我国养老金入不敷出。⑤以目前退休年龄来看,我国居民平均寿命达75岁,按照各省市人口比重和最低养老金标准计算,我国已无法承担五年后的养老金费用,与各国退休年龄相比,我国女性退休年龄较低,男性承担了较多的养老金缴纳部分。因此,提高退休年龄不仅能够缓解因人均寿命增长导致的养老金危机,也能够降低男性公民在养老金方面的缴纳比例,减轻其压力。
延迟退休虽然能够缓解养老金不足的压力,然而,该方案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也极其深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延迟退休导致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加,原本要退出岗位的准退休人员继续在岗工作,导致年轻人无岗可上。因此,在延迟退休方面,也遭到了部分专家的反对,其主要原因为该方案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⑥
挤占青年就业者的岗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我国就业市场不容乐观,相关部门也在努力解决此次就业危机。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居民收入的关键,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不敢有一丝疏忽,政府部门从资金和政策两个方面促进就业,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次推出延迟退休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我国居民退休年龄,缓解因养老金不足带来的财务危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目前大量高校毕业人员和农村失地人员涌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由于延迟退休导致在岗人员增加,而岗位不仅没有增加,还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市场萎缩,岗位数量和青年待业人员数量相差极大,失业率逐年增加。
加剧青年就业的形势。我国在2003年首次提出扩大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此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直到2010年,我国高校入学率已超过35%,高校规模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虽然我国国民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然而,高等教育普及导致的理论型人才比重与一线工人比重严重失衡,实际应用型人才严重缺失,存在就业结构方面的差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进行,每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为社会就业造成了极大压力。⑦以2014年为例,我国新增高校毕业生达740万,然而,经过统计发现应届生失业率竟高达18%。高校毕业生自我期许过高而对就业岗位不满是失业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高校扩招后的人才培养不同于以往精英教育,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也是青年群体就业岗位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
延迟退休是我国解决当前养老金危机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国社会保障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对该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使延迟退休方案达到预期目的,防止因该方案的退出导致社会反响过于激烈,在推出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建立预期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制度改革。
延迟退休年龄应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相配套。延迟退休方案的推出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退休年龄的改变与所有人员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延迟退休导致按传统退休制度本该退休的人员继续在岗工作,减少了就业市场的岗位供应。⑧为避免因延迟退休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应当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渐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在保证养老金稳定供给的同时扩大养老机构建设规模,例如,我国正在与房地产企业共同开发养老市场,一批养老地产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首批投入的地产养老项目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响,为延迟退休后的居民养老问题提供了便利。
第二,学习国外关于延迟退休方面的经验,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养老与就业方面的控制,保证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例如,可以在达到传统退休年龄时由工人选择是否退休,继续工作的工人可在退休后拿到更高的退休金作为奖励,而选择不继续工作的工人则按照传统退休规定领取养老金,通过相关经济制度鼓励继续工作,延迟个人退休年龄。
第三,将养老金与金融市场挂钩,对于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个人意愿下的养老金管理,通过提供不同种类的养老金投资途径,在减少养老金直接发放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延迟退休年龄必须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制度是执行的依据和规范,因此,在延迟退休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延迟退休方案的提出导致社会反响强烈,为防止延迟退休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首先,我国废除养老金“双轨制”,改变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与企业单位并轨,解决了传统养老金缴纳所存在的矛盾。我国养老保险主要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以企业年金和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方式依然欠缺。通过市场经济模式调整我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国家社会保障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
其次,改变国有企业的工资计算方式,以工龄计算工资的薪酬计算方式无法与延迟退休制度相适应,应当根据工人实际岗位和对企业贡献情况制定岗位薪资体系。
最后,建立以养老金为主的投资渠道,减少养老金的直接发放,缓解养老金压力的同时也能够为退休人员带来更为丰厚的收益。
延迟退休涉及到社会各群体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因此,延迟退休方案的出台也是对利益的再次分配,如何在此次退休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平衡各方利益是其关键。退休制度的改革既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防止其负面影响的扩大,相关部门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实施弹性退休政策。退休政策应当与国家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制度剧烈变化的同时应当提高其弹性。根据我国在人口统计方面的资料与社会保障部门养老金收入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退休政策。其具体内容为增加退休选择的自主权,由退休人员自我选择是否延迟工作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减少养老金领取额度,延迟退休人员提高其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支取额度。
然而,延迟退休制度的弹性化并不是绝对的退休选择自由,我国应当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在超过一定年龄后可选择弹性退休,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延迟退休,对各方面不允许延迟退休的人员应拒绝其延迟退休申请。⑨政策制度的指导作用应当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制度的绝对化和随意化都将产生不同的问题,而弹性退休政策的推广将极大缓解延迟退休政策导致的社会问题。
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根据国外经验,在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过程中,应积极了解社会反映,对社会反映极其强烈的方面进行研究。美国在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的过程中,提出两种实施方案,分别为“渐进性”延迟退休和“一刀切”式延迟退休,在调查后发现,“渐进性”延迟退休制度可以缓解社会压力,直接降低了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阻力。
我国在执行延迟退休政策的过程中,选择“渐进式”执行延迟退休方案,循序渐进的执行该方案能够降低社会各界的反映强度,避免因“一刀切“导致的社会矛盾加剧,造成社会局面的混乱。
总之,延迟退休是我国在面临养老金危机时推出的合理方案,该方案的提出涉及到亿万人的实际利益,处置不当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因此,该方案的颁布应当进行较为广泛的社会意见收集,防止我国在养老制度改革过程中付出惨痛的代价。延迟退休虽缓解了养老金危机,却对我国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老年人由于延迟退休而无法离开岗位,青年人因岗位不足而导致失业,我国在产业结构改革过程中减少了就业岗位的提供,青年群体的失业率节节攀升。然而,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为增加岗位数量提供资金保证。然而,延迟退休制度的执行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应当根据我国人口组成分阶段进行,通过对退休制度改革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度过此次因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加剧导致的社会危机。
【注释】
①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2013年。
②薛冬苗,王韶聪:“延迟退休的利弊分析以及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4期。
③司马媛:“改革我国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4期。
④姜向群,丁志宏:“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人口学刊》,2004年第5期。
⑤褚福灵:“中国退休年龄面临的挑战与选择”,《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⑥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学术交流》,2011年第2期,第136~140页。
⑦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2期。
⑧彭万:“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两面性思考”,《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4期,第192页。
⑨李珍:“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经济评论》,1997年第1期,第87~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