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转向中国与英国当年加入欧盟一样,都是英国自1945年以来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转变。英国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应如何与中国相处的典型案例。
去年秋天,英中关系发生了意义难以被低估的重要转变。近年来,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关系,但此次英中关系转变的特殊性在于,英国自二战以后一直被视为、也自视为美国最紧密的盟友。
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的岁月里,处于衰落期的英国与崛起中的美国为争夺霸权,曾进行过激烈斗争。虽然早在上世纪30年代晚期,美国就显而易见地将成为新的霸权国家,但二战期间英国负担的巨额债务让这个过程加快了。彼时,英国面临着历史抉择:是通过愈加力不从心的对抗来与美国争夺霸权,还是寻求与美国结盟并做它的“小伙伴”?英国选择了后者。从那时起,英美两国关系变得格外紧密。当然,英美两国战后结盟也成为现代史中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以和平方式完成“权力交接”的典型案例。
除了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时英美两国产生过摩擦外,很难再找到它们激烈争吵的案例。事实上两国也已不分彼此,例证就是两国外交、国防与安全部门之间的紧密关系。英美“特殊关系”已成为英国70年来外交政策的基石,即使英国不得不扮演一个屈从的角色。
抛开以上背景是无法理解英国外交政策转向的意义所在,而关键节点是英国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最初,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都是亚洲国家,而美国一直在幕后寻求劝阻各国加入亚投行。随后,英国的这项决策导致很多其他重要的欧洲国家也决定加入亚投行。
那么英国为何决定加入亚投行?英国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的意义以及这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如果中国将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英国就不得不寻求与其建立与以往完全不同且更加紧密的友好关系。也就是说,英国需要发展独立自主的对华关系。
当前,英国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认识与以往相比有了显著不同。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英国有很严重的债务问题且资金短缺。寻求与中国合作将为其难以为继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伦敦金融城也将获得成为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机会,而后者也是伦敦与纽约争夺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机会。长期来看,伦敦无法维持当前地位,除非向人民币开放。
英国此举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应如何与中国相处的典型案例。快速发展的中国有着日渐扩大的吸引力,也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美国越来越把中国看作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全球性力量,但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国家不会因为帮助美国寻求全球霸权而得到报酬。这就是为何英国会以与美国不同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总的来说,英国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利大于弊。
英中关系应考虑以上因素。英国转向中国与英国当年加入欧盟一样,都是英国自1945年以来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转变。不同点在于,美国鼓励英国加入欧盟,但不希望英国转向中国。考虑到英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全球性力量,随后又与美国建立紧密关系,以上变化无疑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也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