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从报告来看,今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在海外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内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不断加码,投资项目陆续落地,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接连不断,稳增长与防风险已上升为首要任务。当然,为避免重走2009年“四万亿”经济刺激老路,注重民生领域投入,防止银行承担准财政功能,防范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风险以及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首度区间化,6.5%-7%目标为知难而进。相比于去年7%的GDP增长目标,虽然GDP目标下调至?6.5%底线,但权衡海外经济低迷、国内新常态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等因素,若要达到亦面临很大的挑战,是知难而进的体现。
与此同时,去年各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凸显了稳增长任务的艰巨;如贸易政策目标去年为6%,但在海外经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贸易指标已经从2012年起连续四年未能实现,显示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去年发改委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15%,但在去产能压力较大,以及项目资金前期面临财政束缚,土地财政收入减少,以及地方官员激励方式改变的情况下,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至10%。社会零售总额预期为13%,去年表现虽然不错,但全年10.7%仍低于预期。
可以说,在三驾马车均受到较大压力的情况下,今年情况比去年更加严峻,要实现高于6.5%的经济增速是有挑战的。
第二,货币政策十分宽松,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经济下滑之下,政府工作报告意在通过更加积极地宏观政策实现稳增长。货币政策方面, M2目标13%的增速比去年有所扩大,但相比于7%的GDP增速与1.4%的通胀水平而言,这样的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则非常宽松。
同时,两会前央行降准,更为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宣布提高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提高至每个工作日,SLF、MLF以及PSL等定向支持有加码,如今年2月央行发放PSL356亿元、MLF共1630亿元,SLF 34.2亿元,显示央行正通过定向与常规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保持流动性宽裕。
财政政策方面,2016年中国大幅提高财政赤字率目标上调至3%,创下建国以来的新高,并首次触碰“3%国际警戒线”水平,显示今年财政任务更加重要。实际上,相比于以往两会部署全年经济工作,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早已启动,如2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便强调财政更加积极,考虑到“十三五”开局之年投资项目陆续出台,以及前期审计署在12月审计发现的铁路水利等重大项目部分进展缓慢,为了确保提高开工率与资金落地,今年财政政策有必要在去产能人员安置、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增发国债等方面做出更多安排。
第三,“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轻有重,彰显“稳增长”要求。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在去产能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点在于煤炭、钢铁方面,如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而粗钢的去产能目标则是5年压减1亿吨至1.5亿吨。当然,去产能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是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应确保人员转岗、再培训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防止去产能对短期增长带来过大负面冲击。
去库存方面,三四线房地产任务仍然较大,相关政策也在加码。如近期中央政策接连推出首付比例降至两成、契税新政,各个地方的去库存政策等等。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分化的局面,一二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暂时考虑到房地产库存高企的城市主要为三四线城市,这样的苗头出现并非好的迹象。未来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新城镇人口进城的福利保障,以达到去三四线库存的目标,同时防范一二线资产过度膨胀至关重要。
去杠杆政策方面,政府工作会议并未谈及较多,说明执行方面或有空间。企业方面,考虑到今年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过度紧缩去杠杆政策必会增长不利;政府债务方面,地方政府仍将仿效去年给予一定的财政置换,以帮助地方政府缓解资金压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而中央财政整体稳健,反而有必要加杠杆,如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支持增长。此外,正如周小川行长在G20期间表态,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全球较低,去杠杆诉求并不强,如能从制度建设出发,如发展健康直接融资市场,房地产市场、改善消费环境以及完善社会福利保障等做出努力,甚至也有加杠杆空间。
第四,防范金融风险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结合去年股灾、811以及岁末年初的两轮人民币贬值压力以来,今年金融风险的防范仍然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从海外来看,全球央行的共识是应该加大合作以防止金融动荡,确保宏观稳定,但考虑到各自利益诉求的不同,并未达成具有操作性的一致意见。早前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杭州“中美央行高端对话”中指出的,美元走强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危机,中美货币当局应该就货币政策分化溢出效应增加协调,笔者深以为然。建议中国今年是G20的东道主,有必要在加强主要经济体合作协调,引导美元贬值方面发挥更多作用,毕竟弱势美元不仅仅有助于降低人民币贬值压力,达到今年稳定人民币汇率目标,也可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结构性调整赢得更多时间。
从国内来看,去年的股市动荡导致数十亿财富蒸发,如今股灾阴霾仍然存在,股市作为直接融资的功能尚未恢复,影响十分深远。若要防范金融风险,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进行改革,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尝试或是恢复投资者信心的举措。同时,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确有必要,特别是,有必要参考危机以来,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尝试,提高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整合三会监管的框架或许是可行之策。
第五,供给侧改革发力为长期稳增长提供源泉。面对今年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对于是否重蹈“四万亿”的覆辙担忧涌现。“四万亿”教训需要吸取,在笔者看来,造成后遗症的原因在于:一是当时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缺乏约束机制,号称“四万亿”最终超过十万亿,且地方官员GDP考核方式没有改变;二是融资体系缺乏自主权,金融承担了过多准财政的功能;三是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机制;四是产业政策存在不少弊端,当时的战略产业却是如今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区域。
从这个角度而言,稳增长措施的推出一定要注意结构性问题,如为避免重走老路,做好项目储备,增加对粮食水利、中西部铁路、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重点投资十分关键。而从根本来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加强供给侧改革,从改变GDP考核方式,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户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土地改革、价格改革等方面做出努力更为迫切。总之,今年如能协调推进稳增长与调结构双重目标,中国经济有望下半年企稳,全年GDP达到6.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