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八大到五中全会,中央推出的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中,有一项重大战略对策值得我们关注,这是中央高度重视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对化解能源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作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五项原则中,有两条原则都把推动消费方式变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无限制的高消费是造成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深层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温饱问题的解决,我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由满足实际需要的消费,向超出实际需要的占有消费、满足面子的人情消费,以及满足欲望的奢侈消费转变。在今天的中国,不仅在生产端存在着生产过剩,其实在消费端也存在着消费过剩。特别是中层阶层以上家庭中拥有了许多和实际使用无关或使用率极低的物品。这些物品在许多家庭可以占到家庭物品的60%以上。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的46%,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奢侈品消费每年以两位数在增长。奢侈、高消费之风,不仅存在于城市,满足人情的高消费之风在中国农村也越来越严重,这种满足面子、人情的消费,在许多农村已经变成了很多贫困家庭无法承受的负担。
一方面,学者讲中国粮食安全有潜在风险,另一方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有关机构统计,全球家庭和企业库存的服装,可以满足十年的实际消费需求。
在这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链条:我们的吃穿住用行,按照浪费、奢侈的高消费标准进行——推动粮食生产增加、服装等家庭用品生产增加、推动房地产、汽车等产业增长——所有这些增长又推动了城市规划面积的扩张——城市化和房地产的扩张——又带动了重化工产业的扩张发展,一系列的放大效应导致产能过剩、污染加剧。所以,我们今天所抱怨的环境问题,与我们的消费方式密切相关。
目前,我们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高消费导致各类疾病和加剧环境污染,为了治理这些疾病和污染的环境,又必须生产更多的药物,而药物的生产又会造成污染。同样单纯治理污染也会消耗能源,又会造成新的能耗和污染,污染又再度成为导致疾病的原因。
关于推动绿色生活方式革命的建议
第一,战略定位要调整,把推动绿色生活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要务。
要使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消费战略落地,必须调整以满足生产最优的GDP经济增长方式。把实现生活福利最优和幸福生活最优的绿色发展战略,置入到目前的经济体系之中。我们需要探索以满足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国民财富管理体系、统计体系以及考核体系。五中全会虽然提出了基于绿色消费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战略,但如何把这个战略置入到现行的经济体系中,是“十三五”时期必须落地的大战略问题。
第二,启动以绿色消费为动力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把绿色经济内生到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之中。
在生态经济时代已经开启的大背景下,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新动力,也是推动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两头抓,一方面要抓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另一方面需要以绿色消费为动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消费是加减结合的新消费,一方面,要倡导节俭的减量消费,遏制满足欲望、过度物质化的高消费;另一方面,还要倡导低碳健康的有机消费、文化消费。节俭的减量消费,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和能耗,而健康的有机消费和文化消费,则可以推动绿色旅游、有机农业、绿色休闲、绿色养老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消费,不仅可以从“根”上医治现代的消费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所在。绿色消费是一个人人受益、人人参加的生态运动。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原动力。目前倡导绿色消费,遇到的最大障碍是需要大力改变流行的消费文化病。目前流行的消费文化,是被资本和经济增长捆绑的消费文化。从网络传媒到广告、从城市文化到大学教育,都是围绕如何激励消费更多带动经济增长更快而进行。在这样一种消费文化背景下,形成一个被社会认可的大前提,即物质财富增长必然包含了幸福的增长。要改变这种消费文化,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经济等方面的变革。所以,倡导绿色消费,需要从转变价值观、消费观、伦理观开始,把节俭消费和绿色文化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进行宣传与践行。倡导个人与家庭、社会与民间组织、政府与学校都要参与到绿色消费的活动中来,在全国大力推进建设绿色家庭、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等活动,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人自觉参与的社会活动。
在倡导绿色消费中,政府部门要带头,推动政府的绿色消费从采购绿色低碳产品开始。日本政府为了鼓励政府的绿色消费,于2002年制定出台《绿色采购法》,该法律要求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进行保护环境的采购活动。建议政府要开征奢侈税和奢侈品消费税作为政府调节生产消费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如美国规定,对价格超过3万美元的汽车加征10%的奢侈品税。瑞典的消费税一般是20%至25%左右,同时对政府倡导和鼓励的绿色产品实行低税和免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