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政治哲学的复兴与话语重构是世界性议题。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深刻变迁是政治哲学在当代复兴的根本动因。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深刻反映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已往的思想观念、制度模式愈来愈难以把握时代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态以及文化多样性。建构基于历史现实基础的解释和指引人类前行的哲学观念成为时代提出的紧迫任务。重构政治理念、规约政治价值、指引政治实践成为政治哲学复兴的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决定作用的逐渐发挥,中国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这一空前的历史性社会变迁,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亟须国家层面上的哲学引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正经历着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其在哲学层面的创新性发展为国家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引领作用,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则同样需要政治哲学的指导。

长期以来,西方政治哲学话语体系主导着整个政治哲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是否是政治哲学或者是否有政治哲学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政治哲学,没有对政治问题的哲学思考,更谈不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国化问题。这是不符合事实和逻辑的论断。应该说,没有哪一种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那样关心人类的终极命运,并为社会变革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导引。从广义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批判,是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追求为核心的真正的“正义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过程,就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政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是“从头开始”、“从无到有”,而是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基于实际的理论建构过程,因而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思维活动。

21世纪以来,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一是拓展了研究视域,在比较视野中,辩证地看待西方政治哲学思想资源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厚智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内涵;二是促进了学科体系建设。通过学界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得到了初步确立,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有了相对规范的理解;三是发挥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面,学界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①

第一,研究了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必要性。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和国内视野,强调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题。有学者强调,中国已经无可选择地汇入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世界历史进程。完成这一社会变革的伟大工程需要观念上的自觉,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建。②有学者强调,当前,政治生活已经成为反思的对象,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承担起对政治生活的哲学思考。③在哲学上对这些问题予以追问,政治哲学责无旁贷。④

第二,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内核。一方面,强调阶级斗争所蕴含的政治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便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⑤,阶级分析方法的现实指向是政治解放,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⑥另一方面,强调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有学者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应基于唯物史观,逐步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⑦

第三,讨论了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使时代精神主题化,使基本理念概念化。有学者强调,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必须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考察是其最重要的任务。⑧因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反思对象是现实的政治生活。⑨也有学者提出了更明确的任务:其一,对各种政治现象的哲学研究;其二,对各种基本的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的哲学研究;其三,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哲学研究和批判;其四,对各种具体政治问题的哲学研究。⑩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大体上呈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与此同时,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探讨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一定程度上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反思与超越、理想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存在着某种片面性,缺少辩证思维。本文拟就这些方面展开进一步探讨。本文在基本概念的使用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用“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概念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相区别。前者重点指代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后者指代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当代政治实际做出的政治哲学层面的理论思考。此外,在西方自由主义理论视野中,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概念指代其政治哲学层面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等同于“西方政治哲学话语体系”这一概念。

一、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本原理、价值取向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第一位的理论资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某些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继承”的虚无主义态度。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偏向,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如何继承、如何创新的思考还欠深入、不够全面。继承什么并在哪些方面着力推动创新,还不是很明确。存在着以否定“过去”作为“创新”必要条件的倾向,存在着用西方政治哲学的范畴、体系来解构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问题。

科学的继承与积极有效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术研究中,从概念、范畴、体系等多方面,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重建”和“创新”,但在相关学术研究中往往存在把“另起炉灶”、“划清界限”作为创新的问题。应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继承关系是无法割裂的。政治哲学创新的核心是从哲学层面正确回应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科学继承,就很难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创新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一)正确对待唯物主义历史观

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具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的部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离开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就失去了基础。(11)也有学者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突出地强调了历史事实性对于价值性的限制,强调了任何价值、任何规范的历史合理性,而非超历史的、永恒的抽象合理性。这也就是将价值性与事实性的统一理解为一个在历史中变化的过程。(12)这个特点,鲜明体现了马克思考察社会历史的独特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理论的革命性之所在。总之,就像有学者所强调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依靠对“社会现实”的这一重新发现一它继承并且超越了黑格尔的遗产——才真正成为可能的,而当今政治哲学的任何有意义的新成果都既不可能无视也不可能绕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伟大发现。(13)

而有的研究却反对把唯物史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认为政治哲学是规范性理论,而唯物史观是一种典型的认知理论,二者难以相容。也有研究强调,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是对“学术”研究的干扰,主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应远离意识形态、避免意识形态的干扰。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应该是客观的,要尽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不应受任何“主义”的干扰,把唯物史观当作了“官方维护哲学”。

这种脱离唯物主义历史观去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观点,因为不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以人类历史发展就会被认为应该固化于某个历史阶段,而失去发展的契机,这恰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该反对的。如果脱离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就会丧失科学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哲学基础,既无法面对新的历史实践,又无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实现对公正社会制度的呼唤,无法推动实现最终消灭剥削与非正义,只能沦为“辩护哲学”,无法完成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更谈不到创新。只有基于唯物史观的规律性认知,才能正视现实历史阶段,而又不局限于当下的社会历史条件,从而创新性地提出超越性理念,真正发挥政治哲学的价值前瞻作用。

正像有学者所强调的,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基础,当代中国政治价值导向便难以真正确立。如果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没有首先解决政治价值问题,而急急忙忙地研究中国的自由、民主、公正等问题,就难免形成新的教条主义——以当代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规范为教条,动不动就诉诸普世价值、普遍正义,从而或为少数“精英”的自说自话,或误国误民,根本无益于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14)政治价值的核心内涵是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政治解放的任务具有阶段性。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确立,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解放的制度保障,中国人民的政治解放从而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政治解放的任务有着长期性、动态性,其核心指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我们就无法理解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和政治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人的解放这一最高政治价值也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

(二)正确对待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于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在对资本主义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同时,为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了具有现实性意义的理论,其核心是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如何对待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能否建立起真正属于这个时代、服务这个时代,并且与这个时代保持一定张力的政治哲学的“试金石”。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淡出了中国的“主流政治话语”体系,也没有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但在讨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时,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不能回避的议题。经由阶级动员的历史过程达致政治解放,从而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从根本上是对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这一诉求不单单是道德感慨,更是对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调整以及对建立公正社会结构的呼唤。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鲜明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分析方法及其对人类解放的终极追问,仍然是现当代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议题。而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却刻意遮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阶级性因素,批判和否认马克思主义由阶级解放达致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的阶级分析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完善和发展,决不能落入西方政治学排斥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窠臼”。我们主张从政治哲学层面继承和发展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并非教条主义地肯定阶级分析,更不是意欲引发毫无建设意义的“左”、右之争,搞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基于现实性批判基础上的具有自身严密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世界资本主义现实及其发展趋势、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都具有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启发意义。作为思考和引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哲学,从政治价值的倡导方面,要有阶级分析的观点,才能对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如何促进各阶层间利益协调等问题拥有更丰富更科学的视角,才能从哲学层面更深入地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

二、正确处理反思与超越的关系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正确处理反思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政治哲学作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价值追问和应然性判断,不应只是简单地回答技术性问题,而应发挥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批判功能。反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自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理论重构的重要途径。某一理论的批判取向与反思程度,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思想价值与社会意义的重要标尺。缺乏反思精神的理论,终究会失去理论的说服力、生命力与创新力。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品格,就在于其具有鲜明的批判与反思精神,这是其葆有旺盛生命力的内在原因。

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过程中,如何反思和处理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关系,如何超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是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课题与现实问题。毫无疑问,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有着相对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影响,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话语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态度必须是辩证的,才能保持自己的科学性和主体性。既不能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大潮所淹没而失去自我,又不能闭目塞听,一味全盘否定,而应进行积极的科学的反思,并以此作为超越其现实性存在的基础。现实的理论研究中,尤其应注意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思想资源缺乏主动反思的问题,不加区分而“照搬”其基本概念、范畴、理念,模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之间的边界。

(一)科学反思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贡献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承继自由主义传统,其若干政治规范都是在自由主义政治理念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政治价值理念和制度规范规约着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主题。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近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保护个体权利、建立法治国家等主张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生活的公平与稳定、防范政治权力对市场经济的不当介入和干涉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情势下,必须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完成历史提出的现代化任务。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很多都是由缺乏有效的法权观念和规范所导致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和价值观念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规范性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不应简单地排斥和否定,而应辩证地反思和批判性地吸收,在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民主等问题上与其展开积极对话,避免在批判自由主义、批判自由市场制度过程中转向保守倒退,维护落后的旧体制。

(二)实现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性超越

尽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应当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展开积极对话,汲取其理论成果,参照其问题域,但面对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独立地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主张。虽然现实社会的发展水平无法真正实现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出的规范性目标,但这恰恰是我们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性空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规范性问题,在反思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像有学者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在吸收自由主义积极成分的基础上,不断扬弃自由主义,实现历史的、辩证的超越。(15)这种“超越”是建立在一定现实条件基础上的,在现实的历史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一“超越”将是长期的。(16)

“超越”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在理论层面提出更高的政治价值目标。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超越,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经济基础。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出了超越自由主义的价值原则,关注由私有制引发的社会分化、利益纷争问题,“全神贯注于凭借不平等的财产权——在经济生活中依赖特权获取生产资料——的统治”(17)。马克思看到了货币交换关系虽然带来了所谓的自由和平等,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当货币转化为资本后,资本却导致了不平等和奴役,在“人类社会”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的法权规范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自由主义政治价值的历史局限性。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建立在共产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所有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更高的价值目标。基于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对当代政治价值进行更高层面的哲学思考。另一方面,在现实层面强调建立新的社会基础。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站在新的人类社会的立足点上提出超越旧的市民社会的理论目标,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提供了思考社会基础的新方向。旧的市民社会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基础,其存在的基础就是私有制,可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18)。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站在新的人类社会的立脚点,强调“市民社会”这一自由主义经济和社会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是可以被超越的。马克思“阐释了一种全新的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不再以市民社会的私有财产制度和自利的个人之间的‘相互需要’为基础,而是以使每个人获得了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为基础,因此便超越了在政治正义范围内寻找理想正义的局限性。”(19)这就是强调在新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建构政治新生态。基于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关系的历史阶段性,对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提供前瞻性哲学引领。

三、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对现实性的重视不够,对鲜活的政治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总结提升,合理的批判也并不充分。有学者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便是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即从经典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政治哲学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政治哲学的转变。(20)只有具有现实指向性的政治哲学,才会与现实的政治生活实践相契合,而理想性的政治哲学更多的是具有批判意义。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更多地关注现实。

(一)科学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历史的产物,是经典作家对时代问题的批判性总结。它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另一个是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和建设性构想。正如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21)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批判。在这个意义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性与批判性是一致的。改造和超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对理想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继承不是把它作为我们现实政治生活一个理应完全遵照的模式,而是要继承它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视角和批判精神。

当代社会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以便为观察当代社会提供一个冷静的道德主义视角。“我们当初研究正义本身是什么,不正义本身是什么,以及一个绝对正义的人和一个绝对不正义的人是什么样的,那是为了我们可以有一个样板。我们看着这些样板,是为了我们可以按照它们所体现的标准,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我们的幸福或不幸的程度。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表明这些样板能成为在现实上存在的东西。”(22)理想性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就是这样的样板,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23)。有人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叙述,不强求在各个问题上取得价值观的一致,而在叙述上更多的是引导读者思考该问题上各种彼此冲突的论据与证明。”(24)这就抛弃了价值观的引领,建构的是所谓“不偏不倚”的哲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未来社会的价值规范,是人类社会理应追求的美好而崇高的价值目标,但这一规范性目标的实现需要现实条件,因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尚不足以实现这一规范性目标。现实社会生活有着稳定的社会结构,与未来理想社会还有巨大差距,需要一个能针对现实的规范性理论,为当前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和制度建设提供基本的价值理念。

(二)科学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性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是形而上学,而是现实地反映社会实践的要求。我们建构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不是古代、近代中国的,也不是西方的,更不是普世的政治哲学。它只属于现时代的中国,是符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现实基本逻辑的政治哲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针对的是具体历史情境中的时代性问题。它并不是要为解决整个人类生存中的困境提供一劳永逸的方案,也并不是要为整个人类社会规划出一个永恒的普遍正义法则。逻辑地把握中国现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政治哲学才可能对中国问题产生解释力和引领作用。现代社会的诸种弊端给人类带来了生存上的困境、精神上的困惑:为什么自由民主的社会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为什么发达的工业社会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就是要立足中国实际对这样一系列具有时代性意义的问题做出回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性内涵着“问题意识”。当代中国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基本国情,现阶段中国的历史性任务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巨大的执政风险和执政考验。目前存在着的生产力还不发达、民主政治还不发育、封建遗存仍然存在、公民素养还比较缺乏等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考的现实性基础。只有立足于现实的历史方位,我们才能够充分而清醒地认知过去中国与当代中国、世界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等关涉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以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思维和宽广视野,为确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找准方位。

四、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既有“万花筒”般的多样性,也存在内在一般规律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前者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个性,后者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共性。基于此,对政治文明进行哲学观照的政治哲学的建构也面临着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问题。人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发展逻辑内,“共性”内容具有客观性和普适性,其蕴含的内在逻辑是不能被轻易否定的。各个政治实体又因各自国情、文化的不同,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了最适合自己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政治发展模式形成的客观条件。在我们的理论研究中,对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强调得多,对自身的特殊性关注得不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过程中,需要辩证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按照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应该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作为重要的理论建构方法。

(一)应在把握人类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性

人类政治发展有共同的规律性,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主导原则,如生产力发展因素、社会生产关系变动原因、利益格局调整因素等,这些基本动因推动人类政治生活的跃迁,成为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此同时,任何政治实体的政治实践推进都有着彼此间的“边界”。这个边界的形成,皆因政治发展的个性存在。这些政治实体推进政治发展,是与各自政治生活的实际、政治实践的阶段性要求相适应的过程,由此发展出适合自身特质的政治道路和政治样态。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同样是在政治发展的共性基础上推进的。

注重“共性”,首先意味着尊重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也是尊重人类文明的体现。尽管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路径和呈现状态差别巨大,甚至彼此对立,但其中的共性的东西,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反思中,对人类政治发展“共性”的思考不能缺席。把握本质,会增加科学认识自己政治发展选择的可能性。“共性”往往是“个性”认知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思考中,应该更加注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个性问题。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实践方式和呈现状态,尤其是有着特殊的“中国式政治议题”,这些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该思索的“个性”化的议题。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个性,源于我们政治文化的特殊性、国情的阶段性、执政党的唯一性等。对这些方面的理解,离不开政治哲学的参与。当代中国现实的国情是人口众多而生产力相对落后,现实政治生活、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社会化程度必与其相适应。中国政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党内民主和权力监督制约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也是高度政治化的国家,一方面,政治对国家、社会和广大公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社会和公民的诸多事务,也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或者需要从政治层面加以考虑。这些独特性因素的存在,使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了特性,也需要政治哲学更多地关注“个性”,进行更多的基于共性的个性思考。

(二)应在汲取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中国内涵的政治价值、政治理念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6)人类政治文明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类政治文明经过长期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实践与智慧的成果,成为具有共识性的政治财富。这些精神成果是我们在政治建设过程中应当吸收和借鉴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此应有充分的哲学思考。对人类普遍政治发展成果“闭关锁国”,是缺乏政治自信的表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味地拒斥不符合这一思想路线。在这个方面,不宜再搞所谓的“政治挂帅”。这不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要有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同样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政治文明主体,我们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同样也是世界政治文明家族的共有财富。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一些重要精神资源,需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吸收借鉴。比如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人权等,尽管有不同解释方式和内涵,但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政治文明普遍认同的政治价值方向,是不能也无法忽视的。

同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符合历史主题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价值、政治理念。吸收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不是“全盘照搬”。对当代中国而言,既不能抄袭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民主发展模式,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运作方式。政治发展方式的选择尤其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自己的国情和人民的基本愿望,不能倒退,也不能超前。同样的,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价值,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比如民主,既是一种观念,也是制度选择。但不同水平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基因、现实的复杂国情等,都使民主具有了多样性的内涵,民主的实现形式日趋多元化,完全不存在照抄照搬的基础。美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也并没有追随欧洲国家的民主制度选择,而是基于自身的现实条件,建构了具有美国特色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同样,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从主观上不断推动输出自己的政治模式、政治价值,但完全效法美国民主制度的西方国家也不多见,而那些照搬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则很少有成功的案例。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制度也存在差异,同样不能照搬。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两国(即中国与波兰——作者注)原来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能够符合波兰的实际情况吗?各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27)。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西方经验不能支配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不会简单地重演他人以往的经验。这就是中国特殊论的基本命题。”(28)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旗帜鲜明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五、结语

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亟须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指导。“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9)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型,政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迁。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日益突出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成为不可回避的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广泛议题。这种政治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动,对国家和社会影响深远,出现任何偏差,都将产生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如何合理运作、政府治理如何达致现代化、政治制度如何完善和发展等,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观照的对象。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引领、把关、前瞻,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使命。从面向“中国问题”、坚持重在建设的角度,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有符合研究实际和研究对象的辩证思维,这就是要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的领域,在反思基础上思考“超越”的边界,在理想基础上关注“现实”可能性,在共性基础上发挥“个性”的优势。如果缺失这些角度,我们的哲学建构就成为书斋中的文字游戏,从而无法回应国家与社会的时代性要求。其中,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这一活的灵魂。一方面,要使理论建构达致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目标。理论思维活动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思想观念的逻辑化、系统化,使理论表达更加透彻地反映实践活动的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来说,就是要逻辑地再现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精神生产的继承性,借鉴吸收既往精神资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来说,既要吸纳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核心要义,也要正视西方政治哲学所张扬的合理主张。唯有如此,才能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过程中,回归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全面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才能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引领作用。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发表了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一组专题研究政治哲学的文章。包括《论微观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政治哲学的兴起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遗产》、《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性思考和理论资源分析》等,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做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富有启发性。

②陈晏清:《政治哲学的兴起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③⑨孙正聿:《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性思考和理论资源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④李德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⑤张盾:《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⑥邹诗鹏:《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⑦陈晏清、王新生:《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10年第7期。

⑧王南湜:《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⑩侯才:《从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透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11)陈晏清:《政治哲学的时代使命》,《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

(12)陈晏清:《政治哲学的兴起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3)王南湜:《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14)吕嘉:《政治哲学的社会功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15)郁建兴:《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6)(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5页,第13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鲍尔斯、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第17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赵剑英、陈晏清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第六卷,第6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0)王南湜:《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1)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第2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柏拉图:《理想国》,第213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3)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第28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4)李风华:《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词条  建构  建构词条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词条  几个问题  几个问题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智库

 在权利时代里制造个人

好公民作者: 【美】迈克尔·舒德森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美国公共生活史译者: 郑一卉出版年: 2014-1页数: 372定价: 60.00装帧: 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