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之下,政府官员面临的压力大增。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在当前整肃政纪、强力反腐的政治氛围下,官员队伍做事普遍趋于谨慎,常常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面对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发展环境变化,官员熟知的发展模式不灵了,如搞“土地经济”、抓招商引资、搞税收优惠等,面临很大的调整。三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增多,但政府能动用的各种资源比过去少,满足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手段比过去要少。四是中央对地方工作要求和治理责任在提高,但现行的政府考核机制与考核目标没有及时变化,导致旧考核与新要求之间脱节甚至矛盾。
与中央部委相比,基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市及乡镇政府)面临的现实压力更大一些。一方面,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基层面对的问题多,要解决的事情多,要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基层官员还必须投入很大精力经营与上级的关系。人事权、财权、政策权在上级政府手里,为了给本地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财政资源和项目资源,各级官员都要搞好沟通、做好接待。
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官员们的工作与职责出现偏离——官员的职责是其职务所要求的,是上级组织要求的,也可以说是法定的,但实际的工作却常常出现偏差甚至背离。如果这种问题在国内普遍存在,意味着政府官员的工作出现了系统性的偏离,官员们工作很忙但效率不高,很多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平衡各种关系上。基层官员的“5+2”、“白+黑”成了常态,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此工作与职责的偏离。
政府改革是中央正在大力推动的改革任务之一,但如何才能使政府改革变得有效?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国务院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废除了很多过时的法规制度,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从市场化改革的实际进展、从政府职能调整的进展来看,效果还是远不如预期,就连李克强总理也数次对这种现状感到无奈。
很显然,未来的政府改革需要调整,当前政府改革缺思路、缺方向、缺资源、缺样板的现状应该有很大的改变。
说了半天政府改革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才能有效改革呢?政府改革也是涉及利益调整的复杂系统改革,需要抓住关键问题,找到重要的抓手。我们认为,政府改革要实现的一个具体目标应该是,使官员的工作与其职责统一。除了现行的改革措施之外,政府改革还需要找到正确的样板来进行正向激励。对官员的激励不是树道德模范,也不是树反腐标兵,而是树那些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正向标杆!如果政府的评价体系能正向激励那些有思路、有办法、工作能见效的政府官员典型,对当前的政府改革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这会让其他官员了解到应该怎样干才是正确的方向?官员们的地方治理与执政,要与中央推动转型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又要能稳住经济和社会发展。树立这样的为官样本,相当于为政府官员们树立一个专业行政的榜样,而不是单纯的道德模范。
要做好“为官一方”并不容易,过去曾有说法称,中国的地方官员就像企业的董事长,只不过他们管理的是另一种更加复杂的“企业”——以区域来划定边界的地方。必须承认,国内很多地方官员对于经济发展都很有想法,搞土地经济、搞产业、建项目都可能是熟悉情况的好手。但在新形势下,政府为官的游戏规则已发生很大变化,政府改革应该转变方式,提升效率,通过树立正确的专业标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推动政府工作与职责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