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美相争,新加坡怎么办?

原编者按:

最近因为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立场和表态,新加坡中国的关系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与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展开了多回合论战后,新加坡的对华政策遭到了中国内地网民的讨伐。在中国与美国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新加坡这个华人占总人口超过70%的小国该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IPP评论今日推送新加坡著名学者王赓武教授的文章。他告诫新加坡政府,让中国怀疑其友谊,并不符合新加坡的利益。他呼吁还新加坡公民,尤其是华裔一起努力,防止将两国之间的误解演变成为不信任。

新中关系的最新发展让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如何看待新加坡新加坡又怎样看待中国?在中国与美国竞争加剧以及新加坡这个新兴小国仍处在分裂的区域背景下,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根本上,这涉及对中国是什么和新加坡人是什么的复杂、多重理解。

尽管这两者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边界,中国有数千年历史,而新加坡却只是一个独立51年的主权国家。诚然,新加坡华裔在近200年来对中国充满了敬意,而大多数中国人是在最近几十年才注意到新加坡华人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是什么?

在最近几次访问中国期间,我发现有很多人对中国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浓郁的兴趣。大家感兴趣的背景是,中国曾经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而现在正走向复兴,再现辉煌。在这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竞选活动期间,时不时都能听到让美国再强大的呼声。正在崛起的中国也有再度强大的想法,自然不足为奇。这两种呼声似乎都反映了担心他人看不到它们的伟大的焦虑。

中国的表态显示了一种矛盾。一方面,这个国家继承了一个伟大的文明国家,而其人民也必须团结一致来确保其延续性。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也很清楚改变是必然的,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中国必须适应其所面对的种种变化,才能因应当前和未来的种种挑战。

怎么样让一个恒常的中国和蓄势待发的改变势力相互融合,是一项让中国领导人困惑的工作。当中国充满自信时,其人民就会认为国家是强大的,自然会期望其他强国待之以敬意。

中国面对民族国家体系和把势力从欧洲延伸到世界各地的帝国时,它必须放弃控制其他国家统治者的传统朝贡体系。今天,它正在和一些竭尽全力免受大国支配的小国打交道。这些小国只能依赖由主权国家制定的国际规则来保护自己。

中国支持这个制度,但也知道大国和小国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它不认为这个制度是理想的,并且深信还有改进的空间。此外,在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华裔散居在各个国家里。他们的祖先是在几百年前离开中国的。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人——甚至还包括许多海外华裔本身——认为海外华裔在效忠各自国家的同时,也应该认同祖先的价值观。

他们尊敬的中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接受了承认它是19世纪的其中一个帝国的“国际法”。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宣称自己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它反对帝国制度,但是继承了其疆域。

在南京国民政府迁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一大陆的时候,有人质疑这到底是一个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尚未完全去殖民化的帝国。在中国看来,这些形容是不适当的,因为它其实是一个多元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并正通过经济增长和社会主义重新分配来积极地自我更新。

与此同时,在中国境外居住的华裔人口越来越多。其中绝大多数居住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人口在过去30年里剧增。中国期望那些仍然还有文化根源意识的华裔,能够回返“祖国”,帮助把国家建设得更好。不然的话,他们也可以留在当地,帮忙中国和他们的国家搭桥铺路。正因如此,华裔占人口大多数的新加坡,才会受到格外重视。

新加坡作为华人是怎么一回事?

几千年来,这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现在称为新加坡的小岛,只是马来海洋众多岛屿里头的一个。从室利佛逝帝国到满者伯夷帝国,从马六甲王朝到柔佛王朝,然后从葡萄牙到荷兰的海上商队,都知道这里是一个优良的港口。

不过,于1819年选择新加坡来为他们日益蓬勃发展的印度-中国贸易服务,并把新加坡变成他们海洋帝国一个环节的,却是英国人。之后,日本侵略者也看中了它的位置,把它变成了前沿海军基地。

英国人在二战结束后重返新加坡时,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单独的殖民地,准备让它和英国在东南亚的其余前殖民地共同组成一个联邦。这个计划失败了,于是就出现了三个独立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

新加坡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它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人,但其领导人了解他们所继承的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因此没有强调多数人口至高无上。相反的,新加坡强调其多元社会基础和来自不同族群的人民在法律上地位平等。

这个立场促成了三个主要族群认同,即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剩下的则被统称为其他族群。50年来,国家推行了各种各样的社区计划来加强社会和谐。对同海外机构有联系,可能利用族群和宗教课题作文章的人,政府也一直保持警惕。

新加坡格外重视国民教育。政府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学习科学和与时并进,掌握环球经济所需要的技能,以使新加坡成为环球经济的成员。与此同时,对各族群维护自身文化的需求,政府也保持敏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占大多数的华人与中国和全球华裔社会的交往中,致力于维持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平衡,同时日渐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对新加坡意味着什么。

不同的族群反思了用在他们身上的一些标签和这些标签的对象。他们探讨了标签对他们和国内外的邻居,还有利益相关的大国如中国和美国的意义。

转变中的民族国家

引起关注的三个标签是新加坡华人、华裔新加坡人和新加坡人。第一个标签的使用历史最长。它极富包容性,包括所有在新加坡居住的华人。其模糊之处在于,它既可以指身为新加坡公民的华人,也可以指那些只是在新加坡居住的华人。然而,标签代表对身为华人的一种肯定。

相对而言,华裔新加坡人这个词并不常用,但却准确地描绘了那些既承认拥有华人血统,也觉得自己是新加坡人的人。一些人也认为,这离完整国家意识只是一步之遥。

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准备好称自己为新加坡人。有华人血统的不假思索地认为自己属于一个多元社会的大部分族群。对他们来说,新加坡人这个标签就涵盖了华人。从各方面来看,新加坡在建国上都可以说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中国希望被认为是拥有深厚和独特文明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新加坡要成为具现代价值观和全球意识的多元文化城市国家。

如果中国接受新加坡是一个拥有现代价值观和全球视野的多元文化国家,同时了解这对新加坡的存在至关重要,新加坡的民族建设工作就会容易得多。毕竟,作为新加坡人包括了作为华人,或作为马来人,印度人,或属于其他族群。

这样,中国就会明白,促进新加坡和它紧密合作的情感是自然和真挚的,不单是为了利润;新加坡这个处于战略位置岛国的言行只是为了确保自己不必选边站,而这对希望和平与稳定的区域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中美争雄愈演愈烈,新加坡中国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中国觉得美国的压力可以损害其关键海洋利益,美国却认为中国在挑战其霸权。对新加坡来说,美国打从建国时就是英语世界联盟的一员,也期望继续维持与这个城市国家的战略联系。新加坡希望中国能明白,为什么它仍然认为其安全还得依赖这个框架。

中国来说,当年邓小平放弃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斗争路线,新加坡心存感激并随即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让中国怀疑其友谊,并不符合新加坡的利益。

要避免这种可能性出现,单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新加坡公民,尤其是华裔,才能防止误解演变成为不信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美相争,新加坡怎么办?  中美  中美词条  新加坡  新加坡词条  怎么办  怎么办词条  
智库

 货币政策高度透明化是全球趋势

大概是十几年前,理性预期学派曾经很流行。该理论最早由约翰·穆思于1961年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由卢卡斯、萨金特等人进一步发展,后来卢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