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汉堡峰会将令世界在一年内再次感受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加。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占世界比重日益增加,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但2017年是中国影响力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分水岭:中国提出的一些重要倡议,以及习近平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所发表的讲话,在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思想领导力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由此产生的效应是,本次G20峰会召开前,世界媒体纷纷将重要版面留给中国。
但重要的是要明白,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习近平的讲话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兴趣这两个问题,并不是孤立的。了解“中国在思想领导力的作用日益增加,源自其当前治国理政思想和政策同时顺应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一事实,也很重要。这也说明为何一带一路等中国提出的倡议没有唱成独角戏,而是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因此,有必要从个别政策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角度 ,审视中国在世界的思想领导力。这便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中国不应乐观估计西方增长前景
从重要性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面临的形势,以及习近平执政以来的整个阶段,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往中国领导人面临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从国际角度来看,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则令人感到震惊。下文将用非中国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预测报告,进行相关论证分析,以免有人认为我偏袒中国。
中国国内外形势两个现实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习近平执政新阶段的特点。据此得出的结论,解释了为何中国顺应新形势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有所调整,改而利用各种重要国际场合向全球受众阐述中国立场,在世界舞台上频频发出中国好声音。
国内层面:中国将在5年内按照自己界定的标准将迈入小康社会,10年内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如果后一种情况真能实现,那么这将使世界高收入人口的数量翻一番,这对世界经济来说不啻是个巨大的变化。
国际层面:2016年中国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时曾声明,其希望在促进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但中国不应乐观估计西方增长前景。据IMF数据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平均增长水平,将慢于1929年大萧条时期。
鉴于世界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趋势,这将增加中国实现跻身高收入经济体的目标的难度。因此,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不仅要及时调整国内政策,而且要设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这是为何中国向世界阐述一带一路等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陷入大停滞
首先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特征。“大衰退”一词主要用于描述2008年后西方经济形势。但有几位分析家看得更远,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ers)用“长期停滞”描述美国和G7国家经济形势,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则用的是“新平庸”。但即便如此,西方普遍低估形势,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西方大萧条之后最糟的经济危机”。如果他们看到IMF的经济预测报告,相信会令他们感到震惊。
IMF预测显示,截至2017年底,2007年后发达国家GDP增速慢于1929年后的增速——2007年后的10年间发达国家整体GDP总增长12%, 1929年后的10年间发达国家整体GDP总增长15%。引人注目的是,2007-2021年这14年间发达国家整体GDP总增长率,将不到1929-1943年这14年间增速的一半——2007-2021年发达国家整体GDP总增长21%,1929-1943年则分别为50%。
换言之,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这种缓慢增长的趋势,拙著《一盘大棋? ——中国新命运解析》对此有详细的分析。
一带一路地区将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体陷入相对停滞,但亚洲国家并非如此。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未来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均将发挥重要作用。拙文《 一带一路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对此有详细 的分析,所以此处仅仅对主要结果做个概述。
为便于大家对未来5年一带一路地区对世界增长的贡献率有个直观的认识,下将一带一路地区、北美和欧盟增长前景做个比较:
据IMF预测,按照当前美元汇率计算, 2016-2021年45%的世界GDP增长源于一带一路地区, 24%源于北美,10%源于欧盟。
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57%的世界GDP增长源于一带一路地区, 14%源于北美,11%源于欧盟。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2021年31%的世界GDP增长源于一带一路地区, 27% 源于北美,19%源于欧盟。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对应的比例则分别为47%、18%、15%。
也即是说,世界经济增长更多取决于一带一路地区,而非北美或欧盟。而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增长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习近平面临着着以往中国领导人完全不曾遇到的局面。当然,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思想领导力在国际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而非经济。
1949年,只有约10个国家的人均GDp低于毛泽东治下的中国。在毛泽东执政时期,中国创造了世界史上主要国家中最伟大的社会奇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即这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年增长1岁多,远超过任何主要国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1949/1950年的73%升至1976年的105%,这不能不归于功于毛主义。毛泽东也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总的来说,1950-1978年,中国GDP年均增速( 4.9%)仅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6%)。
从邓小平执政时期起到国际金融危机前,数位中国领导人带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1978-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9%,按照国际标准完成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高收入经济体的过渡。同期发达经济体GDP年均增长 2.8%。因此,无论是毛泽东时代,还是邓小平时代,西方经济体均经历了相对快速的增长,并一直持续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
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反响
习近平是同时面临中国过渡为高收入经济体和西方经济增长极为缓慢两种情况的首位中国领导人。在这种形势下,结合中国国内外因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应运而生。基于此,经历毛泽东和邓小平早期发展阶段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G20峰会前所发生的事件显示,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是客观性和思想领导力两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就客观性而言,中国凭借远快于其他主要国家的增长速度,安然渡过国际金融危机,按照国际标准正处于从中高收入经济体到高收入经济体的过渡时期。
就中国的思想领导力而言,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针对西方发达经济体陷入大停滞,不仅推出了精准的政策举措,比如一带一路和亚投行(AIIB),而且也分析了全球化和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反映中国思想领导力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才产生巨大反响,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兴趣,正如G20峰会前世界媒体纷纷点赞习近平的讲话一样。
针对客观经济过程,《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西方最有影响力的记者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在5月底就所有国家问题的讨论中直言指出:“他们揣测,向中国靠拢难道不是更明智的做法吗?”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则就习近平的思想领导力指出:“从习近平在达沃斯的讲话反响来看,不管从哪一个方面讲,都‘取得了全面成功’。”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2017年习近平的思想领导力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影响,而且是因为习近平治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顺应中国国内外新形势。
基于此,本次G20峰会将是习近平向世界展现习式思想领导力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