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企应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

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外部其他环境看,都到了中国经济开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走出去的阶段。人口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老龄化,使工业化提前结束,制造业产能趋于过剩。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有资金,有产能,干什么,投什么,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了比较大的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一些制造业产业也是相对过剩。

从国外看,东南亚、南亚、北非、中亚这些国家的工业正在步入中期阶段,甚至北非国家都是初期阶段,我们很多产业转移到那个地方正是他们整个发展阶段需要的。当年日本、韩国、特别日本也向我们工业化初时转移了一些钢铁、机械、耐用消费品制造等产业。包括他们的装备,甚至有些国家将其过剩的拆下来的装备转移到中国,而对于我们来说,在那样一个阶段,还是先进的。

从目前的国际环境的变化看,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国家唯我主义盛行。我们也需要通过实施“一带一路”规划,通过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比如投资第三方建厂,转口贸易,把产品卖到发达国家市场去,在发达地区投资建厂,规避高关税。

国内外经济的转型,需要民营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规划,给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带来了许多建厂、工程、服务等等多方面的机遇。比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就给民营企业提供了许多建设工程、装备供给、工程服务等方面的机遇;比如,一些人口集中、交通方面的地区,给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建厂兴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中东丝绸之路带沿线一些国家战后油气田、城市、交通和其他设施的恢复,也给民营企业的参与,带来了很多机遇。

从我们国家来看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高铁、高速、火电站、水电、电网、油气管道等建设,互联互通都是大型的央企在主导从事,民营企业参与配合。然而,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了,能源管道形成了,电站电网建设了,必须得有制造业企业在路上跑车,在生产中用能源,需要交通能源基础与产业发展同步平衡推进。否则,光有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没有产业部门,也就没有“一带一路”的综合经济效益。还有,许多国家,要发展的他们的农业和矿业,缺乏资金、缺乏装备、缺乏管理,需要中国企业去投资,去合资或者独资,建厂兴业,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机遇。

在做产品、做产业,扩大市场方面,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有它的特殊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本来就是做制造业的,特别是做消费品制造业的。它们对哪投资合适,哪有市场,怎样营销,如何开拓市场等等,都较为灵敏;而且预算硬约束,委托代理关系清晰,风险容易得到控制。比如,目前从产业来看,钢铁和水泥等产业,民营企业向国外转移的多,而国有企业向外转移的少。

“一带一路“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一个投资和资产重新配置的机遇。过去赚了钱的民营房地产企业、煤矿企业、钢铁企业,它的资产需要重新进行配置。一个选择就是走出去,到国外去扩大自己资产和资源配置的空间和领域。也给民营企业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机遇。

许多民营企业过去一直在国内做的很好,也赚了钱,但是国际市场上怎么拼法,怎么打法,资产结构如何配置,股份结构如何设计,治理结构如何安排,投资和母公司对在外入股公司和子公司如何管控,包括投资决策、建厂投产、市场营销如何进行,有没有在国际市场上打拼的人才等等?需要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过程中进行提升,从本土企业,变成国际化的企业。

所以说,实施“一带一路”规划,给民营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资源配置机会带来了机遇。

我们从“一带一路”的研究来看,仔细做了一项南路和北带的区别,很多人觉得“一带一路”开始就是陆路上的,过去丝绸之路,后来才是海上丝绸之路。我们研究了以后,路上的丝绸之带它的特点是什么,人口比南部要少,尤其油气资源比南部分布比较集中,属于资源型的带,但是市场比较狭小。另外一个运输成本比南线海路要高,这是北带的一些特点。南路整个沿线有东南亚,有南亚,有西北亚、北非,一直到地中海,整个都是人口密集带,而且海运的成本非常低。

当然它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海港,运输工具是海船。民营企业在投资和项目选择时,中亚这些地带的工程项目和产业项目风险可能比较大,但是利润也有可能比较高。

已经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肯定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肯定有自己的感受,国有企业也有大量不平凡的案例。还没有走出去而准备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可能要注意这么一些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和资源的风险。我们研究许多国有企业大量的损失就是在市场的趋势把握不准,特别大宗资源产业性投资。比如石油,在原油价格100多美元的时候收购了一个油田,而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亏损相当大。这就是没有深入分析市场走向会怎么样,价格走向会怎么样。并购一些资源型大中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风险。

还有买了油田,它的道路条件,运输条件,港口条件等等,没有道路和港口,资源就运不出来。于是,也存在着风险。另外就是当地政府运作和体制的风险,比如准入有什么条件,如何监管,腐败是不是严重等等。到中亚一些国家,或者非洲一些国家,货币结算不是人民币的货币,赚了利润可能不能汇出,有的限制汇出利润。你如果在当地再投资还能投资什么?当然,还有文化、宗教方面的风险。还有劳工、法律、环境包括历史文化这些方面的风险。劳工合同问题,最低工资问题等等。比如,原来有的国家中投资建设的大的水电站,政府和民间以影响环境为由加以影响,不得不停止建设,损失也很大。

我们有的投资商到某国购买一个建筑物,花很多钱,准备装修或者推倒重建,按照历史文物建筑有关法律,发现再利用不划算,只能赔钱放弃。也就是说,民营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

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的企业或者投资者,碰到三个问题。

第一是管控问题,投资者或者是投资公司或者母公司对外边的分公司或者被投入的公司如果管控不力,会发生委托代理理论中讲的道德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国内国有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万一这方面有什么事,还可以找纪委、监察、公安、检察等部门防范或者解决。但是在国外,或者没有,或者不便利不熟悉,甚至有偏向性。如果不好好设计母公司或者是投资公司对于外部公司的管控体系,这些风险就防范不了。甚至可能会发生和当地人合伙起来,形成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方面的难题。

第二个是股权结构问题。民营企业,小企业自己跑出去看市场,不存在委托代理链较长形成的内部人控制。因为自己掌握,或者自己儿子掌握。但是大公司有这个问题,就是如果股权结构集中,由执行层决策或者经营,可能会信息利益不对称,没有设置其他更有能力的股东形成有效地监督,监管不能搭便车。

公司股权结构方面,到很多国家不可能是独资公司,很可能有是限责任或者股份公司,有的是合伙制的。给当地人多少,把什么投资者拉进来。我举个例子,我看到国有企业两个极端的情况,一个是搞了个独资的公司,第二个把其他多个国家和多个投资者的资本,都吸收进来,搞了一个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

比如公司可能遇到成本或者招标问题的时候,很可能有的国家和有的投资者对成本支出看得较紧,工程成本怎么计算出来的,浪费一分钱,他都要表态举手。比如有些国家的投资者当项目遇到当事国一些势力的反对等问题,他们可能就寻求本国政府和外资部门的资源,与当事国政府进行协调。

总得来看,跨国公司一般都是要吸收国际上的其他资本,不一定我独家的,我自己的钱,我自己办的公司。我们要形成股份合理的现代跨国公司走出去。甚至现在发展到成为世界跨国现代公司,什么国家的股份都有,看不出是A国的跨国公司,还是B国的公司。

另外就是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层等等这些,治理结构的科学化、本土化等都非常重要。

民营企业我个人认为,比如到外边闯荡的时候,第一要抱团出去,协会来指导,我看江浙商会或者类似这样的协会给他们进行协调,协调所在国的商会,这样出去就比较顺利一些。第二是和国有企业相配合,业务上的联系,或者产业上的分工协作走出去。有些央企走出去,有总承包,从设计、工程、售后服务等系列链,民营企业看看在哪个环节能参与。另外我觉得现在混改,最好的机遇就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民营企业走出去这个环节混改,比国内混改效果还要好,容易一些。因为许多国家设立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受到限制。我们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参与,在外边形成混合所有制的跨国公司,最利于在国际上竞争。

走出去的企业,要有好的体制,国际范围也是一样。大的体制机制是:政府“一带一路”规划指导,政府各个部门协同,跨国公司或者是其他类型企业为主体,世界市场来调节,国际规则来规范,这就是整个民营企业包括央企,包括国有企业走出去的一种运行机制。

要提醒一下的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项目,一定要认真做可行性研究。我们发现,无论国企还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投资可行性研究方面舍不得花钱,特别民企,许多企业家更是舍不得花钱。然而,有的项目投下去,全部没了。你损失了几千万,损失了一个亿,甚至数十亿,可能就是舍不得那几十万或者数百万的可研钱。

还有就是一些企业家,很自信,凭着自己的感觉走,拍脑袋决策。太自信,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或者听不进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或者没有人给你讲不同的见解,都说你的决策很英明,这也就离大失败不远了。民营企业一定要找能做真科研的机构,一定不能做个假科研去银行贷到款或者能争取国家政策。一定不能这么干。国有企业有的时候可以这么干,因为,投资损失了不用决策者承担。但是民营企业的资产是你自己的,花点钱聘点能真搞科研的机构,做一个认认真真的科研,避免法律、市场、资金链断等一系列的风险,是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做的功课。

最后我要讲一下民营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走出去,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国家利益。一是你的对外投资,对国内经济要有带动作用,比如产业关联、分工协作,带动国内产业发展。第二是你投资的项目,国民收入要回流,不能产业转移走了,钱转移走了,人移民了,这个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没有什么作用,甚至是有害的。

即使产业转移过剩,就在国外搞了一个跨国公司,但是国家希望利润回流,这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应当遵守的一个底线。可能做的很大,把利润留在外面了,转移到避税的地方了,投资和存在国外的基金和银行里了。这样的走出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利。中国希望民营企业走出去,民营企业和央企有很大互补和竞争优势,中国希望我们的民营企业在国外发展和壮大一批现代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与狼共舞,增强我们的国力,增强我们国民经济在市场竞争,这是希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期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企  民企词条  一带  一带词条  一路  一路词条  发挥  发挥词条  作用  作用词条  
智库

 从“失衡”走向“再平衡”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失衡”无疑是被各国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偏爱用之来解释此次危机的根源。将危机归为失衡,将失衡描述为“...(展开)

智库

 认清国企混改的内涵与关键问题

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于如何有效强化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一焦点上,是国有资本面向企业外部和社会资本,谋求企业发展和资本集中、重组、扩张的改革。即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