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O总部所在地的日内瓦,餐桌和会议桌上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用各种语言,有人说特朗普是疯子,有人说特朗普是奇才,有人说他会赢的,也有人说他已经赢了。
说特朗普已经赢了的,包括一位来自南亚的退休前WTO副总干事。我问他为什么,他给出三个原因。
一是特朗普引导了话语权。一些媒体及研究人士都不知不觉的中了特朗普的套路,重新审视公平贸易,认为对等(Reciprocity)是指完全相同的待遇,只有同样水平的关税才算公平贸易。
二是WTO很多成员不敢站出来对美国的非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批评和斗争。很多小伙伴们语焉不详,躲躲闪闪,不及美国国内知识分子和西方主流媒体对特朗普的批评。
三是一些主要成员屈服于特朗普,接受违反WTO规则的措施。澳大利亚、巴西、韩国等已经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了双边原则性协议,特朗普同意不对它们的钢铁和铝材进口征收25%和10%的关税。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希望从美国那儿获得永久的钢铁铝材关税的豁免,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还专程飞到华盛顿争取,谈判本来到5月1日截止,没有达成协议,现在截止期延迟到6月1日。
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最终是否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尚不明朗。
从现在到6月份,也是特朗普是否决定对500亿中国商品征收25%进口关税的关键期,此政策计划是美国根据其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调查而做出的。
特朗普赢了吗?或许还为时过早。中方和WTO其他成员仍有机会挫败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拯救多边贸易体制和开放的全球贸易秩序。
首先是批驳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夺回话语权。
特朗普上台后,多次讲到对贸易伙伴要征收“reciprocal tax”(对等的关税),并偷换概念,解释为“matching tax”(同等的税)或者“mirror tax”(镜像的税或者同样的税),声称:如果别国对我们的特定产品征收10%的关税,美国也应当对别国同样的产品征收10%的进口关税,这才叫公平贸易。
从语言学上看,reciprocity并不是指“相同的”待遇。剑桥英语字典对Reciprocity的完整解释是,“通过相同的行为或者给予对方相似的益处来相互帮助的一种情形”。所以翻译成对等、或者互惠都是可以的。
从互惠贸易协定(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的案例看,对等(reciprocity)也不是指完全相同的待遇,而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回应对方的让步或者利益。
具体到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历史,美国发挥了主导和设计者的作用,虽然美国进一步降低工业品的进口关税,但那是为了获得了其他成员(包括发达和发展中成员)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应的、甚至更大的让步。
快进到2018年,特朗普言必称“reciprocity”、“贸易逆差”,仅仅盯住美国某些工业品的低关税,却无视——刻意的忽略——美国服务业全球扩张所得的利润、高端制造业的全球市场霸主地位、以及在影像、书籍、制药和计算机软件全球市场获得的知识产权收益。
美国服务贸易成倍增长直接得益于乌拉圭回合的成果。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金额从1990年的1480亿美元,上升至2000年的2990亿美元,到2017年服务贸易出口达到7779亿美元。几十年来美国服务贸易一直是顺差,而且顺差越来越大,2017年的全球服务贸易顺差为2440亿美元。
美国所获得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占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的三分之一以上。比如,根据WTO的统计数据,2016年美国以知识产权使用费形式的出口额是1222亿美元,而当年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为3140亿美元,占比39%。
这种情形下,能说美国的对外贸易关系不是对等互惠的吗?如果特朗普说货物贸易的逆差是因为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措施,那么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是不是因为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不公平贸易措施呢?
其次,在规则上决不让步,让特朗普陷入孤立。
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就好像一场球赛。二战后,美国把小伙伴们拉到一起踢球,设立了规则,这就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在1995年增加了比赛项目(服务、知识产权),并强化了裁判制度(WTO争端解决机制)。2001年,新队员加入赛场,踢的卖力,单项成绩还领先。2018年,特朗普闯进赛场说,裁判有问题,规则有问题,新队员有问题不许再赢球,老队员也要交保护费。
新队员是中国。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钢铁和铝材关税是向新队员、老队员收保护费。特朗普阻挠WTO补选上诉机构大法官,意思是裁判老是判决美国输球,裁判停牌吧。借301调查威胁拟向中国1500亿美元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是说中国钻了规则的空子,要求中国把好处给吐出来,场内不许起诉我,也不许赢球。
从规则上看,正如中国大使张向晨日前在WTO总理事会上所说,特朗普的举动是单边的违反WTO规则的行为,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三记重拳,损害所有其他成员特别是中小成员的利益。
前美国国会议员、首任WTO上诉机构主席吉米鲍卡斯在我们上周的一个研讨会上说,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都是违反WTO规则的,最起码违反了《WTO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协议的第23.1条,该条款说,“当成员寻求纠正违反义务情形或寻求纠正其他造成适用协定项下利益丧失或减损的情形,或寻求纠正妨碍适用协定任何目标的实现的情形时,它们应当援用并遵守本谅解的规则和程序。”也就是说,包括美国在内的成员“应当”通过WTO的裁判机制解决争端,而不是单边主义的制裁。
笔者认为,中国应继续坚决地抵制特朗普欺凌别国的(bully)做法,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规则,也给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中小规模成员一个明确的信号:只要大家携手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美国就必定会陷入孤立。
事实上,进入五月以来,国际舆论朝着进一步孤立特朗普的方向转变。
英国《金融时报》知名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5月9日撰文指出,上周访问北京的美国代表团向中国提出的要求绝大多数是荒诞的,包括要求中国不要对美国征收关税的做法进行报复性回击、不要在WTO起诉美国并且撤回已有的起诉等。他呼吁欧洲和日本应当支持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规则、促进互利共赢的努力。
墨西哥前总统、耶稣大学全球化中心主任厄尔斯特5月7日在《华盛顿邮报》发文,指出特朗普政府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要求是无理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应当向特朗普屈服。
第三,经济利益的谈判,相向而行。
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上中美双方仍有共赢的空间。我在去年习特首次会晤前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中已经阐明,在能源产品和能源开发技术、航空技术、航运服务、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农产品等领域,美国仍有很大的出口空间。
如果心平气和坐下来,共同加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减少货物贸易不平衡,增加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中国可以帮助特朗普的经济振兴计划,美国也可以从中国的产业升级中获益。
中国的产业升级是不可阻挠的。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Baldwin)在其新作《The Great Convergence》中所说,旧的全球化造成了全球大分化,国家之间不平等扩大了,而新的全球化将带来全球大汇合,因为新技术的涌现和运用会加速人和思想的流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技术升级是不可避免的,最终会接近和赶上传统的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也会从中国的产业和技术升级中获益。中国制造2025如果顺利实现,确实会在短期内挤占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也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传统商品服务和高科技市场需求会继续扩大,另一方面一些在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会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会带动更多的低收入国家增加收入,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
“我从来不动摇,我永远不会动摇,我相信持久的和平和国家的福利与国际贸易中的友善、公平、平等和最大可行的自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国务卿、也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思想奠基人科尔德尔赫尔在反思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时的一段话。
只有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可以促进繁荣与和平。这也是我们不应当让特朗普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