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一波三折。五月中旬刘鹤访美,双方在两天之内达成共识,并发布中美贸易联合声明,缓解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然而5月29日白宫发表声明表示继续推进301调查的三项制裁措施,包括对500亿美元自华进口征收25%的关税。市场担忧贸易战卷土重来,不过美方同时派出了代表团抵京与中国政府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因此,贸易争端进入了边喊打边谈判的状态。除了加大能源和农产品进口,中国扩大进口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进一步下调关税,这也将是接下来双方贸易谈判和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比较中美目前的关税差异,分析如果中国将关税降至与美国相同的水平,会增加多少自美进口,会不会对中国的行业造成很大冲击,以及能否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中国关税下调的历史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简单平均进口关税高达40%,在邓小平南巡讲话重新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之后,中国开始大刀阔斧的下调关税。同时为了满足加入WTO的条件, 关税下调的幅度非常之大,到2001年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左右。加入WTO之后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关税已经逐步下调到8.7%左右。不过在这之后的十年内,关税基本保持平稳,2016年平均关税仍为7.8%。按照进口值计算的加权平均关税也展示了从九十年代的迅速下降到最近十年的稳定状态的类似趋势。作为参照,美国的简单平均关税在同期由5.2%微降至2.9%。美国在二战后已经经历了多次多边贸易谈判,因此总体关税水平比中国低,但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的关税下调幅度在发展中国家也是非常瞩目的。
接下来我们分析中美双边关税差异。由于中美两国均为WTO成员方,双边关税税率以本国的最惠国税率(Most-favored-nation Rate of Duty, 以下简称MFN)为基础,因此本文采用的关税为对应于HS6位码的平均MFN。由于进口关税是针对HS8位或HS10位产品一一设定的,所以HS6位码的MFN有简单平均MFN和贸易量加权MFN,但由于HS6位码下的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的差异微乎其微,因此后续分析均采用简单平均的最惠国税率。
首先,总体上看中美双边关税差异并不大。中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均值为9.61%,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均值为3.60%。两国关税在HS6位码基础上进行匹配后,其差均值为6.32%。因此目前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的平均水平比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平均水平高6.32个百分点左右,但有部分产品美国关税高于中国,如烟草。如果中国将关税高于美国的部分产品的关税降至与美国相同关税水平,同时保持关税低于美国的部分产品的关税不变,则降税产品将平均下降7.81个百分点。
其次,分行业看,中美平均关税差异超过10%的行业(以HS2位码分类)有25个,大于等于0小于10%的行业有67个,低于0的行业有4个。其中关税差异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已加工羽毛、羽绒及其制品,饮料、酒及醋,制粉工业产品如麦芽、淀粉、菊粉和面筋,关税差异为分别为18.85%、18.47%和16.86%。同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相对比较高,如谷物、淀粉、蔬菜水果、咖啡、乳品和蛋品等中美关税的差异都在12个百分点以上,车辆及其零件中国关税也比美国高约1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高约23百分点。在农产品和车辆上的中美关税差异也体现了美国在这两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分HS6产品看,中美双边关税相等的产品共334个条目,中国关税高于美国的产品共4085个条目,美国关税高于中国的产品共321个条目。中国关税高于美国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三个行业: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有机化学品,电机电气设备等,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11.2%,6.2%和4.9%。制造业由于中间产品比较多,因此从产品数量来看制造业占比较高,涉及的企业数量也较多。
最后,即使中国关税下调到与美国水平一致,中国关税下调幅度也并不大。我们用(中国关税率-美国关税率)/(1+中国关税率)来衡量中国关税降至美国水平时各个产品所需减少关税的幅度,发现近85%产品的关税下降幅度少于10%,只有约2%的产品的关税下降幅度大于20%。
鉴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直要求对等关税,5月29日白宫发表的声明中也表示会就对等关税与中国进行磋商。我们接下来分析,如果中国将自美进口关税降至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关税水平,会增加多少中国自美进口?会不会对中国各行业造成冲击?我们利用中美对等关税下中国关税下调幅度、中国进口弹性系数和2017年中国进口数据,计算关税下调对中国自美进口的影响。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估计方法。首先,我们将2016年中美HS6位下的关税匹配起来,计算中美关税的差异,然后假设所有中方较高关税的税率下调到与美国水平一致。如果美国没有该产品的对应关税,假设中国将此产品关税调整为零,由于关税比较稳定,2016年至今中国的关税调整并不大。然后将HS6位下中国关税下调幅度与2017年中国进口数据匹配起来,并利用中国HS6位码各产品进口量对关税的弹性计算对应的关税下降导致的自美进口额的上升。简单来讲,各个HS6位代码产品的自美进口增幅等于该产品的进口弹性乘以关税变化率,由此反推出该产品的自美进口额。产品的进口弹性越大,同等幅度的关税下降则会导致更多的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加。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加总产品的自美进口增加额,计算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增幅,同时也可以估计出自美进口增加额占各行业中国的总进口,用来衡量对行业的冲击力度。
根据弹性计算贸易额变化的方法在局部均衡中广为使用,我们之前发表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美贸易战如何量化分析?”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从世界银行提供的进口弹性数据来看,中国和美国所征收关税的相关产品的进口弹性的中位数都接近1,所以对于没有进口弹性的产品,我们使用1作为进口弹性基准来计算。这种利用弹性计算局部均衡下关税调整对贸易额变化的影响的方法也被各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广泛采用,用来量化分析关税或贸易壁垒下降对贸易的提升作用。我们使用的双边关税数据和弹性系数均来自于世界银行WITS,对于1%的产品弹性极端值我们采用世界各国该产品弹性的中位数来替代,以免弹性极端值影响我们的分析。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并不征收进口关税,我们在2017年中国进口数据中排除了加工贸易进口,但中美之间直接的加工贸易并不多,是否排除这些样本并不影响我们的结论。我们的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关税下降对中国自美进口增幅的短期促进作用在6%-13%之间。采用中国HS6位商品的进口弹性,如果关税降至美国水平,将促进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74亿美元,增幅约为6.5%。如果采用世界HS6位商品的进口弹性,关税下降对美国出口中国的作用也非常接近,约76亿美元,增幅约为6.6%。如果采用美国HS6位商品的进口弹性,则关税对美国出口中国的作用较高,约153亿美元,增幅约为13%。这表明中国关税下调至美国水平对中国自美进口的短期促进作用的量级恐怕在百亿美元规模,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只有1300多亿美元,而中美的关税差异并不大,因此关税下调的短期效应有限。对于实现美国要求在短期内减少1000-2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恐怕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关税下调对部分行业的中国自美进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口增长量最大的六个行业包括车辆及其零部件,含油子仁及果实、药用植物、饲料,药品,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谷物和航天航空器。其中车辆及其零部件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所有行业,达到约22亿美元,占关税下调中国自美总进口增量的29%。其余五个行业占中国自美进口总增量的比例分别为10%,7%,7%,4%和4%。
第三,关税下调对中国总体和大部分行业进口冲击并不大。我们估计得出中国关税下调后对中国自美进口的短期促进作用在百亿美元规模,相比于中国1.3万亿美元的一般贸易进口额来说是冰山一角,因此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冲击很小。如果用关税下调后自美进口增加额占各行业中国的总进口来衡量对中国各行业的冲击力度,地毯等铺地制品、蔬菜水果、炸药等易燃材料三个行业进口冲击比较大,但这三个行业在中国总进口的份额都非常小,而对其他行业的冲击力度都在10%一下。以上述关税下降进口增长量最高的六个行业为例,其冲击力度都分别为2.8%、1.6%、2.1%、0.3%、4.7%和1%。
以上对中国关税调整的量化分析表明,中国有空间进一步下调进口关税,但指望关税下降在短期内就能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也不具有现实可能性。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还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需要从动态角度来看待中美贸易逆差。随着中国收入增长,进口需求也会水涨船高,中国下调关税对促进自美进口的长期作用或将远高于我们的估计,这将有利于缓解中美长期贸易失衡的问题。
我们的分析是基于中国单边减少自美进口产品关税,这只有在中美两国达成特定的区域贸易协定情况下才具有可行性。在WTO框架下,基于无歧视原则中国下调关税时需对所有成员国一视同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就不会增加那么多,但中国总进口则会增加更多,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力度会远高于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用以上的估计方法来计算中国关税普遍下降的冲击力度。由于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关税已经差距不大,因此即使是普惠性的降低关税,对中国的进口冲击力度也将在中国的承受范围之内。在过去三十年间的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中国关税水平从1990年代的40%下降到目前的8%左右,总体来讲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失业。而如今中国的企业比二十年前更具有竞争力、承受力更强,因此也将能承受得了关税的进一步从8%下调到3%水平。
随着中国收入水平的上升,关税水平在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会逐步向发达国家收敛。因此,中国不如转被动为主动,主动下调关税扩大进口,减少贸易摩擦,增强自身在国际贸易体系的领导力,反击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为了减少关税下降带来的进口冲击,中国可以采取分阶段、分产品的下调关税。日前中国政府宣布7月1日起整车进口关税降至15%,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降至6%,日用消费品包括服装鞋帽、体育健身用品、家电、化妆品、医药保健品和水产品等关税也将有不同幅度的下调,这正是这一策略的体现。关税下降有利于降低中国消费者的进口成本,也有利于其他国家能够分享到中国这个日益增长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