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金融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

绿色金融,我的确没有研究。但我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污染防治,也就是生态环境保护,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金融不能过分逐利,虽然金融的本质是逐利的,因为没有逐利它难以延续,它本质上不是公益性的,但其逐利也是有条件的。从对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服务而言,保护生态环境是金融的一项基本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金融的确有重要的发展前途。

下面,我结合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和国际化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谈三点看法。

一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遇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外部环境最复杂的局面,其核心标志是新的全球化的到来。经济如此,金融也是这样。众所周知,中国的外部环境现在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必须高度地、深刻地、全面地理解这个变化。这个变化将是彻底,革命性的,将可能改变二战以来的一些重要规则乃至格局的变化。我们很多人还不理解这个变化的深刻含义。

这个变化最核心的是新全球化的到来。新的全球化和旧全球化是有重大差别。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理解它,这样才能制定与时俱进的政策。新的全球化非常重要的是无壁垒的全球化,没有壁垒,几乎追求完全开放、无壁垒、无障碍的经济全球化。过去的全球化有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现在这个前提条件正在慢慢退化。

中国不怕竞争,更不接受讹诈,我们可以去掉很多障碍和壁垒,甚至可以大幅度降低关税。关税是在旧全球化时期各国的手段和机制,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设置的一个门槛、一个制度、一个壁垒。但真正彻底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壁垒,全球的货物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把这些壁垒尽可能去掉,中国会怎样?中国也没有问题,在相当多领域里我们都有充分的竞争力,把一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税降下来,让老百姓获得最大的福利,有什么不好?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二战以来经济秩序、经济格局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新的时代强调的是公平和平等,国别差异化正在慢慢淡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短期内可能有优势,但我不认为它长期有优势。

二是,金融要有理性思考,要洞察未来。在这样大的环境下,要认真地研究它。我也看到网络上一些情绪化的宣泄,现在理性思考很重要。要重视未来,过去虽然是今天的历史,但过去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要把握未来。把这个背景理解清楚了,再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的贸易政策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才能找到正确的办法。如果我们还想回到过去非常传统的金融格局,我认为不太现实。这也是为什么一段时期以来我对金融监管部门的一些短期政策提出批评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看到金融的未来,不知道金融的未来是什么。想回到过去简单的金融体系时代,风险似乎可以很好地控制,这违背了现代金融的发展规律。金融监管最重要的目标是追求效率与风险的平衡,据此推动中国金融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中国金融的竞争力。改革不是回到过去简单金融体系时代。

过去一段时间,在我看来一些金融创新的东西,通过各种手段要么削弱了,要么没有了。金融业态的多样性被扼制。多样性是现代金融的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的多样性也是现代金融的基本特征之一。融资工具的多样性,是要让融资者能有更充分融资机制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是根据经济周期、自身企业成长以及风险承受度来选择融资工具的,而不能让整个金融处于压抑状态,融资者只能选择金融制度提供的非常少的融资工具,那样的金融制度是没有竞争力的。我们要创造多样化的融资工具,这种融资工具在不同层面上,风险与收益是匹配的,由融资者自己来选择。

与此相对应,资产多样化同样也是现代金融的基本特征之一。金融是一种供给,要为社会、为投资者提供很好的、可以匹配的、可以组合的资产。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多样性,这个金融是非常落后的。居民部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市场就要求金融创造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因为这个时期居民部门已经不能满足于剩余收入到银行储蓄存款的转化。我们不要指望剩余收入统统变成储蓄存款,我们总有这种思路,这种思路是落后的。我也看到,经常有人惊叹、疑问,说这个季度银行居民储蓄存款下降了,金融出问题了。他不知道这是金融的进步。如果我们的居民储蓄存款还在逐年增加,那就是在不断地重复我们传统的金融结构。我们必须要创造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流动性好的、透明度高的资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都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市场化来完成。

如刚才所言,金融业态多样性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特征。不少人把金融几乎等同于银行,这是一种习惯性误读。实际现代金融的业态是多样性的,因为它要满足不同人群以及这些不同人群不同风险承受力的金融需求。小微企业要在传统主流金融体系中获得贷款,不是说一点都没有,但非常少。因为那种金融架构本质上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不匹配的。我们必须创造多样化的金融业态,满足传统主流金融所不能覆盖的人群和企业。这靠什么呢?靠多样化的金融业态来完成,或者靠金融的结构性改革来完成。不能回到过去的时代,金融只顾大企业,只顾富人,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对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提供很好的金融服务,唯有改革才能完成。

三是,必须站在未来的角度来看待中国金融的发展。改革开放变得特别重要,不能停顿。必须洞察未来,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改革不能有太多功利。我们现在的工作都有一些功利的色彩,尊重客观规律少了。有些事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不能急功近利。

现在中国金融的不确定性在提高,这个不确定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最敏感的,股市、汇市、债市三市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风险。

股市简直没办法解释。股市的大幅度下跌有其内外部因素,反映出一种社会预期,要高度重视。有一些学者又在说政府救市基金。我不认为这有什么根本性作用。要认真考虑资本市场的深度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哪儿,这很重要。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以及整个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哪里,要理清楚。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不清楚,救市等短期的措施作用有限,只会越救越糟糕,只会让国家背上越来越大的包袱。当前股市的现状的确影响了银行的一些流动性,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的股票处在平仓状态或即将平仓。这个市场大幅度下跌有它内在的原因。

我们的汇市正面临考验。汇市问题不是很大,我从来不认为6.94有多么严峻。当然,必须在人民币长期信用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且在我看来,人民币的长期信用基础应该放在第一位。所以,有时候为了短期经济增长过多放出货币,从战略高度来看,我并不十分赞成。我认为,人民币的长期信用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基石。人民币如果失去了长期信用的基础,金融改革和开放就没有基础。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汇率的波动真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正常的表现。我还是坚信人民币是一种有很好价值的货币,只不过因为现在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有时候做了过多的解读。我们必须自如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个应对措施就是改革开放,我们不能回去,回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想回去,那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基础。人民币汇率也是这样的思路。我不认为人民币有汇率危机。人民币有很好的未来,我们要充满信心,前提是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改革开放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债市,的确有局部性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债等。商业银行是相对比较稳健的,中国的商业银行坚如磐石,各项指标应该说都非常好,我看不到短期内它有多大的问题。虽然它有潜在的风险,不良在提升。要重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我一年前曾经说过,全世界有两大泡沫,一是美股,二是中国的房地产,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泡沫,这两大泡沫迟早都会出问题。美股正在出问题,我们的房地产,我始终不认为会维持这样的格局,因为超出了我们正常的经济分析逻辑。从经济逻辑来看,它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一切违背逻辑的东西是难以持久的,逻辑是事物本来的规律。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金融有很好的前途,所有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这个改革开放不是口号,改革是具体的,比如金融改革是市场化改革、国际化方向、金融科技的推进,包括金融资产结构、向证券化方向演变,这属于改革的内涵,改革不是个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金融改革有特别具体的内容,金融的开放那就是国际化。

我认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去推动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0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8》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人大重阳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本文根据演讲速录整理而成,已由本人审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词条  只有  只有词条  通过  通过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智库

 2019展望:内忧外患下宏观经济...

2018年伊始,全球经济仍在同步复苏的轨道,而目前这一进程已被“打断”。增长减速的主因是中国金融条件过快收紧,而中美经贸摩擦迅速升级加剧了下行压力。对2019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