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到外交话语权

外交话语是一国国内政治文化的国际延伸和展现,它是政府在国家文化理念、意识形态、重大利益、战略方向等方面的基本立场表述;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的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当代外交实践中,那些体现国际社会共同价值、反映国际法基本理念、有效推动全球治理的外交话语都能够有效地转化为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外交话语体系,成为引领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指南。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参与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如何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话语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性提升,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本文拟在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话语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转化面临的困境,以此从学理意义上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转化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话语的内涵与意义

外交话语是一国为表达和阐释其思想所惯用的概念、术语、名词等表述的总和,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识和符号,它一般体现在“本国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公开发表的讲话、声明、文件之中”,承载着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各国往往会形成独特和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来表明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因而各国的外交话语体系一方面保持着自身的延续性与传承性,另一方面也随着国家战略方向和政策举措的调整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确立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以来,中国外交话语发生了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到“积极推动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再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递进式转换,中国的外交话语体系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对于未来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观点,体现了中国作为新崛起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因此,从外交话语视角探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创新与影响,对理解和完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推进实施我国新时期对外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外交话语的“发展导向”与“多元包容”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领先优势,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塑造了中国外交话语的发展导向特征,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13年10月,在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中国领导人强调要“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2015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2016年,中国主办的G20杭州峰会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框架的突出位置,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肯定和赞誉。近年来,围绕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的逐步实施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外交理念转变为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具体行动。

“多元共生,包容共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另一鲜明特征。发展导向的外交话语并不意味着中国想要塑造一个“同质”的世界,相反,“多元包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2017年1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同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国领导人再次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的发展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也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合作的平台,但“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传统的以零和博弈、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前进方向,让中国外交站在了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系统性总结、凝练和升华

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推动构建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重要外交理念。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外交客观上有了更多在以前并不具备的、体现自身文化传统的战略空间与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处理周边关系、大国关系等外交实践中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话语,如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践行“亲、诚、惠、荣”的理念、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倡导“新安全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等倡议和设想。通过这些新的外交话语,中国向国际社会传达了自身的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治理观、义利观,逐渐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外交话语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外交理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新话语、新表达、新倡议的系统性总结、凝练和升华。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延续了中国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体现了中国外交多年以来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是落实“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方略。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对近年来中国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等外交实践经验的全面概括和归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自我情感、价值追求和对外立场,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而有效提升了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整体性、权威性、系统性。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源发性观点与引领型概念,有助于改善中国在国际平台话语不足状态,拓展了中国的国际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西方少数国家掌握着国际秩序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的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后来者”,中国长期处于话语不足甚至失语的境地,表现为“有话不敢说,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懂”的尴尬状态。近年来,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逐渐凝练了自身对国际事务和世界秩序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话语表达的欲望日渐强烈。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西方国家的解决方案难以奏效,世界对中国方案寄予期待,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成为中国拓展国际话语表达空间的成功尝试。

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关于“世界即将走向何处”的方向判断,内含了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和国际合作观。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遭遇挫折的背景下,各国对世界发展不确定性的困惑和质疑增加,此时中国明确作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判断是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问题的答案。这一判断不仅体现了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所秉持的原则,也为其他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引导世界秩序转型走出结构性冲突的困境,促进当前“不确定时代”国家间关系的稳固和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中国方案。中国领导人强调要在“共商”、“共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共享”的世界新秩序,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体现了中国从大国外交的视野认识世界,将自身发展与整个世界共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超越了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而对全人类未来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知及向话语权转化的困境

一国的外交话语不仅能表明其价值判断和政策立场,还能折射出其战略意图、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外交话语的目标是让国际社会认可并转化为外交话语权,即一国通过外交话语获得对他国的感召力、影响力甚至强迫力等。1970年,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在其《话语的秩序》中首次提出了“权力话语理论”,将“话语”内涵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话语”至少有话语、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三重意义。但本文认为“话语”与“话语权”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外交话语并不等同于外交话语权,只有那些获得国际认可的外交话语才能产生影响力,并形成话语权。一个国家的外交话语能否成为指导国际组织实践的原则和决议是检验其能否转化为话语权的标志。如有学者所言,“目前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制度话语权之争,在国际机制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体现了一国的国际话语权”。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但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如何对外传播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可进而形成话语权才是问题的关键。2017年2月,联合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决议,无疑是对中国外交话语的认可,标志着中国外交话语权的提升。从国外学术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和回应看,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仍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疑虑,这反映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的转化还面临着现实困境和挑战。

(一)国际学术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与回应

近年来,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话语的提出并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国外学术界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目标动机、构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作出了不同认知和回应。

1.在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的理解上主要存在经济和政治两个视角的不同观点

有些学者主要从经济维度解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认为这一理念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构想。如有学者指出,构建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经济发展倡议密切相关,借助这一概念,一方面,中国表达了自身作为区域领导力量为周边国家带来的潜在收益,另一方面,这一“强势但不强硬”的理念有助于减少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增长的忧虑。此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表达了中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和维护,中国旨在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确保自身在多边贸易体系中担当引领角色。

也有一些学者从地缘政治的视角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认为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拓展自身在区域安全领域影响力的政策,旨在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对外交往中通过“以经促政”加强和巩固双边关系。中国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是基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共同收益能够增强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判断,其实质是一种将经济发展与安全合作“合二为一”的理念,中国正尝试在经济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目标,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拓展。

2.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与动机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多元的解读视角带来的是对这一问题的多元认知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为其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地区和国际环境,是中国“保持战略机遇期、实现自身稳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学者认为,中国通过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修补与周边国家因领土争端而破坏的关系,消除外部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疑虑。

另一种观点则从中美战略竞争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机和目标,认为该理念是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直接回应。例如,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科尔图诺夫(AndreyV.Kor-tunov)将中国倡导的构建命运共同体与美国的印太战略进行比较,认为这是中美为欧亚地区描绘的两种竞争性愿景。印太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中国取得地区主导地位;而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描绘的未来欧亚大陆愿景,旨在利用欧亚大陆内部力量使这一地区更加稳固,将一个巨大而异质的欧亚空间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是一种从中心向外围的战略。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其对当前国际秩序变革和调整的诉求。在这一视角下,有的学者进行了积极的解读,认为中国无意从根本上变革当前秩序,只是呼吁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被赋予与发达国家平等的地位,在参与和决定全球事务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但也有些来自美国的学者则将构建消极地理解为旨在塑造以自身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挑战等问题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有学者建议,作为一个综合的政治或外交主张,“命运共同体”内涵需要被进一步定义。

也有学者从东亚地区环境的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认为共同体的构建本应依赖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相似的社会经济结构塑造的认同感,但东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多样性及较低的一体化水平,成为构建面临的最大挑战。

还有些学者认为构建的最根本挑战在于自身的“权力赤字”。该观点指出,迄今仍然依赖于通过经济关系来加强政治和战略关系,但这不足以使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建立强有力的政治信任。该观点进而认为,其塑造外部环境和影响该地区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仍然有提升空间。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外交话语权转化的困境

从国外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同认知可以看出,由于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加之历史、文化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原因,国际社会对其理解和认可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获得的外交话语权并没有达到与国家实力相称的地位,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强度与国际话语传播效果不匹配

从外交话语传播的效果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与话语表达强度仍不匹配。一方面,对这一理念高强度的话语表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外文局的统计,“命运共同体”在“英语圈国家民众对中国话语认知度Top100”榜单中位列第95位,而“一带一路”“中国故事”“中国道路”则分列第80、94、98位。因此,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和外交话语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度。

但另一方面,国外专门以“命运共同体”为选题的研究和专题报道却凤毛麟角,对这一话语的论述多是在以“国际秩序转型”、“中国与周边外交关系”为主题的研究中略有提及,相对于其他热门选题,国外学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缺乏系统性的关注和研究根据对国外主要智库和媒体网站的统计,截至2018年6月,只有The Diplomat一家媒体平台组织了以“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专题稿件,许多国际知名的智库尚未发布专门的研究报告,这与国内学术论文及相关项目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也反映了国外的学者和智库尚未把其纳入学术研究的主题。

2.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导向与话语认知结果存在偏差

在当前的国际话语体系下,西方50多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可以说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是现行国际制度体系的“后来者”,但西方媒体却塑造“异质国家”的身份,并创造“锐实力”等概念炒作“威胁”,将中国拓展国家利益的合理行为解读为对现行秩序的颠覆。与长期以来由西方国家倡议并主导的传统国际话语相比,中国外交话语的运用能力及其影响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的话语表达导向往往被西方媒体歪曲,甚至成为攻击的工具,致使国际社会在短时间内难以正确认知这一理念。例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了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内涵,表达了中国人民关于世界未来的美好愿景,但个别西方国家出于对中国崛起及其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恐惧,基于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目标和前景提出质疑。

3.学者在国际平台话语不足甚至缺失,也是导致困境的因素之一

国际学术界是争夺国家话语权的“前沿阵地”,西方国家往往首先通过国际学术平台传播其外交话语,从而占据学术领域的话语制高点。受语言等因素限制,国际话语表达是中国学者的普遍“短板”。近年来,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文研究成果已经汗牛充栋,但由中国学者在国际平台上发表的外文著述却寥寥无几,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平台上处于话语严重不足甚至失语的境地。早在2016年5月,中国领导人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曾指出:“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加强中国的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这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坚实支撑。学术含量高的外交话语更具内在逻辑关联和对外感召力,在国内国际拥有更加广泛的基础,并且有利于不断推进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丰富中国外交实践。因此,改善中国学者在国际平台话语不足或缺失状态,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话语权转化的重要一环。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话语向话语权转化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思想、新理念和新倡议不断充实于中国的外交话语体系,使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日渐完善。“对于任何崛起中的大国来说,确保和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很正常的和必要的,而‘话语权’是实现多重经济和政治目标的可行途径”。但如前文所言,在西方以对抗和博弈为主导的现实主义叙事中,中国以合作、发展为核心的理念往往被西方国家从中美战略竞争、国际秩序重构的视角来解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外交话语目前在多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尚未确立引领性地位,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话语权。因此,中国在推进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和理论建设时,如何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有效地转为话语权,就成为中国大国外交中亟待补齐的“短板”。

在当前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剧烈变动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在大国外交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何对西方的话语霸权及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同认知甚至疑虑作出回应?换言之,如何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转化为能够推动全球有效治理和国际社会合作的话语权?

1.客观认识当前西方国家占据话语主导地位的现实,理性处理西方国家话语反制的必然性,正确对待西方的话语压力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并且主观上重视国际话语权的建设,因而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不仅是众多国际外交话语的发源地,而且凭借其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的优势地位,干预国际议程设置,实现了对国际话语传播的控制,以服务于自身的战略利益。长期困扰我国发展的“中国威胁论”就是部分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打压和遏制中国崛起的典型例证。另外,西方国家还炮制出一系列具有强烈西方色彩的外交话语,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在国际社会强推符合自身利益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意图主导国际话语体系。由此可见,话语权争夺的实质是国与国之间地位、实力的角逐,反映的是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较量。尽管在当前全球力量格局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在快速崛起,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就当前国际话语体系的结构来看,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仍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垄断着国际话语体系,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国家在短时间内尚难改变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主导甚至霸权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一方面要对自身国家实力与拥有的国际话语权不相匹配的事实具有客观的认知和清晰的判断,将争取中国的外交话语权作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到西方国家对中国外交话语反制的必然性。西方国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抵制甚至曲解并不完全是对理念本身所描绘愿景的质疑,而是出于日益强盛的中国可能取代西方国家在世界领导地位的“恐惧”,因此要理性认知命运共同体在赢得话语权过程中即将面临的话语空间争夺和话语反制,正确对待来自国际社会的话语压力。

2.在坚持包容性的基础上,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外交话语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国际上使用和传播的国际话语一般都坚持普遍性原则,内涵和语义要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以便于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但受中华文化习惯从整体视角认识世界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话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些外交话语原则性太强,内涵缺少具体的边界和范围,再加上语言翻译的问题,容易引发国外政府、民众和媒体的误读。清晰阐释并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义和内涵,强化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措施,是获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包容性是其话语权建设的前提。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背后反映了国家间利益的博弈,能够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外交话语,必定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延展性,能够在表达自我利益诉求的同时也要包容其他行为体的利益诉求。当前,以“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外交话语体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体现了这一话语的包容性,是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权建设的基础。

第二,要在坚持包容性的基础上,将对外话语表述进一步具体化。赢得话语权与话语体系建设相辅相成。当前国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疑虑集中体现在对这一外交话语的目标与实现方式上。因此,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述进一步细致化和具体化,是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说清楚、讲明白的关键。具体来说,一是完善相关外交理念的阶段性目标表述,减少和消除相关国家的疑虑;二是补充具体外交议题上的话语支持(如安全领域的安全观,经济领域的贸易观等)三是强化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逻辑上自圆其说,议题上贴近现实,外交政策背后体现的外交理念要具有一致性。

3.进一步推动以制度构建为核心的外交实践,实现中国国际制度性权力与话语权的同步提升

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嵌入国际制度和机制的构建中是提升这一理念外交话语权的有效方式。尽管话语权提升以话语的广泛传播和被认可为主要标志,但外交话语权的建设要避免陷入仅仅关注外交话语传播的狭隘思维,而是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制度体系中,国家的外交实践多是一种“制度实践”,因而话语权建设也离不开国家对现行国际机制的嵌入与改进,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使自身话语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以固化。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实践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亚投行的建设运营为这一理念从外交话语向话语权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也显示出外交政策和外交机制在推进外交理念传播过程中的辅助作用。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外交政策实施、国际制度参与、外交理念推行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中国的制度性权力与外交话语权的同步提升。

4.通过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概念和话语,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建构和外交话语权的提升

对国际社会的“思想建构”和“知识建构”是大国在走向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举措。因为“话语权不仅是字面上的说话权力或者讲故事能力,也是一种通过建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来影响人心的观念性力量”。一国对“观念型”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不仅需要外交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支撑,而且学术含量高的外交话语一般更具内在逻辑关联和对外感召力,更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外交话语权的提升不仅要强调政治性,也要重视学术性。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理论几乎主导了国际学术领域,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都被套用西方理论解读,西方国家的政治外交话语也往往首先通过学术平台进行国际传播。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的社会科学在国际上还处于弱势地位,正如中国领导人所指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此,加强中国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当前,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客观上为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高度重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这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撑。“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从对西方理论的“注经”中走出来,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理论,形成具有自主性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以此为基础,社会科学领域要通过精准的概念、科学的范畴和严谨的逻辑,向国际社会科学地表达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内容,推动中国外交话语权的提升。

结 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其影响的扩大反映了中国崛起背景下国际观念体系和结构的新变化,它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对世界发展构想的系统性阐述,打破了西方理论界在世界发展问题上“大一统”的局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引导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思想体系,更是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的重大创新,是中国拓展外交话语表达空间、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的成功尝试。但外交话语权的提升本质上是一国寻求自身不断拓展和提升的利益诉求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过程。受当前国际秩序转型中结构性冲突的影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国际话语空间争夺已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西方国家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反制正是这一竞争的典型反映。对此,中国首先必须对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权的困境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提升中国国际制度性权力、加强中国外交话语学术建构等方面综合入手,推动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的转化。(有筛选;注释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外交  外交词条  共同体  共同体词条  话语权  话语权词条  话语  话语词条  构建  构建词条  
智库

 历史没有假期,美国却有心事

美国大选眼下仍然如火如荼,如连续剧般选情反转,翻江倒海。随着特朗普锁定提名,共和党内的“反特朗普”情绪已渐平抑。而总统奥巴马已开始告别演出,盘点其内外政策并罕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