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起,世界银行对全球100多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横向比较,并先后发布17期《营商环境报告》,对引导全球投资者预期、促进资本流动起到了“风向标”作用。穆迪、标普、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机构都高度重视该评估得出的结论。对标2019年10月24日最新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各项要求,分析评估我国的主要失分领域,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对进一步优化我国营商环境、提高营商环境评估排名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银行对我国营商环境评估情况
我国营商环境得分与排名取得明显进步。世界银行的评价范围,覆盖了企业从设立到破产退出的全生命周期。2020年评估指标由10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10项,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缴纳税款、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企业退出,由此得出对各经济体营商环境便利度的定量评价。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评估报告,我国总体得分为77.9,较上年提高4.26分;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由上年的46位上升至第31位,继2018年由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之后,我国又往前迈进了15位,进入营商环境先进国家行列,连续两年进入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我国营商环境部分指标失分情况分析。按照全球190个经济体评估指标得分的中值衡量,从营商环境便利度和全球排名两个维度综合分析,我国的纳税、获得信贷、办理企业退出等3项一级指标(见图1,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失分严重,与全球营商环境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纳税。我国的“纳税指标”在全球排名第105位,便利度得分70.1分,均处于全球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世界银行提供的标杆经济体、可比经济体中,巴林(排名第1位)100分,美国(排名第25位)、俄罗斯得分(排名第58位)分别为86.8分、80.5分。获得信贷。我国的“获得信贷”指标在全球排名第80位,便利度得分60分。新西兰(排名第1位)为满分(100分),美国(排名第4位)95分,印度和俄罗斯(并列第25位)80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问题。办理企业退出。我国的“办理企业退出”指标在全球排名第51位,便利度得分62.1分。芬兰(排名第1位)92.7分,美国(排名第2位)90.5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排名第45位)、俄罗斯(排名第57位)分别为65.7分和59.1分。
二、我国制造业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当前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中部某省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企业的融资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仍然偏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利率在7%左右,若加上严格的抵押担保要求,以及附加房产土地抵押登记、工商查询、抵押物评估、会计审计等费用,实际融资
成本高达14%。
另据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全国6000家企业融资成本的网上调查显示,有51%的中小企业反映融资渠道单一,43%的企业反映贷款手续繁杂费用较高,28%的企业反映融资担保和银行服务体系不完善。还有企业反映银行存在捆绑销售贷款,强行要求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保险产品等问题。
企业税收负担有待进一步降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我国企业税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4.9%,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另据OECD数据,在企业税占总税收比重方面,东南亚国家的比例相对较高,普遍在20%-30%,高福利国家的该比例普遍不超过10%。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近似衡量我国企业税收规模,2017年我国企业税占总税收的比例为68%,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此外,从现行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情况看,该政策仅覆盖增量留抵额,并没有考虑存量问题;若企业创业失败办理清算注销,留抵进项税不能向后结转抵扣,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企业的创业门槛;部分生产周期较长的行业企业期末留抵退税比例偏低,退税条件严苛,操作程序复杂,降低了企业的政策获得感。政务服务中的信息服务、信息共享工作有待完善。
一些地方政府的信息服务技术水平和方式落后,服务效能低下。比如,某省正在使用的办事系统有135套,其中属于中央垂直管理的有47套,省内建设的35套,地市自建的53套,不同系统有着不同要求,信息无法共享,“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现象突出。此外,电子证照归集滞后,未形成体系化数据,大部分业务办理系统未通过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调用电子证照,从而制约了业务办理效率。
数据信息互通难、共享难制约着当前各地区政府行政服务效能的提升。部分行政审批程序冗长繁杂。经过多年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我国开办企业需要办理的手续在逐渐减少,并部分实现了网上申报,时间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在开办企业的手续方面,全球表现最佳的新西兰仅需办理1项,我国(上海)是4项;开办企业耗时新西兰仅0.5天,我国(上海)是8.6天。在办理施工许可方面,全球表现最佳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仅需8个程序,我国内地需18个程序;办理施工许可时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69天,我国内地为110.9天。
三、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优化相关财税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首先,进一步加大税费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税收立法进程,重点推动增值税立法,以法律形式固定征税范围、税基、税率、减免税政策等税收要素,继续推进和深化增值税改革,沿着“降税率、简税制、款税基、严征管”的思路以支持制造业发展为重点,将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3%降至11%,构建11%、6%两档税率结构。
其次,实施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无增量退税政策,每半年将企业期末留抵税额给予退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加速设备升级改造;适当提高船舶等部分周期较长行业企业的期末留抵退税比例至100%,允许其选择采用执行出口退税或者期末留抵退税中的一种方式完成退税。最后,对清算注销企业的增值税留抵额进行退还,降低创业失败成本,提升投资者创业积极性。
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步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步伐,实现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首先,应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并通过制度设计、政策调节、监管规范等手段,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其次,支持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重点工业企业转贷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境内外运用新型融资工具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融资,鼓励实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对往年结转及当年新增的担保责任额,按其年平均融资担保额的2‰-5‰给予担保风险补偿。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首先,应创新审批制度,比如实施限时办结制度和项目审批“代办制”等。其次,在审批监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事前告知与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审批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最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用承诺协议书的方式明确主管审批部门和申请人双方的权力义务,让服务成为部门工作的主旋律。在制造业领域,要适度缩短企业获得电力时间和压缩社会投资的小型项目的备案时间。
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主动适应新经济、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需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面电子注册工作。在开办企业和财产登记中推广应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政府管理能力。针对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政务服务平台和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互联的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大力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跨系统的信息数据开放共享和协同管理服务,建立并完善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