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商贸流通业产生了重大冲击,零售业、餐饮业、线上电商企业等各行业经营都受到很大影响,科学预判疫情影响,怎样化危为机,是商贸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判断疫情对消费品市场和商贸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企业开展自救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关注四个方面:
第一,疫情的变化。疫情重大转折关注二个重要方面,一是从流行病学看,一个地区 需要观察两个14天,也就是28天。没有新的病例,预示着疫情已被控制。如疫情不出现反复,湖北以外的地区在3月中下旬,可陆续进入这个阶段。二是3月底到4月这个重要节点,国际公共卫生组织不再延续中国对认定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
第二,复工复业和学校开学的进度。一是企业复工复业的进度。从现在复工节奏看,预计3月底能够实现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大型商业2月底已基本开业,3月份各类商业有望全面复业。二是学校全面开学的进度。课堂教学是聚集性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学生的安全必须绝对保证,学校开学的前提是疫情的完全控制,预计各类学校开学可能要在三月中下旬。
第三,商务旅游的恢复进度。旅游作为享受型、娱乐型、跨区域的消费,恢复要迟于商业。2月底市内公园、旅游景点开始开放。预计3月份旅游景点逐步加大开放,4月份城市周边游加快恢复,5月份跨城市的区域旅游逐步恢复。
第四,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适应程度。消费者随着疫情控制,放开城市管理、放开交通、复工复业、学校开学的进程,消费心理由逐步从紧张、回避转为放松和参与的过程,消费行为有一个逐步恢复正常的过程。
上述因索综合决定着消费市场恢复的进程。与去年同期比较:
2月份将是商业最困难的时段,预计商业的营业收入大致恢复到同期正常水平的10%-20%,以社区消费为主。
3月份进入初步恢复阶段,达同期正常水平的30%-40%,区域消费、目的性消费逐于正常。
4月份进入逐步正常阶段,恢复到同期正常水平的70%-80%,选择性、亨受型、体验性消费逐步恢复。
五一的假期和节日氛围,是消费市场进入正常运营的重要节点,5月份消费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商品消费基本正常,商务旅游消费逐步恢复。
消费品市场以3-4个月的时间逐步恢复正常,这个时间段,与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已经出台扶持企业的政策,时间段也是基本一致的。商业企业要根据疫情的控制情况和市场的逐步变化,合理的安排各项促销营销的活动。
由于湖北以外地区各类商业企业,今年大年三十除夕以前的旺季市场基本没受影响,春节旺季市场的损失主要在除夕以后的1月底和2月份,及3-5月份的恢复期,从1月下旬到5月份,预计商业企业损失的营业收入是两个月左右的业绩,静态计算,比上年度下降15%-20%左右。如果这个预判基本正确,从6月份到12月份,有7个月的时间,企业每个月的销售有2%-3%的增长,就可以挽回疫情冲击带来的销售额损失,这个目标在企业的努力和政府支持下,是完全可能达到的。如果每个月的销售有5%-8%的增长,今年的业绩也会有适度的增长,对很多企业来说,这个目标经过努力也是能够实现的。
如果同17年前SARS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比较,2019年比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8.98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3.63倍,网上实物商品销售已占社零总额的2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8%,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拉动GDB增长3.5个百分点。今天的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更大、业态更丰富、消费结构更合理,消费需求有更大的潜力和弹性,对经济发展承载着更大的责任。疫情过后,我们不能对市场的报复性增长寄予过高的希望。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挥企业的创新精神,通过自救、引导、创新,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很好地挖掘市场的潜力和弹性,实现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弥补疫情冲击市场下降的缺口,实现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积极发挥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同时,消费品市场的恢复和稳定发展也寄希望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市的稳定,有利于消费者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和更好的消费预期。
强有力的政府扶持政策
到目前为止,国、省、市政府各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商业企业直接有关的主要政策有:(1)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2)生活服务业增值税免征。(3)所得税减免。对企业捐赠可全部在税前列支。对企业今年形成亏损的消化年限,可从5年拉长到8年。(4)银行贷款的展期和延期,新增急需的银行贷款。(5)国有资产租金的减免,对其他投资者参照国有资产减免客户租金的,房产租赁税参照减免。(6)小微企业贷款的财政贴息。(7)降低电价、气价。(8)减免职工社会保险金。(9)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省市政府也出台了更多细化的政策,各项政策时效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套组合拳,将有效地降低商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支出和融资困难,减少损失,增进战胜困难的实力和信心,为商贸企业自救提供了宽松的政策和良好的预期。但是商贸中小微企业、个体户面广量大,都是民营企业,缺少高效、便捷与各部门联系的组织方式,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政府各部门的主动服务,也有必要借助各类行业协会组织,确保政策的及时落实,发挥效用。
企业自救战胜困难的对策建议
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相应的方法开展企业自救,怎样才能把疫情冲击作为倒逼机制,当机立断强力推进企业改革创新,企业对市场和面临困难的认识非常重要的。这次疫情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商业企业来说,有三个没有变。
第一,市场的发展趋势没有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市场没有根本性长期性趋势性的变化,反而因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疫后政府会加大对消费市场的推动,强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消费的趋势没有变。受疫情冲击,消费者会在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上发生重要的变化,但品质消费为主导的消费趋势,无论是消费分级,或是消费升级,并没有因为这次疫情而发生变化。
第三,行业的竞争态势没有变。这次疫情是对全行业的冲击,是全行业的急刹车、暂停键,是阶段性的市场暂停。所有企业都面临共同的市场变化,疫情过后,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共克时艰、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是企业、员工、商户品牌三方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应该树立的指导原则。
商业企业复业以后,面临各方面困难,商业企业不能依赖政府,不可能要求政府解决因疫情带来的全部损失。总体上还是主要靠企业自救来化解困难,恢复正常,渡过难关,求得发展。建议采取的对策主要有:
一是全力做好复业后的疫情防范工作。确保员工和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这是市场消费恢复的最重要基础。
二是处理好复业后企业生存和员工生活的矛盾,尽最大可能做到不裁员、不减薪。
三是大型百货和购物中心,都要和品牌商户协商,为商户减免租金,尽力尽心帮助商户解决好用工、促销、资金、调整等困难,与商户共担风险、共克时艰。
四是零售业加大营销力度,及时处置好过季商品、过令商品。
五是餐饮业普遍是中小企业,是商业行业中受疫情冲击损失较大的行业,面临租金、员工工资、食材储存过期、市场恢复慢等各项压力,更需要振奋精神、大力增加外卖和线上销售,加快公筷和分餐制推广等新型服务方式,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勇于创新,战胜困难。
六是关注企业现金流、银行贷款到期、企业间债务到期的压力,积极争取银行支持缓解还贷还债的压力。尤其是现金流只有两个月的大型商业企业,也需要反思过往的投资经营决策和风险防范的制度安排。
七是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的探索。实体商业线上销售难题一直没有解决,在企业自救应急中采取了微信、APP等方式扩大销售,但是要形成有效的线上销售模式,面临着投入、人才、技术等困难,需要加快突破。
经过这次新冠肺炎的冲击和企业倒逼改革、自救创新的应对,商业企业一定会发生四个重要的变化:(1)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从一般的租赁关系转变为长期合作伙伴,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创造市场、共同成长壮大。(2)企业经营环境的空间设计、改造和经营服务,更加符合公共卫生环境的要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3)企业经过瘦身健体,开源节流,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善的企业现金流管控制度。(4)实体商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数字化管理,有更快的探索、更多的创新、更深的推广。深层次的商业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创新,会推动企业在这次疫情冲击中,真正把变成疫情的冲击转变成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层次改革的重要机遇,会实现商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出消费为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