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与这项战略部署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就是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围绕着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及有效巩固成效主题,本文对三省四县422户农户进行调研,重点研究贫困地区脱贫后的成效巩固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一,如何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政策。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后,“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如何继续巩固,住房条件如何维持,医疗、教育等相关的临时性扶持政策如何上升为制度,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如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虽然贫困地区脱贫摘帽了,但是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存在经营主体弱、产业规模小、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等问题,直接影响农民生计。
第三,如何从源头制定返贫干预政策。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未来更多面临的是一种返贫风险的防控,更需要从源头出发制定干预式措施。因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发生变化,必然需要“以防为主”制定相应的防范式政策。
第四,如何解决脱贫人口返贫问题。贫困人口刚刚脱贫,还处在临界线边缘,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因此“脱贫摘帽”只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实现稳定脱贫,即不再返贫。
脱贫摘帽是新的起点
脱贫摘帽是我国贫困地区走出的坚实第一步,但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制度化。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出缓冲期,确保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对于实施效果好且有助于脱贫地区长期发展的政策要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尤其是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相关政策。
完善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体系。对于自然条件较弱、自然灾害发生率高的贫困地区加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强度,降低理赔流程,提升理赔效率,使农户受灾后得到及时赔付,加强因灾返贫的保障力度。
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通过中央财政以奖代补等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保障力度。
提升脱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培育主体。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主体,积极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
二是延长产业链。重点强化对产业发展加工、销售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产销结合发展水平。
三是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脱贫摘帽地区的“造血”功能。加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精准选择和质量提升,重视发展有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加大市场竞争力。
四是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农业多种资源多业态发展路径。拓展贫困地区的发展渠道,降低单链条生产模式带来的高风险。五是要加强劳动力转移、提升劳动技能培训。六是要增强利益联结,达到互利共赢。七是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等。
将低收入人口纳入相对贫困监测系统内,防止新生贫困出现。脱贫摘帽后,不仅要防止贫困户返贫,同时还要防止产生新的贫困,而这“新的贫困”既包括了原有的贫困户,也包括处在贫困线边缘的低收入人口。
增强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战略规划的衔接。充分吸收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成果,并将其融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之中,着力在巩固提升、提质转化上下功夫,同时要注重防返贫、防新生贫困两大问题出现。
项目规划方面着重在生态产业、重大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向相对贫困地区倾斜。
资金的衔接。确保扶贫资金继续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对于扶贫过程中未完成的部分项目应继续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完成,内容要有高度衔接,避免造成“两张皮”现象。同时,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可用于非贫困村,确保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均衡发展。
工作机制的衔接。巩固脱贫地区的发展后劲,通过广泛听取群众和基层干部意见,对政策需求较高的贫困地区或脱贫地区可以相应延长帮扶干部队伍的巩固期;而对于发展条件较好的脱贫地区可以减轻帮扶队伍的投入力量,节省基层干部队伍的人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