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疫苗的研发非常重视,早在2020年春季就已经启动了相关研究计划。作为追踪信息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安邦智库(ANBOUND)始终关注疫苗的进展,我们注意到一些“异常”现象,各家研究机构虽然在争抢疫苗研发时开放,纷纷高调宣布“研制成功”,但在疫苗真正进入试验期尤其是第三期试验之后,中国疫苗均纷纷采取了“低调”的态度,这表明疫苗的研发可能并不顺利。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基于相对薄弱的生物技术基础,中国的疫苗研发要想获得真正“出人意料”的成功并不实际。因此,相对现实的策略应该是,多方寻求疫苗的科技资源,确保中国在疫苗使用方面保持稳定。
基于这种判断,我们的进一步分析聚焦于“疫苗战争”这一概念。这个概念由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从电影《疫苗战争》引入。在2020年夏秋之季,中国国内对疫情的看法普遍乐观,当时中国火爆的“国庆黄金周”耀眼世界,国家召开了抗击疫情表彰大会。社会公众和很多机构都普遍认为,中国抗疫剩下的就是一点点“收尾”工作,最多也就是局部风险了。不过,安邦的信息分析专家的看法与此不同,基于对新冠疫情的研究,安邦的应急研究团队在2020年1月曾得出结论:这是一次长投影的长程危机,不会有很快“结束”一说。所以,陈功试图用“疫苗战争”这一概念来解释疫苗运用与疫情的关系,来解释未来经济与综合国力所受到的严重影响。
迄今,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仍然严峻。至北京时间1月21日,全球累计确诊超过974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08万。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接近25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超过41.5万。巴西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1.2万人,印度累计死亡超过15.2万人,墨西哥超过14.2万人,英国超过9.3万人,意大利超过8.3万人,法国超7.1万人,俄罗斯超6.7万人,西班牙超过5.4万人,德国超5.2万人……东亚虽然整体防疫情况较好,但近期疫情明显反弹。截至1月21日,日本单日新增病例超过5500例,累计病例超过34.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4779例;韩国的累计死亡病例也达到1300例;中国香港近日疫情也出现反弹。
严重的疫情再度凸显了新冠疫苗的极端重要性。当各国难以采取极端严格的封锁行动来阻止疫情时,疫苗就成为各国抗疫几乎唯一的希望。正如安邦研究人员此前所言,围绕疫苗的一场“疫苗战争”正在拉开帷幕。
何谓“疫苗战争”?
简单来说,就是各国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有限的疫苗产能进行的争夺疫苗的博弈。强调“有限的时间”,是指各国要在2021年春天之前抢到足够的疫苗。冬天是新冠疫情的高发季节,到夏天疫情形势将出现缓解。从当前态势看,各国疫情还会继续发展,要想有效地控制疫情,必须在春天之前进行有规模的疫苗注射。现在疫苗问世不久,短期的疫苗分配和购买已有定案,大家要竞争2021年春天之前的疫苗供给。“有限的产能”是指与未来几个月的大规模需求相比,全世界的疫苗产能远远不够,因此各国政府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地为本国多争取一些疫苗。
现在来看,这些前瞻性的判断性分析,都已经成为现实了。
辉瑞公司已经宣布无法保证欧洲的疫苗供应,而欧洲官员压低了声音的愤怒指责也清晰可闻。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国际组织施加压力,也要求获得20亿剂的疫苗,但显然所有这一切的需求,都必须有实际产量的支持才变得可行。从目前辉瑞公司的产能来看,只要时间允许,他们可以满足世界的需要。但关键问题就是时间,因为时间会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对病毒有抵抗力的人,以及对病毒没有抵抗力的人。这种划分,将会形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很多人误解了疫苗,认为疫苗可以消除疫情,实际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陈功曾经向众多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和金融界大腕们解释过这个问题,告知其分析研究报告是基于错误理解而写出来的。疫苗只能是保证被病毒传染的人,抑制人体免疫力系统的“激情”,并不表现出可怕的病症,因此施用过疫苗的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也就是类似“无症状感染者”。而没有施用过疫苗的人,则会表现出严重症状,甚至死亡。不过,接种过疫苗的人依然可能是“带毒”者,他自己的身体虽然没事,但他完全可以传染给别人。病毒是源自大自然的,它永远不会消失,人类只能去适应,同时指望病毒会逐渐减弱(这的确是经常发生的)。
其实,这些都是有关疫苗的常识,不难理解。不过,对于下面的进一步分析,并不是社会公众都知道和理解的。随着疫苗大规模投入使用,实际上将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对于有抵抗力的世界来说,他们的经济和生活是正常的,社会环境可以开放,因为大规模的已接种人群使得他们不惧怕病毒。对于没有抵抗力的世界来说,只能牺牲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采取严格的隔离手段,准确地说,就是社会环境严格的自我隔离,结合经济上的自我封锁。不难判断,只要这种自我隔离状态维持1-2年,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则有可能会崩溃。
从现在世界各国的疫苗接种情况来看,不同国家之间差距很大。据法新社统计,截至1月18日,全球已接种4006万剂新冠疫苗,至少60个国家或地区展开了疫苗接种行动,但90%以上的疫苗接种集中在11个国家。以色列是接种比例最高的国家,他们低调运作,其国民的疫苗使用现在已经接近人口的25%左右,这让以色列具有了强大的免疫基础。至1月18日,美国是接种人口和接种量最多的国家,有1060万人接种了1228万剂疫苗。按照拜登的计划,大规模的接种计划可能很快就会启动,预计今年有可能实现较好的控制。在欧洲,英国的接种量最多,接种了431万剂疫苗。整个欧盟成员国接种了500多万剂,意大利和德国接种都超过100万剂。
令人担忧的反倒是中国,中国实际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由于中国在防疫成就上的宣传比较高调,很早就宣布了“各种成功”。从国际上来看,中国和国际社会对疫情都有敏感的政治化反应,这使得世界科技界不太愿意与中国配合,渡过难关。中国的疫苗供应主要是通过科兴中维、国兴药业以及康希诺几家公司来提供。在进口疫苗方面,似乎只有通过复星集团来购买一定数量的进口疫苗。据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日,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数量已超过1500万人次。接种的人数虽然不少,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500万接种规模的人口比例只有1%,今后的疫苗需求量极大。这可能会让中国在一定阶段内陷入疫苗供需落差的困境。中国政府已承诺对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意味着未来的疫苗需求量极大,供应缺口也会较长时间存在。
所以总体来看,中国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未来状况令人担忧。从疫情的发展来看,目前新冠病毒依旧处于变异和突变相夹杂的阶段。一方面病毒在变弱,无症状感染者的普遍增加就是证明;另一方面突变已经被证明,但疫苗依然有效。由于病毒不耐热特征的存在,再加上疫苗的推广和使用,因此在2021年夏季之后,全球的疫情可能再度减弱,但是否能够得到控制,在2021年冬季不再出现第三波疫情,可能关键还要看“疫苗战争”的结果。从迄今的形势发展看,陈功估计,世界范围的病毒疫情,大概率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交通、交往以及经济往来和社会往来中的不便、阻隔,将会依旧存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世界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已经逐渐从社交隔离为主的社会性防控,转向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疫苗防控阶段。由于时间限制和产能限制,世界各国事实上已经进入“疫苗战争”之中。疫苗接种将把世界分为有抵抗力的世界与无抵抗力的世界,而中国不能只停留在社会性防控形成安全框架之内,必须加入有抵抗力的世界之中。中国巨大的疫苗需求量与疫苗产能、购买可能性、接种能力之间,会造成一定的缺口,可能形成阶段性的困难。中国不能低估“疫苗战争”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