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我知道您以前是经过商战的非常著名的企业家,后来被李连杰先生拉出来“重出江湖”,您觉得可以这样讲吗?
嘉宾:差不太多,虽然有点儿夸张,但基本属实。
网易:您来壹基金的第一个要求是不要一分钱,壹基金的什么吸引了您加入呢?
嘉宾:那时候壹基金的定位、各方面还在摸索当中,吸引我的是李先生的执着和他全身心地投入,在他巨大的感召力之下,加上对壹基金未来发展绝对的信心才决定加入进来。
网易:当时加盟的时候,未来壹基金发展要走什么模式、要打造什么样的品牌,有一个清晰规划吗?
嘉宾:一开始我来的时候有一个定位,但当时的定位不是特别精准,为什么我那么有信心呢,一是国内的环境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人在谈公益,而且更多人有能力参与、奉献他的一份爱心,同时还有李连杰这个超级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人物,而且他还是全身心地投入,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虽然当时定位不是很明确,但OK,没关系,我们先做起来。9月份开始我们经过了差不多两三个月的摸索,后来跟很多专家、企业家朋友,甚至是政府领导们一起聊,在2007年12月份最后定下来,(壹基金)作为一个平台,服务于所有公益行业、服务于大众的角色,推广(慈善)产业发展、推广公益文化。
网易:最开始是做青少年心理救助?
嘉宾:对,我们当时的出发点特别简单,李连杰希望通过他的动作让更多人参与公益,尤其是在中国,希望在未来能够做成一个中国人发起的全球性公益组织,现在说了,全世界发展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中国,但在精神文化方面似乎地位还不是那么突出,所以他有一个伟大的愿景,从这个目标往后推,要看我们要影响的是谁,肯定有两种,一种是金字塔尖的人,一种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人,更让人担忧,那时李连杰来中国做了差不多两三年的调研,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大学生学历很高,但心理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自杀率也不小,北大清华各个地方,经常听着有跳楼的,他非常担忧,所以当时我们很直接地说针对年轻人做心理上的重建,后来做着做着发现太窄了,李连杰这个人和我们三十多人的团队这些人加在一起做这件事,可能我们自己的目标能实现,但对整个行业来说它其实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后来做了调整。
网易:我想典范工程是你们这个理念调整最好的体现了,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创办典范工程是经过了怎样的规划,08年过去了,09年也有一些创新,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
嘉宾:好的,07年底(壹基金的)定位是一个平台,当时我们的方向很明确,希望做一个中介,把捐款人和NGO组织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讲“你们中国人没公益心”,其实讲这个话非常不负责任,咱们积善行德几千年了,中国人想做好事,但不知道去找谁,没有出口,壹基金就想来做这件事,把好的公益组织找出来,把有捐款意向的人找出来,对接一下,同时我们帮助国内组织提供更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中国特色,个摸索一条道路出来,基于这个考虑,琢磨出了这个“典范工程”,在国外也有这样的类型,专门定一个标准,达到我的标准之后对你进行资助,比较大的有(?),我们参照了(?),参照了国际国内很多家,后来决定做典范工程。
说起来,最初我们想的叫“壹基金奖”,想做成公益界的诺贝尔奖,奖金是可以随便花的,比如员工出去旅游,或者有奖金、房金,分了就行了,但后来发现还是不妥,我们的钱应该稍微有一些条件限制,因为我们希望花钱的过程也是给一个机会教育公众、让大家了解、向公众宣传推广公益的过程,所以后来又改了,之前我们在新加坡参加全球公益论坛,他们打电话来说这个奖的名字不好,要调,我正在吃饭,一大桌人,和那些人讨论国际形势啊什么的,要我赶紧出来,因为要报,要批准,去年报得很大,请了七百多人参加我们的活动,后来我当时想“叫典范吧”,就那么五分钟,一个影子,我跟李连杰说,李连杰就说,“典范不错,挺好挺好。”
我们第一次做的时候是保守的,说实在的应该是一年筹备,但最后就两个半月,06年底12月份定位了,正准备撩袖子干活就雪灾了,当时在15个省,我们跟电台联动,送温暖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雪灾刚完,刚要调整一下又是地震,再弄地震,又接着是奥运了,啥也干不了,一直到9月份才正式动,我们是两个半月内才把活动现场等各个方面筹办完成,在整个规划中,比如救雪灾、救地震的同时,当时我们拜访了二十多个国内、香港、台湾地区的NGO,比如贝恩等,他们帮我们评估体系,我们在忙的时候他们也在忙,然后赶紧规划出来。
去年比较保守在于几个方面,一是评估标准比较谨慎,基本以国内之前一些公益行业内的意见为主,同时也本着一个原则,宁可保守点,错过一两个好的,但也绝不能犯错。其实去年我们看了几个相当不错,大家都非常喜欢,包括网上三天网评,14万点击率,那几家都不错,但后来还是为了打安全牌,就用了保守的打法。加上评委也全部来自于公益界,用钱特别保守,100万必须全花到项目里去,一分钱都不能用于其他地方,比如员工培训,卡得很死。在去年那样的情况下,最后只评出了七个奖。
当然,去年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在现场的知名商业风云人物,有那么两三个跑来对我说,太感人了,刚才去厕所掉眼泪了,没想到中国就有这么多好的NGO,他们跑了国外很多次,都想去国外考察,但不知道中国有这些人,他们觉得非常感人。当时是由鲁豫主持的,她也是我们的义工,每次活动她都特别支持,这次也是,说没想到有这么多,她也算是参与我们活动比较多次的了,效果非常好。
今年我们有几个调整,第一,在评委的方面,我们希望多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一方面增加了律师、会计师进来,同时我们也增加了媒体,因为典范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它可以让大家了解有这么多公益组织在,同时也让人明白壹基金就是干这个的,很多人说,你干什么呢?说半天也不明白,因为具体你是帮孩子、帮母亲水窖什么的,一定得有个事儿,但问题是我们是一个平台,一个支持机构,超前了这个市场三五年,要对别人解释起来比较,所以现在我们就以典范工程作为推广方向,这样大家就能明白,壹基金就是做这件事,典范工程就是帮NGO组织,所以我们把媒体引入进来,大家可以多参与,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告诉给我们、告诉给大家,因为媒体有很多想法嘛。
第二,我们在里面加了一块,未来之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突然发现有非常多的年轻人很想做公益,很多草根组织就是这一两年出来的,可能天时到了,很多人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人我们帮不帮?原来我们定位“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后来定位壹基金做锦上添花,因为我们要把榜样带动出来,但后来看到,我们觉得如果能帮的话还是应该帮一下,因为他们太需要帮助了,如果热情之火一熄灭那就麻烦了,人一旦没信心,这事儿就悬了,所以我们决定还是要鼓励他们,就加了一个“未来之星”,如何帮助这些小NGO组织,就在今年加入了“未来之星潜力典范”,为了避免风险,不能给他钱了……
网易:机制不一样。
嘉宾:对,机制不同,我们可以送你去培训,给你一些机会交流,甚至给你人,给你提供软件……就是不给钱,扶持他们一把,这是第二块,对这些比较小、刚刚起步、未来的公益领袖们的(支持)。
第三个变化是奖金部分,刚才说了,其实那不叫奖金,准确来说叫“资助金”,过去的资助金卡得非常死,今年放宽了,原因也是这样调整下来大家很辛苦,因为所有捐款人都看终极受益者,但帮助这些受益者的中间从业人员没有很多人注意,我们见到太多了,十几年来就是几百块一个月,家都没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做公益,影响力很大,但他们自己连房子都没有买,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有孤独症的孩子们、有问题的母亲们……当然以女性居多,她们可能比较感性,这种奉献精神无论如何都是让我们非常钦佩的。
所以今年我们把条件放宽了,不是让她去买房,而是可以拨一部分钱过来做培训,比如她想学一门外语,想提高技能,那为什么不呢?如果这个钱没有人捐,她是没有预算来做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对此做一个调整。所以今年的钱是一半一半,一半做项目、一半来支配。
网易:比例达到50%。
嘉宾:对,你要做什么你就告诉我们,我们来看,当然如果太过分了那就不行,因为这些钱是纯粹的、100%的,24K金的公益人员。这三个是比较大的调整。
当然,今年我们在评选机制上也把网评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还有一个评估,去年因为时间关系来不及派人去前线看,今年会有专门团队去公益组织里看(项目)到底(落定没有),有了更加完善的配备。
网易:刚才您这一串的解答把很多我特别想问的问题都包含进去了,我还想再问一下,刚才您说到了给他们自由支配的金额是50%,好象去年是20%?
嘉宾:这个后来没有了,去年是15%,很少。
网易:我所知道的很多NGO组织从基金会拿过来的费用,(基金会)都是希望能够100%、80%等很高的比例投入到项目中去,给他们作为行政和自由支配的钱非常少,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怕他们滥用,但壹基金真的很多时候都是反其道而行之,你给了他们,甚至达到了一半对一半这么高的比例,怎么控制(防止滥用)?
嘉宾:别人放那么低的比例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控制,我们有两个控制方法,一个是由德勤、毕马威这样的事务所来审,必须要审他们的财务,每一轮拿到我们资助金的人都会派代表过来,我们请德勤的人过来一起开会,在这个原则下使用,包括(出行)尽量坐火车等规定……
第二,我们专门有一套班子,去项目上查你,因为项目是人做的,如果人做了假帐你也查不出来,只要把帐做平就行,但我们有一个专门团队,这帮人全是具有商业背景的精英,他们对于查项目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了,比如你说我这钱本来是用来给员工做培训了,十个人,每个人一万块,那这钱花哪儿了,你开出证明来还不算,还要去培训机构核实,去查查是不是有这几个人,他们是不是都来了,来了以后是不是都坚持了,还是中途退钱了,这些都会查,当然是抽查。还有,之前我们一再强调,我们选择的是机构,这个机构是典范,认为这个人能够做这个位置,那对这个人的人品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考量,在之前整个评估过程中对组织领导发起人的公信力、愿景、激情、能力各方面已经评估了,然后再评估这个组织、他带的这拨人是不是专业的公益人才,是不是有完整机制。
应该讲,起码参加评估的机构是非常值得大家信任的机构,有了这样的机构,再加上财务监管和项目监管两块上去,那风险已经降到最低了。
我们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媒体,为什么典范要有媒体参与进来呢?每次评了谁我们会向公众公开,同时请媒体定期跟着我们参观、回访,一旦和媒体建立了联系,不用我们说,他们自己都会去,巴不得挖出点东西来有点写头,那他们自己也会害怕,也不敢,媒体是多么厉害的舆论导向啊。
在整个过程中媒体都会参与,告诉大家怎么花的,再到第二年典范工程上做汇报,全部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就能够相对保证,当然永远没风险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把能做到的全部做到了,即便出了问题我们还是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因为这些人太需要别人关注了,没有他们的话,怎么把钱花出去呢?不能只是看个人,不能大家一高兴一激动了都扛着钱袋去老少边穷地区去吧,这不现实。
网易:我刚才也看到了你们典范工程的比例,有几个评价,其中有一块就是财务透明,占了20%的比例,在评价的时候之前也会考量好吧?
嘉宾:没错,是全方位的考量,我们从公信力、可持续性发展、执行能力、专业度加创造性这五个纬度来评的,每个纬度里都细分专项,比如专业度里有会不会做宣传,怎么筹款、有效性多高,细分了很多条,非常专业,做了一年呢,你想,那么多专家加在一起有几十个,消耗了将近大半年时间做出来的。
网易:我看到其中比例最高的,占了25%的是“影响力”,结合以前很多采访,李先生和您都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专注于如何做得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可复制性,有这样一些名词,在您看来,壹基金作为中国NGO组织的领军人物,它的专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嘉宾:首先壹基金一上来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公益组织,而是当成公司一样运营,我们经常会说“我们公司怎么样……”可见NGO融入到公司机构里……
网易:跟您也有关系。
嘉宾:也有关系,因为我觉得它必须要像一个公司一样运作,唯一差别是以公众效应、大众利益为目标,而不是以挣了多少钱为考量,所以壹基金的整个文化进来就感觉像公司一样,这是第一。第二,具体来讲有几个方面,明确的有公司文化,其中一个就是“管家精神”,分享、学习、正直,这些都会坚持,“管家精神”就是体现了我们的专业度,一般人不会想到为什么叫管家呢?因为我们虽然像公司一样运营,但这个钱不是我们的,我们运营的是所有一切,运营的是爱心,是大家的爱心,我们运营的是钱,但钱不是咱们捐的,而是大家爱心捐出来的钱交给我们,我们被他们信任,所以来管理,要把钱管好。在这部分你也会看到,我们用公司运营的模式,但融入了公益的内涵。
另外,我们三个办公室都有明确的分工,整个管理架构、人事架构的各个方面,比如有公关、市场、业务、财务……完全按照企业运营的方式来架构。财务也是一样,就更加专业了,我们招来财务人员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先学习法律法规,2004年公益基金管理条例、非公募基金会怎么管理、公募基金会怎么管理,学习慈善行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之后必须要和德勤、毕马威、当地税务局了解这些最新的东西。基本功打完了,OK了,他才可以过来就位,我们有很严格的内部财务审计流程,多少钱以上谁批,比价还非常严谨,不是由一个部门比价,可能是三个部门跨界比,为了员工的专业度,甚至还经常让员工换地方工作,比如上海到北京、北京到成都……以前也曾经有过“什么是公益”的培训,但后来没办法,实在太忙了。我们的DNA里已经有这个架构了,在执行、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又都有所体现,在每个月例会上我们一直在推广,比如要投几个地方,多少万人发一张卡,通过这张卡,每个月可以很方便地捐出一块钱,同时我们跟这个人也建立了直接联系,可以把我们要推广和影响的信息传达给他,告诉他现在哪些组织相当好、哪些新的法规出台了,哪些地方你可以去参与一下,做点事,我们都可以和他们建立联系,建立基因库,同时我们网站上所有会员的身份认证都和安全部挂钩,一定要确保安全,让国家放心,因为做的是一件大家的大事,所以(要求安全),你从各个方面都会感到我们和其他基金会不一样的地方。
还有就是工作时间,我们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到晚上两点钟,昨天晚上一点钟我们还在开会,网上讨论啊什么的,虽然是在家里,有的少数组织可能下午四五点钟都没人了,我们这里晚上七八点钟都有人。
网易:基本上就是一个非盈利、专业的NGO慈善基金投资公司?
嘉宾:对对对,有点儿像这个(性质),公益创投嘛(笑),但我们不是创投,我们做的还更多。
网易:您觉得整个壹基金这样的运作模式可以复制吗?李先生可能在这里面起了很大很大的催化作用,帮你们在短时间内筹集了很多基金,赢得了社会地位和大家的承认,如果其他人也想筹办这样性质的平台,请您给他们一点建议吧。
嘉宾:很难复制,比如我们的COO,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他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在海外有20年的经验,然后回国,很多大基金会抢她,她原来也是商业上的女强人,那些基金会给她的工资比她现在拿的多一倍,但她舍掉这些来到我们这里,是为什么呢?壹基金一定有它的特别之处,如果它那么容易被复制那就不是这样了,之所以难复制是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像李连杰这样的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华人,有这样的高度来推广,并且他还玩了命的推这件事,为什么我会进来,你看,要么我就经商了,有很多机会,要么我就闭关休息,求得自己清静自在,怎么会这样拼了命地做,不拿钱还在这儿拼命吆喝,都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这样一个领袖人物的出现,让我们的愿望找到了渠道实现出来,这个力量非常大,它是一种化学作用,这些力量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哇!原来可以做成这样,可以帮助那么多人,这么有效果,会越来越有动力往下推进。
中国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华人,非常多,但是除非满足以下这些条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华人、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具有全球化视野,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是在用他的所有能量做这件事,如果这三者他都能达到那就可以,很简单,再找一拨像我们这样的人来做。很多人都说,你们是不是佛教基金会,我说绝对不是,但也有点儿像,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相信公益是必须要做的,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我们的员工没有要求,除了我和李连杰以外大家都不是,为什么总有个原因吧,就像当时打仗时,董存瑞炸碉堡,为什么他会牺牲呢?为什么他有这种精神呢?是因为一种信念,因为我们该做了,如果我们不做,等着子孙后代来做,那就会有一种负罪感,必须得做。
网易:未来呢?
嘉宾:他一直是,永远是,李连杰壹基金,不管我们再怎么做,过一两百年我们都化成灰了,壹基金的价值观、信念和理念还是会一直贯穿在里面,因为这就是一个朴素的价值观,我们身为人,应该互相帮助对方,全球一家人,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价值观,它会一直贯穿始终。
网易: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特别感谢您。
嘉宾:谢谢你,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