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广州召开,由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发起的广东环境伙伴计划(GEP)正式启动,GEP是中美两国政府与私营部门间的合作,合作方包括通用电气、花旗集团、Honeywell、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公司等大企业,以及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私人基金会。政府方面的合作伙伴有中国国家与省级的环保部门、美国环保署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
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推进环保的需求,让广东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找到一些有效提升环保治理的经验与技术,而这方面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达成。显而易见的是,国际环保合作已经从政府间的合作开始逐步走向了更多的政府-民间、民间-民间的合作模式。多层次的环保合作源于环保问题的特殊性,它需要更多的民众与民间机构有序参与。
发展环保的低碳经济,对于工厂和企业主们来说,并非意味着巨大的、额外的成本。真正的问题可能在于,这些工厂和企业主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获得环保的相关技术。那么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环保NGO们来起到引导与纽带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共同合作,把一些清洁技术,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带入需要这些技术的工厂。这次论坛的参与者们包括官员、专家以及NGO人士考察了深圳观澜的一些发电厂与陶瓷厂,认真了解它们对于某些环保技术的需求(比如发电厂急需的是一种余热收集技术,将发电余热进行收集以后可以用于其他取暖设备),以决定应该提供什么专家进行合作。
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也是环保在社会层面有效推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包括两种社区建设与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一些现有社区的基础上,将环保技术与环保理念带入社区建设,包括社区内一些工厂的技术改造、在社区建筑方面采用环保材料等等。另一种模式是,从一开始建设就将环保理念融入进去的,比如四川灾区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社区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一开始就强调环保与发展并重。这种社区建设模式无疑可以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坦率的说,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并不只是建几幢采用环保材料的大楼,或是改造了几个工厂的技术,又或是多建了几个美丽的生态公园。除了这些,它更应该注重社区内的民众参与与民众环保意识的培育。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深层次含义在于,需要社区内民众有一定的、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将自己的需求反映出来。所谓“建设”,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规划,更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区民众的需求反映。只有将二者很好的结合,社区建设才能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无视普通民众的需求与环保智慧是短视的行为。ISC的会长高林德先生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同一件事情,从而建立一种共识。
而民众参与可持续社区建设的过程,也将是提升民众环保意识的最重要“课堂”。民众参与社区建设的讨论,提出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经过一定的协调,大家才会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环保与可持续。在同美国国际开发署亚洲地区办事处主任Olivier Carduner先生的交流中,他告诉笔者,在社区的规划方面,国际开发署非常重视征求当地人的意见与需求,主张他们提出自己合理的需求,大家的想法又互相碰撞出其他火花。而当地政府也不应该只做面子工程。当地的领导与官员在其中需要起一个协调的工作,其工作要让大家都感觉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倾听,然后再进行协调,这样才会更加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层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将对环保的推进起到很大作用,这是因为环保能够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而这个示范效应将是多层次的,并且会展示一种层层推进的力量与动能:首先,某地一个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可能会对该地其他社区的建设起到正的示范效应;其次,一国内某地区的环保领先可能会对其他地区形成正面的示范效应——美国佛蒙特州前州长Madeleine Kunin在任期间,帮助佛蒙特州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环保和提高能效方面成为了美国国内的领导者。Kunin女士认为,如果一个经济奇迹可以从广东省产生并带动全中国,那么一个环保的奇迹也将可能会在这里发生并起到带动作用。最后,世界上某些国家的环保推进会对其他国家形成好的示范效应。正如Carduner先生所说的那样,GEP代表了中美如何促进合作的一个范例,这种共同解决地方性问题的合作具有全球性含义。并且,未来中美也可以用自己成功的环保经验去帮助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