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吴黎黎
联系电话:6403493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46号E座309室
邮箱:wulili@bjchp.org
网址:www.bjchp.org
简介: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旨是帮助社区居民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目标群体主要是儿童、大学生、艺术家和建筑师、律师、旅游业、媒体、社区领袖和政府官员。核心能力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法律和政策等方面。
主要工作领域包括三方面:
公民社会建设—— 力图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意识,并为社会提供知识和工具,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因为人民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
少数民族文化复兴—— 动员并帮助少数民族复兴自己的文化,恢复民族自尊心。
媒体动员—— 与许多国内外媒体合作,帮助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提高对此类问题的敏感度。
相关项目:
Ø 勐马档案
这是2005年-08年间,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云南省孟连县勐马寨进行的一个少数民族项目。资助方包括澳大利亚使馆和泰国的詹姆士汤普森基金会。
此项目动员并帮助村民记录自己的尊贵传统,恢复少数民族的自尊心。
产出为中、傣双语的书籍《勐马档案》,内容完全是勐马寨人自主完成。此套书获得国内、国际各界高度评价,包括少数民族专家、生态博物馆专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仅出版5000册,其中大部分由勐马寨人、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珍藏。
Ø 老北京之友
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北京这样具有无穷的历史魅力,但在近一、二十年城市改造过程中,北京旧城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破坏。为了对保护我们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启动了“老北京之友”项目。
项目的目的:通过志愿者的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从宏观政策上探讨北京老城保护的得与失以及可行的一些对策,并通过适当方式把这些对策提供给决策者和媒体,以推进对北京老城的保护。
项目的执行周期:从2006年9月开始,这个项目进行至今,一共进行了三期。每一期都是从当年的9月份开始,到次年的6月初,也就是“文化遗产日”之前结束。在两期项目之间的几个月,我们都用来对项目执行进行评估,和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总结。
“老北京之友”一期是CHP与“that’s Beijing”杂志社联合发起开展的,主要工作是通过70余名志愿者的实地调查,对比已颁布的北京旧城相关保护法律法规,考察什刹海等八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法规执行情况。最终根据调查结果及其他相关工作成果撰写成评价报告递交给政府部门。
延续一期的工作方式,在2007年9月开展的“老北京之友”二期工作中,CHP对100多名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和分组,继续对北京旧城现存的胡同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和保护状况考察。志愿者在旧城的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胡同,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外的胡同保护现状的调查。设计了两份调查表,分别适用于这两个调查阶段。调查表内容分为基本信息、与保护相关的信息、居民访谈三个部分。志愿者在调查基本数据的同时拍摄了大量胡同相关照片。除此之外,作为二期报告的内容,还汇集了这期间对于西四北项目、前门项目和市政府修缮胡同四合院等事件的关注和评论。
“老北京之友”项目的内容之一,是组织并培训志愿者对北京老城的保护状况进行调查,结合其它调查成果,独立编制北京老城保护状况的年度评价报告。此年度评价报告于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向社会各界公布,并专函提交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
Ø 传统四合院修缮培训
目前,在北京旧城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四合院改建场景,这其中既包括政府部门和开发商主导的对公有传统四合院进行的改造,也包括部分私人产权房屋出于改善居住环境或是投资等多重目的进行的传统四合院改建修缮。
但是由于对四合院审美和历史价值认识的差异,对房屋功能性的不同追求以及现有材料,技术及施工人员的限制,私房的改造不同于政府出钱对公房和单位自管房进行的改造,处于一种缺乏管理与引导的状况,部分居民因此把老四合院改造得不伦不类,不仅使自己的房产贬值,而且使传统街区的风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目前传统街区中还缺乏一种知识传播途径及交流方式,可以把严谨的建筑学知识普及到有改造需求的居民家中,并且能够对实际的改造过程提供技术,样板等实质性支持。为了建立这样的知识传播渠道,也为了让大家,无论是居住在四合院里,还是作为观赏者都能够享受到传统建筑的美感和历史价值,CHP启动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修缮培训项目”。
项目活动主要遵循着居民调查——编写传统建筑修缮手册——开展培训的脉络进行,所有的步骤都会和志愿者一起合作完成,这些志愿者既包括建筑等方面的专家,也包括任何愿意为保存传统建筑风格投入心力的朋友们。
我们希望2008年底项目结束时,可以在以下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让“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从可持续的角度发扬保护传统建筑就是保护居民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之源的观点;
鼓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生活需求积极寻找与外界的协作之路,增强其自主解决居住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心声。
我们的项目同时进行下列活动:
建立建筑师交流会模式,在专业人群中倡导汲取传统建筑美学及实用性价值的理念;
拍摄关于四合院改建试点的纪录片,保存真实的改造过程,并且发掘居民与住所之间感情建立与维系的历程。
特别鸣谢德国伯尔基金会为本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感谢思拓者,爱思创新,自然之友等非政府组织的大力协助。
Ø 文化小径
我们在老北京城的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里,选定十条文化小径。每条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步行时间。各路线上有约十个“文化点”,是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特色的建筑、人物故居、历史事件发生点。您可以带着我们为您准备的文字和影像资料,步行在小径上,感受人文氛围,贴近文化点的底蕴。我们相信,相互了解是建立信任、巩固情感的第一步。造访文化小径后,某一栋楼里曾发生的爱情故事,某一街区曾有过的风华,某一空场上曾起过的万丈高楼,都将成为您和老北京之间丝丝缕缕的联系。
“文化小径”是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三里屯瑜舍酒店合作的项目。项目进行时间从2008年九月到2009年八月,为期一年。我们希望帮助民众以活泼生动的方式了解文化遗产,启发民众保护老北京的热情和支持,并传播知识,以提高文保意识。
在项目实施周期结束时,我们产出的目标为:约十条“文化小径”,与相应图片。
普及形式:
地图折页:清楚标识出各个文化点以及各点简介。以便于携带的地图为设计理念。以图片叙事,文字相对精简。
网站:项目执行所撰写之全文上网。每个点配合相应图片。
书:将地图和全文集结成书。
以上出版品以中、英文双语出版。
Ø 从江档案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年4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签署了“从江档案项目(第一阶段)合作协议”。该项目是西班牙政府“千年发展目标成果基金”交由联合国八个机构联合运作的“中国文化与发展”大项目中的一部分。CHP挤身国家级项目,是众多参与此项目合作的国家部委、协会、科学院等大机构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民间NGO组织。
“从江档案项目”的宗旨是:认识到“文化”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文化敏感的方式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强调人类文化遗产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必要性,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的必要性一样。
正是CHP“傣族传统文化复兴项目”的最终产出《勐马档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专家的高度赞赏,由此获得此次合作的机缘。“从江档案项目”将延续勐马的做法,以当地人参与,自己整理记录自己的文化遗产的方式操作。以期在过程中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觉,文化敏感,和民族自豪感,并最终产生原生态的、生动且较完备的《从江档案》。(此项目的最终产出期为三年2009-2011)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与湖南、广西接壤,主要有苗、侗、瑶、壮四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唱侗族大歌蜚声世界的小黄村;有号称“最后一个火枪手部落”的岜沙原始部落,还有六十年自然人口增长为零的“中国生育文化第一村”占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独特。
Ø 阿尔村羌族文化保护
在少数民族文化复兴工作领域,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经成功完成了“勐马档案”项目,包括出版物《勐马档案》在内的项目成果得到了出资方和国内外许多朋友的好评。
由于“勐马档案”项目较好的方法和产出,“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子项目“从江档案”项目,由联合国委托我们负责实施。“从江档案”项目目前正在贵州省从江县顺利开展。
我们正在开展的第三个少数民族文化复兴项目,即“阿尔村羌族保护项目”,它由美国国务院委托我们负责实施,项目地点就是著名的汶川县阿尔村。
根据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美国国务院签署的协议,这个项目围绕“帮助阿尔村村民保护阿尔村的羌文化”这个宗旨,要在2010年底前完成以下6项具体产出:
1,修复由于地震而损坏的一处“村塔”和一处“村庙”;
2,编制一部记录羌文化的汉文书籍;
3,灌制一张与上述书籍配套的CD,用于记录羌文化的有声部分;
6,以“阿尔村羌文化保护”项目为实例,编制一部组织、实施类似项目的培训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