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承蒙台湾群我伦理促进会邓佩瑜秘书长推介,获赠国际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著《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中译本。因而,对书中提出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应建立“拥护群”(Constituency)的意义与必要性有所了解。当时,曾边读边做阅读笔记,以便在讲课和讨论时参考。此后,据所知,除少数国内刊物曾对“拥护群”问题作过简介外,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中,对“拥护群”建设似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近日,与非营利组织友人交谈中,再次提及建立“拥护群”在当前形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现将当时的读书随笔稍作修正,供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参考。
少依靠阔佬,多依靠“拥护群”
非营利机构是造就公民社会的主流,是点化人类的媒介。当前,民间活动澎湃,民众与个人参与社会活动与非营利组织的意识抬头,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基金会与协会成立。它们(都需要)获得社会与民众的支持,因而,建立“拥护群”是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和使命,就是迎接改革内部创新的挑战,这也就是需要建立各种各样“拥护群”的原因。基金会的作用,就是要把捐助者、受助者转化为贡献者(Contributors),从而使他们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拥护群”重要成员。基金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拥护群”的支持性机构。推动非营利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就是拥有广阔、坚固而可靠的“拥护群”。
人力发展(People Development)必然是以“人”为主体导向,发展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激发人的潜力(Potential)上,而非放在物质(包括资金)或组织本身上。建立“拥护群”就成为非营利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动非营利事业前进的力量,就是拥有广大而可靠的“拥护群”。要想发展这样的基础,最好就是从本身的赞助群中做起。“拥护群”支持非营利组织,是为了自我实现。因而,建立“拥护群”的长远策略,就是寻求培养更多为了“自我实现”的赞助者。
从长期看,非营利组织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组织不同的特点是:更少地依靠有钱的阔佬,而更多地依靠“拥护群”。
志愿者是最重要的市场
非营利组织亟需透过服务的人群——即“拥护群”,为自己设下特定的目标。对“拥护群”来说,强调的焦点是以“使命”为主。
非营利组织的首要任务,也是最艰巨的工作,就是建立自己的“拥护群”,并使“拥护群”同意机构长远的大目标。这个长远的目标是整合来自各方面的关注。这也就是将所有“拥护群”的理想整合在一起,即整合“拥护群”的目标为自身的使命。找那些铭记在心、不轻易被打动的人作为“拥护群”的成员。他们支持本机构,为的是实现自我,这才是基金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对于非营利组织或基金会,志愿者是最重要的市场。建立起庞大的志愿者团体,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做基金会发展工作时,对会员要动之以情、服之以理;同时还要尝试建立与他们彼此间的持续性关怀。非营利组织的特殊使命,决定了他必须仰仗志愿者的协助。因而,就需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各式各样的“拥护群”。
要是基金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群众的组织(拥护群),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建立共识、彼此间的拥戴之情和在心灵上共同的满足感。
要先知彼,才能知己。要想出点子去吸引大众,并建立起基金会的“拥护群”。在非营利组织的机构管理中,不仅要训练员工,使志愿者受训,还要找出那些希望改革、相信改革、又执着于改革理想的员工和志愿者,以形成“拥护群”的中坚力量。
董事会需要起重要作用
让大众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就使大众变成了“拥护群”的成员。非营利组织就是要面对不同的群体。营利与非营利组织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后者拥有多重的“拥护群”。所有非营利组织都应拥有多重的“拥护群”。董事(理事)、员工、志愿者、社区民众、捐助人士、政府有关机关事业和受惠者,都是“拥护群”的成员。
“拥护群”的为首者,就是组织本身的董事会(理事会)。旧式的董事会(理事会)只对本组织表示赞同而无行动的做法已经不够了。董事会(理事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吸引志愿者加入组织,建立各式各样的“拥护群”,促进募款和基金会的发展工作。
好好培养与捐助人的关系,同时将其纳入组织(“拥护群”)的整体发展计划之中,使捐助者对你的计划有归属感。要领导捐助者与慈善机构共进退,想办法提升他们对组织可能做的贡献,同时也让他们分享机构的成果。
费尽心力,建立一个巨大而富有成效的“拥护群”,也许要花费十年至二十年,但可能,这就是建立“拥护群”的典范。
(整理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