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二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对外发布了即将在10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非公募基金会年会的相关信息。
2008年底,国内8家非公募基金会为促进非公募基金会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同发起了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第一届论坛已于2009年7月举办。经过一年的发展,论坛步入常规化,而且关于论坛的具体运作也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如论坛主持的会议规则、以及设立了秘书处来协调论坛的日常活动。
与上一届年会相比,本届稍有一些变化。作为本届论坛轮值主席之一的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劲指出,一是设立了双轮值主席来负责协调论坛的日程和工作,而且将参与主办的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增加到了13家,同时也尝试设立论坛秘书长来负责日程的论坛活动。此外,该论坛的组委会会议决议采用多数表决通过等形式通过,并要求论坛秘书处执行。
发布会上轮值主席单位透露,本年度的论坛年会将围绕“内部治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届时,论坛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委托的4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来完成的《2009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治理》、《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和《中国非公募基金会项目案例研究》这3篇调研报告也将一起亮相。
第一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在撰写过程中,由于一些非公募基金会信息公开不主动而遇到一些困难。在本届论坛的调研中也存在。但李劲表示,总体要比去年要好。由于议题比较清晰,所以内部治理和信息披露指南这两块内容上比较容易获得。
而在案例研究上则不是特别顺利,轮值主席单位对此表示“这些案例研究深度是参差不齐,有一定的深度,但没有达到预期”。对此,李劲直言非公募基金会要诚实,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而作为本届论坛的另外一个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的副秘书长赵华女士,则指出这些案例研究,不仅要正面反映基金会的信息,也要反映这他们的负面信息。尽管存在一些难度,但赵华表示,这些案例研究只能做到“真实反映我们力所能及可以搜集到的信息。”
此外,由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中心的康晓光教授执笔的发展报告中,从内部治理的角度对基金会进行了重新分类,不再以面向特定与否的公众进行募款来分类。但如何分类及其分类内容,发布会上轮值主席单位并没有透漏更详细的内容和细节,故值得关注。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10月底的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与会者参与和讨论的议题,并不是事先决定,而是由到场的与会者采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哪一个话题更值得去讨论。李劲介绍,此次论坛的前两个半天的话题讨论更为开放,让更多的参与者发声,故借用达沃斯论坛的形式,从15~20个话题选取其中的5~6个来加以讨论。后两个半天的话题则集中在非公募基金会与NGO关于差钱与否的对话,以及非公募基金会扮演的社会角色讨论上。
此外,在对媒体发布会上,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主办机构还进行了一次联合赈灾行动,为舟曲、丹东等地方的受灾群众,送去吃穿用的过冬物资。发布会现场,论坛主席单位还与前线发放物资的多家基金会负责人以及当地的政府领导,进行了电话连线,了解灾区的受灾以及物资发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