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微公益”免费午餐盼政府接手 折射慈善制度缺失

  在此之前,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3月9日,看到央视《今日说法》有关贵州黔西县红板小学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离家较远等原因,2/3的孩子没午饭吃的报道后,梁树新和他的微计划团队迅速萌生了一个想法--在淘宝网上义卖虚拟爱心午餐,帮助吃不上午饭的山区孩子们。同一天凌晨,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向自己的20万粉丝发出号召:"我们开始在做(免费午餐),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做,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就有一顿饱饭中餐了,像印度孩子一样……"这种新型、便捷、无门槛全民都可参与的"微公益"迅速得到了网民与爱心人士的参与和支持。

  23天之后,贵州毕节黔西县中建乡红板小学的205名学生和花溪乡沙坝小学169名学生先后吃上了"丰盛"的爱心午餐。短短23天,梁树新与邓飞等人似乎找到了破解"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困局的路径。(本报4月7日曾做详细报道)

  然而这仅是开始,虽然邓飞、梁树新目前对免费午餐计划都信心满载,但淘宝公益网店义卖免费午餐的形式并不能解决"黑户身份",以私募身份运作公募基金,并不能绕开政策设计的瓶颈,同时还存在着法律与道德的双重风险。

  "由于个人没有募捐资格,不能发起公募,所以微公益行为只能看做是社会上的互帮互助。"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慈善管理处处长郑远长

  "把公益捐款100%用于项目本身,不从中扣除任何费用,执行项目过程中所需行政办公成本,将进行专项募捐,从而使公益项目捐款和行政费用筹集清晰剥离。"--梁树新

  "免费午餐虽然现在得到了网民的支持和响应,但是这个盘子太大,不是几个基金会所能够解决的。"--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震

  "内地网络微公益如火如荼,其实是政府和正规慈善机构社会福利功能和服务严重缺位的折射。微公益式微那一天,不用网友自己动手组织公益活动了,那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梁树新

  网上募捐撞上政策"玻璃门"

  "爱心午餐"的高速增长,让梁树新有点坐立不安了。

  3月9日下午3点整,梁树新在淘宝注册的蛋生万物义卖店正式推出了虚拟爱心午餐,定价5元一份,并号召玩家上多玩游戏网领取"午餐计划"爱心号,到3月10日中午12时58分,虚拟爱心午餐已经卖出2048份午餐,截止到4月9日16时,已售出51591份。

  "一开始,我也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当时想能卖上一千份就不错了,几千块钱有关部门也不会查,这其实就是在打擦边球。"然而,梁树新预设的1000份的"虚拟爱心午餐"在义卖开始两个小时后就被突破了,这让他有些慌乱。

  梁树新解释道,"微公益"使用的是国内较通用的网络支付工具。其开发的担保交易,是指付款人在为某个活动支付后,仍旧享有"后悔权",捐款人看到结果令人满意才能确认付款,如果事情有变动的话可以把钱收回。

  但网络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没有正式定义之前,微博发布信息、通过支付宝走账的很多捐款行为,也可以被定性为非法募捐。"NGO"麦田计划"骨干胡达中解释道。

  邓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网络支付的募款实际上绑架了募款人自己的信用,甚至有可能搭上所在企业的信用,比如说我的身份是媒体记者,我可能比别人会多一点信用,但危险也在这里,一旦出问题,你自己和你的单位可能会面临道德风险。"

  4月4日,虚拟爱心午餐卖出了40000份,压力越来越大。"这存在着法律和道德的双重风险。"早在2010年12月,梁树新成立微计划团队一开始就遇到了募捐资质的瓶颈。

  胡达中称,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所谓公募基金会,是指可以面向大众募捐的基金会,非公墓基金会则不能公开招募,而当时"蛋生万物义卖店"虚拟爱心午餐公布的账户是NGO"麦田计划"的非公募基金。

  目前,微公益在法律上还处于一片模糊地带。微公益存在一个募捐资格的问题,立法在这方面是空白的。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慈善管理处处长郑远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微公益很难规范管理,由于个人没有募捐资格,不能发起公募,所以微公益行为只能看做是社会上的互帮互助,而慈善管理处的规范只针对有公募资格的机构。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注册基金会需要"双重管理",即除了在民政部门登记,还需有慈善领域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该主管单位对挂靠的社会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在各个组织出现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时,则要承担相当的责任。为此,有资格成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政府机关和党政部门,对要求"被监管"的社会组织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中国的法律并未对民间举办公募基金会有明文限制,但实际操作中,有关部门采取了"总量控制"的方式,设置看不见的"玻璃门".

  借助网络兴起的"微公益"在具体的执行中也难免会撞上这堵"玻璃门".

  邓飞从一开始就有为"免费午餐计划"单独成立专项基金的想法,并将为深圳三门岛游艇会总裁王树春募集的200多万元成立"树基金",然而这依旧不能解决面向公众募捐的问题,这也是邓飞一直迟迟未启动网络义卖免费午餐的原因。

  直到4月2日,邓飞的第一个免费午餐项目在沙坝小学顺利启动的当天晚上,"免费午餐"募捐平台正式挂靠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旗下的"多背一公斤公益基金"名下,这才解决了网络公募资质的问题。

  "黑户"洗白了,民间又难认同

  4月5日,困扰着梁树新和他的团队的"黑户"身份得到了解决。

  这一天,梁树新与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发起成立"微基金",

  并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任命梁树新担任微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爱心午餐"团队负责微基金的执行与管理。

  "微基金"专项基金项目充分发挥网络影响力和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募基金会优势,全力帮扶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农村小学,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上好学。今年计划面向全球华人筹款1000万,重点改善"小餐桌""小床铺"问题。

  然而,微基金在吸纳募捐资金的同时,仍旧与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有执行协议。这可以理解为现有制约下的变通之举,但这种混合式运作,在资金的使用上也违背了公募基金的运作规则,为此也受到公众质疑。

  4月6日12时13分,网民李长磊在微博上公开对这个混合式运作提出质疑,他写道:"有了官方背景的管理组织介入,我真的不想或者说不敢再参加了,我出钱不多,但是只想每分钱都能到达我想到达的地方。"

  2008年汶川地震后,民间善款流向没有及时公布,以及2010年玉树善款汇缴风波,民间资金被当做政府资源随意支配的说法引起社会的强烈质疑,此后,民众对政府背景的基金存在着很深的不信任感。"之所以跟微计划和"爱心午餐"团队合作,挽回大众对政府背景的基金形象也是一个目的。"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震对本报记者称。这次合作他也试图在解决公募基金会体制僵化、效率低、难以监管、信息公开等问题上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4月5日签约是我们专门选的日子,之所以在清明这一天签约,我们就是希望能做到"清正"、"廉民""。

  梁树新打算让这个"国内首个以微公益理念为核心的草根公募基金"以全新面目示人:把公益捐款100%用于项目本身,不从中扣除任何费用,执行项目过程中所需行政办公成本,将进行专项募捐,从而使公益项目捐款和行政费用筹集清晰剥离。

  这种新模式已被部分实践。此番到红板小学推行免费午餐计划,梁树新等人交通食宿费全部自理,网上所募钱款都用于项目本身。下一次再执行此项目,他们会专门筹集行政办公费用。

  就在梁树新将"微基金"对行政成本进行"专项筹集"的做法通过微博发布之后,立即遭到了同行的不满。"有业内人士跳出来直接说我们破坏常规,搞低价促销。"梁树新认为,现在是需要一些改变的时候了,在香港和境外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这对基金会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人会支持我们。"

  接下来,要帮助更多的学校

  目前,募集资金方面,双方的融资平台与渠道都在进一步的扩大与多样。接下来就是要找更多的学校。

  4月7日,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鲁山县西北部的观音寺乡桐树庄小学成为了第二所邓飞参与的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又有150名贫困地区的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与第一所沙坝小学开始仅5天的时间。

  目前看来,邓飞打造的"免费午餐"运行模式已经进入到了可复制的试运行阶段,而他的模式也并不复杂,"免费午餐计划"的法人代表由学校校长担任,

  "免费午餐"发起方与学校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法人代表与财务分开,同时接受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学生、志愿者和媒体的监督,并保证"免费午餐计划"的持续进行。

  除此之外,鸡蛋大米油盐由镇供货商供应,蔬菜校方采购,所聘的厨师接受老师、家长监督,食堂办好卫生许可,确保食品安全。今后每个学校"免费午餐"每月的账单要上网公布,接受网友和媒体监督,确保募集来的钱全部花到孩子身上。

  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的运行模式执行时则仰仗于媒体的参与,各省媒体将模式自行复制,并负责具体的实施步骤,邓飞给予法律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与援助。

  梁树新等以"微基金"为代表的爱心午餐管理上与邓飞的"免费午餐"大同小异,只是操作模式则更靠近传统公益模式。微基金将借助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贵州各县市的网点进行对贫困学校的评估与信息的对接,然后再将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多名专职的公益人员直接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最后用"微基金"成熟可行的操作模式对所有项目进行"全裸式"公开,做到信息透明最大化。

  "目前,红板小学的模式还需要一点时间试运行,一旦模式稳定就进行踩点并开始新一轮的融资。"梁树新说。

  然而两种模式都高度依赖最终端执行者,梁树新认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们不能指望当地的村委会、厨师、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都能达到所有的标准和要求,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完善各种制度,以及加强对最终端的执行者们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梁树新说。

  不仅如此,邓飞认为整个过程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让这个流程都能制度化、程序化和透明化。邓飞计划建一个免费午餐专题网站,展现学校执行免费午餐情况,还需会计师或精算师义工帮助其科学地计算成本。

  找到更多学校还有一个障碍来自于贫困地区的行政部门和学校本身的意愿。在"免费午餐计划"的活动实施中,邓飞与梁树新都遇到了当地不配合的情况。

  邓飞最初计划中途改变。梁树新等人遭遇到的挫折则更多,起初,村干部和校领导举出多种理由证明红板小学不合适,有风险,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同意然后反悔,县教育局的相关领导甚至斥责"免费午餐"的进驻给当地政府抹黑,并以食品安全为由意在拒绝"免费午餐"入驻。

  对此,梁树新等人不得不将提供"免费午餐"的厨房建在校外,并以个体户性质的"餐馆"形式操作,再三说服法人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以此来消除教育部门的担忧。

  4月10日22点41分,梁树新在微博上称,"微基金"开始为贵州下一个山区小学筹集午餐费,200人计,两年为限。

  4月14日,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将迎来第三所学校--鲁山县观音寺乡上寺小学,邓飞将在当天抵达见证这一时刻。

  最终,谁来接"免费午餐"这个大盘?

  "网络爱心的推动,并不是长久之计。"梁树新与邓飞在这点上不谋而合。

  按照邓飞的设想,免费午餐计划分为三部曲:募集更多的资金;找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学校;积极和政府沟通,把担子交给政府,使免费午餐计划成为政府行为。

  "免费午餐虽然现在得到了网民的支持和响应,但是这个盘子太大,不是几个基金会所能够解决的。"杨震说,"微基金"

  今年计划面向全球华人筹款1000万,如果按现在操作的红板小学免费一年需要12万的费用,资助三年就是36万,这也只能帮助30所学校,"在贵州仅希望小学就有1885所,算上其他的贫困小学数量更加惊人,还有整个西部呢?"杨震认为"微公益"仅能够在局部地方解决贫困小学的午饭问题。

  据2月2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布的其对中国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调研抽样报告,该基金会对中西部四个省(包括云南在内)农村1458名10岁-13岁小学生的体检发现,农村学生存在严重的营养摄入不足,受调查的学生中12%发育迟缓,72%上课期间有饥饿感,学校男女寄宿生体重分别比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低10公斤和7公斤,身高低11厘米和9厘米。

  "我们现在就开始尝试筹建一个退出机制,让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来接手,或者得到更高行政级别的响应。"梁树新说。

  梁树新、邓飞为"免费午餐"分头行动,但思路基本一致:陷于营养贫困的学生有许多,民间力量只能挑头推动一把,担子最终要由政府接过去,无论眼下还是将来,都需与政府合作,而不是疏离,更非对抗。

  "内地网络微公益如火如荼,其实是政府和正规慈善机构社会福利功能和服务严重缺位的折射。微公益式微那一天,不用网友自己动手组织公益活动了,那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梁树新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接手  接手词条  缺失  缺失词条  折射  折射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午餐  午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