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海社区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600个;义工队伍达30万人,社工人才总量计划达2000名。”
上周,南海召开区委全会,公布了以上关于鼓励发展社会组织的信息。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样的信息不但没有让南海已有的NGO组织受到鼓舞。相反,一些NGO组织的负责人心中对于未来多了几分惆怅。
他们担心的是,未来几年激增的社区社会组织,将对刚在南海起步的NGO组织形成冲击;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如果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创新的心态没有转变,购买服务的氛围不能真正形成,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非但不能把整体市场做大,还可能陷入“盘子越大、竞争力越小”的僵局,最终拖累南海的社会公共服务格局。
NGO组织的担心,实则是他们对服务能否坚守“细水长流”的疑惑。而这种疑惑,在基层镇街的主政者看来,同样值得深思。
社会组织最忌政府“急功近利”
“很多人问过我做NGO最怕什么,我说最怕政府‘急功近利’。”即便落户南海桂城近一年,南海一个NGO组织的负责人仍未改变这一想法,因为其在多个城市的社工服务中,见过不少政府“急功近利”让社工服务尴尬收场的局面,但她说,“在南海的总体感觉还好”。
然而,前段时间,南海某社会企业重新招标,让她再度冒出这个念头。“这家社会企业重新招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想及早看到成绩,要求过高,原来的中标方才退出的。”她告诉记者,对于开展社工服务的组织而言,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和“细水长流”,政府急于出成绩,会让她们压力很大。
要理解她所说的压力,首先要了解当下注册公益组织的生存状况。目前南海共有8家注册公益组织,主要经费来源都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项目制经费等形式,支撑NGO组织的运作;社工人数则为100人左右,主要也是在服务项目中开展工作。这意味着,提供经费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NGO组织工作的开展。
所以,对于南海未来4年发展不少于600个社区社会组织,该社工中心负责人坦言“有些担心”。这些社会组织未来的运作,也是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支撑。“竞争太大,最可能就是压低社工薪酬以降低预算,不利于良性发展”。
“这还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600个数字背后有没有深入调研,政府有没有长远规划。”据她了解,目前南海除桂城外,其他镇街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培育社会组织方面,主动性还不够高,政府官员对于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工机构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数量这么多,投入也不会少,服务见效慢怎么办?”
这一方面,桂城街道在历时两年的“关爱桂城”建设中,从一开始就对NGO组织的培育进行了探索。在南海区委常委、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孔海文看来,这也是个亟待正视的问题,“社会公共服务尤其是社区的服务,肯定要发展,但必须要给这些组织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是社会的有效润滑剂”。
政府采购如何成为“涓涓细流”
对于上述社工中心负责人的担忧,南海启创社工中心负责人黎玉婷也表示赞同。她笑言,“我们的发展需要政府给时间和空间,政府转变心态,我们也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
在她看来,要破解这一问题,让政府采购的服务成为“涓涓细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关键在于政府制定合理规划,界定好采购内容、评估指标、购买形式等,同时要探索开放基金会的机制,增强注册公益组织的筹资能力。
据了解,在香港等发达地区,社会服务机构数百甚至上千,社工配置比例最高接近500:1,对于社会服务领域的分类界定,也很清晰,而内地的社会服务,则界定相对模糊。对于哪类人群需要哪种服务,服务时间持续多久,能惠及多少人,以及哪些服务可以交叉融合开展等,政府并未形成系统思路。
南海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海已出台相关方案,规定政府是公共服务购买主体,今后将重点购买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法律服务等9类社会组织服务。但记者从相关方案中发现,这9类服务,主要是政府原先的一些事务性职能,更为细化的服务内容界定以及服务效果评测等细则,暂未出台。
对此,孔海文认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比较紧,尤其是面向社区生活的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心理辅导等,应该大力采购,而在一些体现公权力的领域,则要慎重。
“哪些可以放手,哪些可以采购,政府要有清晰的概念。”黎玉婷表示,NGO组织和社工开展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和积累的过程,没有清晰的采购界定就难以形成稳定有序的市场,NGO组织和社工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土壤。
“在香港做社工5到6年,才算入门,我们这里已经可以做到主管了。”黎玉婷说,虽与香港差距不小,但在开明的政策和机制下,南海未来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前景仍值得看好。
观点
南海区委常委、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孔海文: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重在转变行政思路
今年,广东全面倡导社会建设,镇街实则社会建设的基础阵地。身处广佛都市圈中心的桂城,2009年便启动社会建设领域的“关爱桂城”建设,日前其系统建设思路,还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肯定。
以桂城为样本,透视广东探路社会建设,可以看到基层镇街在社会建设领域的所思所想;以桂城为样本,我们也可以看到广东在社会建设领域最真实的探索路径。
记者:您以前在狮山做书记,调任桂城后,在社会管理方面感觉有何不同?
孔海文:2009年,狮山作为全省4个简政强镇试点之一,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展开了探索。实际上,人口越来越多,群众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追求会越来越多元化,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也要越来越多元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简政强镇方面,从纵向来说,是上一级政府通过委托等形式,下放一些行政职能,提升办事效率;从横向上说,是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把一些相对零散的东西进行整合。然而,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人从哪里来?虽然有人随事走,钱随事走,但真正要解决,还是很多困难,解决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招聘雇员,二是向中介组织购买服务。但中介组织在哪里?服务如何购买?怎么样进行监管?这又是新的课题。
桂城从2009年开始推行关爱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比如探访老人家、智障儿童关怀等,比较软性,也是以前社区工作人员、居委会等机构难以涉及的东西,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记者:桂城在购买公共服务方面如何操作?又是如何考虑的?哪些服务应该购买?
孔海文:桂城是告诉中介组织,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让他们去设计方案,针对性提供这些服务,政府则通过关爱基金等形式,向中介组织提供资金,其实这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一些公共领域,比如公共交通提供、市政管理方面,桂城之前就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向社会机构采购镇巴,思路就是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服务,政府做好监督和评估。以后在市政园林、环境卫生这些方面,也逐步市场化,慢慢放出去。至于哪些服务应该购买,我觉得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面向社区生活的,应该大力采购,比如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心理辅导等,而在一些体现公权力的方面,则要慎重。因为政府原来主要停留在行政审批等工作,真正的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提供得还不多。
对于珠三角比较发达的地区而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转变,更多是理念的转变,改变行政方式,采购的服务会越来越多。打个比方,外事活动是不是要专门成立一个部门,专门招一个翻译?但外事活动不是天天有,岂不是资源浪费?这个时候就要向第三方采购,而不是政府什么都做,当然,涉及到机密,就应该向外事部门申请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社会的、企业的、第三方组织的信誉等问题,量化监管也很重要,应该有一套比较完善而且细致的评测和监管机制。
记者:现各地社会管理创新,提得比较多的是发展社会组织,提升公共服务,但群团组织这些反而提得比较少。
孔海文:我赞同,其实最难的就是群众工作。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不能本末倒置。在新的形势下,群团组织应该思考怎么样去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更紧密地联系群众,社会组织是一种补充,是一种润滑剂,但在社区服务这一块,应该要更多地交给社会组织,要给他们成长时间和空间,只要方向没错,都没事。
桂城目前的问题,主要还是农村经济组织的问题,是透明度引发的问题,必须要针对这一块,展开行动。所以我们要推政经分离,通过改革理顺基层机制,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作用,理顺基层各组织的职责,结合行政服务中心等平台开展工作,形成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合力。
我们的党员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桂城在推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效果就很好,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需要什么,帮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这是最实在的。9月份,桂城还要在村小组成立专门的党员工作室,通过制度化让党员与群众紧密相连,把工作做实。
社工薪酬体系公开征集意见
中级社工师月薪7000元
日前,南海区团委发出了关于征求《南海区财政支持“社工+义工”联动发展实施办法(征询意见稿)》等7个文件意见的通知,就社工薪酬体系等问题公开征集意见。方案中,《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方案》备受关注,因为这涉及到南海对社工的吸引程度。
根据该方案,南海社工人才薪酬设置将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这五级又细分为16档。
其中,正高级和副高级的社工师薪酬要待国家相关政策明确后另行研究制定,因为我国现在只有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这样的职称。而最高的中级社工师,月薪为7000元,最低月薪则是处于见习期的中专(高中)毕业生,月薪约2000元。
南海团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些薪酬的层级,是根据社工学历、专业资格和从事社工工作的年限来界定的,希望能够起到激励社工的作用。她也坦言,目前制定的这个薪酬方案,比广州高,但是低于东莞和深圳,尤其是东莞,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拿到7万多年薪,这是南海区暂时做不到的。
在目前强调社会建设,各地均可能加大对社工的需求情况说,不仅仅要看薪酬,还有看能否有做事情的氛围和环境,因此,才会出台这一系列的配套文件,从薪酬、财力投入、晋升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来打造南海区社工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培养本土社工。据称,现在这个指导价格还需要在市场中进行检验,看社工机构能否承担,能否吸引社工到南海就业,届时,还会根据市场实际反映做进一步调整。
义工服务时间
可存“银行”
可兑换服务
做义工的时间可以存在电子义工证里的“时间银行”,可用服务时限去兑换服务,或在爱心商家消费享受折扣。南海或将在佛山全市首先推出这一举措,以鼓励市民都来做义工。
南海区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市民做义工,团委将在以前的电子义工证上进一步完善,加入“时间银行”功能。
所谓时间银行,就是以电子义工证为载体,将义工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需要时可从中支取“时间”,获得其他的义工提供的帮助。
据悉,“时间银行”将以0.5小时为最小计量储存单位,届时,义工可将义务工作时间、服务项目等内容录入电子义工证中的“时间银行”,经核实并由管理人员签名后,将服务时间存入服务者的“时间银行”账户。
当义工需要接受其他义工提供服务时,凭电子义工证到注册机构登记申请所需服务,接受他人服务后从银行账户里扣除相应的服务时间,“也就是说,义工对他人的服务,可以兑换成其他义工对该义工的服务。”
兑换的时间比例是多少合适呢?上述负责人说,按照以往的经验,比如服务小时数兑换商品优惠价格,都是10:1,如100服务小时可有10元商品价格优惠;因此团委想将“时间银行”兑换比例也定为10:1,也就是说,假如某位义工服务时间为10小时,那其可兑换的服务时间就是1小时。
另外,义工可以通过“募捐”的形式,将自己的“时间”转给残疾、年老体弱等需要帮扶的人。
此外,由于“时间银行”是在电子义工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义工服务时间的积累,同样可以享受爱心商家联盟的优惠,比如可享受打折或商品价格兑换等。这些爱心商家均在南海,现已发展到了118家,涵盖食住行等方面,其中不乏苏宁等知名企业。“未来电子义工证或许会集纳更多功能。”
目前“时间银行”已在华师南海校区、两个企业和桂城翠怡社区进行试点,待收集意见完善后,将来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社会组织渐成公共服务主体
记者从桂城“关爱基金”近3年的资助项目中发现,社会组织渐成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对象也从原先的单社区、小群体,逐渐转向大社区、大群体,服务内容,则从宣传关爱文化等,走向社会资源平台搭建等专业服务领域。
在2009年“关爱基金”资助项目中,服务实施主体多为义工分队和社区居委会,资助经费从1000元—10000元不等,服务多集中于宣传文化、提倡理念等领域;而2010年的资助项目,则多由扬帆社工中心等NGO组织承接,资助金额也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服务领域主要为外来工子弟素质教育、社区少儿学堂、关爱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等;2011年拟资助的项目中,整体资助金额变化不大,但承接服务的主体,将扩充至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服务也增加了诸如残障儿童及家长支持、社区共融服务等专业内容。
桂城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思路是让社会公共服务形成层级格局,通过专业社会组织引领,未来再培育和引入更多社区社会组织,将服务由面及点,惠及更多社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