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间组织探路碉楼保护模式:“认养”卡在哪里

“中国工运之父”、同盟会成员马超俊祖屋现已被专项基金托管修缮,认养的费用为:人民币40万- 60万元整,时限为10-20年。

  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探路民间认养碉楼模式——一场由民间打响的碉楼保卫战

  摘要:2007年,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世人开始注意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碉楼与村落”的人间奇景。

  2007年,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世人开始注意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碉楼与村落”的人间奇景。可是,在开平、台山地区数千座碉楼、上万座洋楼,如同散落民间的珍珠,在历经近百年的变迁后,十室九空,面目全非,日渐颓败。业主移民海外,无迹可循;政府受财力所限,有心无力。  

  有一位名叫江汉的华侨,期待能与他所一手创建的民间组织,担当起碉楼保护的重任。

  这是一场由民间打响的碉楼保卫战,能否让那些年代久远的古老建筑、些许荒凉的侨乡古村落重获新生?六旬老人江汉说:“也许我可以成为那颗铺路石。”

  夜探无人村

  10月24日晚六点半,夜幕已开始笼罩,开平南阳塘口镇十石村沉寂得如一摊死水。思妹打着手电筒在前方探路。这里离开平世遗核心区立园仅十分钟左右车程。离此处不远的大马路上,旅游巴士飞驰而过,无人靠近这个荒废的古村落。

  门前的广场上长满杂草,都已经快长到大腿的位置,思妹提醒,从巷道里走,不要从草丛里走,里面可能有蛇。

  李思妹是开平市区人,和三个女孩一起开了个平面设计工作室。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给江汉所在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设计宣传品,久而久之,她开始觉得“认养碉楼”蛮有意义,于是自然而然就加入“认养碉楼”的行列。对她而言,这份工作实际上是义工性质多于打工性质。目前,已经有9名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其中8人是开平本地人,小伙子陈光良则来自茂名。

  “几个月前我们来时,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住在这里,不知道他现在搬走了没?”一间破旧的古宅门后,透出一点昏暗的灯光,思妹叩门,却无人回应。

 

  寄庐重生

 

  在广东五邑大地上(江门市及所辖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市等),从清末民初开始,曾有数百万人走出国门,漂洋过海,远渡异国他乡,几经艰辛打拼、生死度外,后以血汗积蓄回乡修屋。在祖居村落里,修起了无数间整齐划一的青砖瓦屋,巍峨壮观的碉楼,各具特色的居庐洋楼、大大小小的街墟,遍布数千平方公里的乡村四处,平地耸立,雕栏砌玉,中西合璧,有的号称“小广州”,“小武汉”,“小香港”。其中仅开平统计入册就有1833座碉楼,5000多座洋楼,50多个街墟。台山号称碉楼数千座,洋楼过万座,超过100个街墟。

 

  江汉说,历经百年变迁,其间世事变幻,碉楼、洋楼里的业主及后人现大多已移居海外,村落街墟十室九空,淹没在杂草当中。像十石村这样的古村落比比皆是。他现居的龙兴里,情况也大同小异。

 

  树溪龙兴里位于开平赤坎镇乡郊,已有200多年历史。坐东南朝西北,前有渔塘,村口立有牌坊,旁栽一棵大榕树,村子四周被繁茂的簕竹密集围绕。2008年,江汉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原本住有40户人家,如今只剩下7户,大多人去楼空。“我成了这里的第8户居民。”

 

  从在加拿大的好友朱先生手中托管这套房子后,江汉开始着手整饬房屋。想装上空调,但电的负荷不够,一栋楼用的电比整个村还多。补漏、通水、通电后,再考虑的就是如何修旧如旧、修新如旧。三个月后,老屋旧貌换新颜。2009年的春节前夕,带着心爱的小狗L U C K Y入住江汉震东寄庐,成为它在60年后的新住客。

 

  一楼左侧是厨房,靠里是杂物间,整齐摆放着江汉精心收集的业主旧物。“这些瓶瓶罐罐都是历史的见证,是华侨和当地的亲戚之间互寄的。这些是以前的洋酒、香水瓶子。这边是本地的一些农具。这是用来做糕点的,模具上有鱼、有花等图案。厕所里还有一个一百多年前的进口木质马桶。”思妹如数家珍。

 

  行至小楼右侧,一栋厚实的大门矗立面前。“来,推一下!80多年前的大门,让你们感受一下当年的感觉。”这是为每位来访者设置的保留节目。在三楼,陈设着历代业主的珍贵旧照。“当年屋主的太太,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教育村里女孩子。照片被虫咬了,我们就裱起来。”思妹说,“碉楼最早是关老先生为纪念父亲而建,现在已经有五代儿孙。业主很多,本来已经40多年没有回来过了,但是听说江先生把它修好了,一年内后人就回来了两批。”

 政府的困境

 

  2007年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世人开始注意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碉楼与村落”的人间奇景。可是,四年过去,当记者穿行于开平、台山乡间时,随处看到人烟稀少的碉楼、居庐、洋楼、街墟仍旧斑驳陆离,锈蚀破损,铁窗空空,楼顶渗漏,生草长树。村民们说,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侨乡碉楼保护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从2000年开始准备申遗以来,将近12年,对于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833座碉楼,政府仅仅托管了37座,约占总数2%,形成了自力村落、马降龙村落、锦江里村落、三门里村落的四个世遗核心区,还有一个立园旅游景区。2010年3月,开平政府提到的2.8亿元资金缺口,只是计划保护世遗核心区内的188座碉楼费用。照此计算,要保护1 8 3 3座碉楼,资金将达28亿元之多,一个县级市根本无法负担。由于资金不足,整体碉楼的维修整治进展缓慢,而五邑其他更广大区域,系统保护工作从未开始。

 

  即使被纳入保护的碉楼,状况也堪忧。10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芦阳村委会三门里迎龙楼,它属于开平的“始祖级”碉楼,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开平现存最古老的碉楼。三楼青砖外墙上,已经长出一米多高的小树。 

  “守着金碗没饭吃”,有媒体用这样的语句来描述开平的困境。江汉深以为然,他说,这里搞旅游开发确实存在先天不足,碉楼如同散落的明珠,无法串联起来成片开发。而且是文化遗产,“三分看、七分听”,房子背后的故事未能开掘,很多游客逗留半日即匆匆离去,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也就没有企业愿意投钱进来。

  江汉认为,地方政府还是停留在申遗时的那种思维模式,上级拨款、财政给钱。但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资金窟窿,一味的“等、靠、要”是不现实的。他开始思考一种新的尝试———托管碉楼,交由民间认养。

  民间力量的介入

  红楼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更有一片绝佳的景色。两栋独立别墅相依而立,分属开平赤水镇同个家族的两户胡姓人家。前院中的龙眼树树影婆娑,已有约60年的历史,旁边是茂密的竹林。后院紧挨一池碧水,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

  红楼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让胡老先生感怀。它曾被政府没收,后又归还胡家。中间历经变迁,屋内旧家具已被毁坏,曾被小偷反复洗劫。80岁高龄,阻挡了胡老重修家园的梦想。退休后,他和孩子们一起在广州生活。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没办法常回老家。

  当江汉找到他时,两位年龄相差20岁的老人一见如故。“我们都是军人出身,率性坦诚。江先生60岁了,还不至于骗我。再说房子在那里,他又搬不走,产权还是我的。”听说江汉现托管了20多座洋楼,胡老还时不时为他担心:“这么大的包子你吃得下吗?”

  把物业交由江汉的基金会托管,最初胡老遭遇了家人和乡亲的齐齐反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托管费过低。一年象征性地给1500元清明祭祖费用,与360多平方米的“田园豪宅”着实不匹配。不过,胡老有他自己的考量。“房子空在那里也是空着,没人住烂得更快。现在有人愿意免费帮我维护、打理,为什么不答应呢?”去年,双方签订了15年的托管协议。

  胡老提出了两个要求:所有窗户要重新装上铁门,原来从国外进口的红毛铁门早就被窃贼撬走变卖;房子装修尽量简单,不能破坏原来面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他亲赴现场监工,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不单专门订制的暗红色铁门已安装上,里面还加了一层颜色艳丽的方格玻璃,这跟最初的风格完全一致。事后他得知,仅这一项窗户工程,江汉就拿出了五万多元,前期装修投入已超过20万元。

  按照江汉的计划,红楼除了三楼以后可以随时给业主及其亲属使用外,将采用民间认养的方式,实施商业运作。这些想法他也悉数告知胡老。“江先生答应我不作旅馆用。这里地处偏僻,一年也不会有太多人来,不用担心被破坏。如果想要牟取暴利,估计十年八年也达不成这个目的。适当商业运作,减轻基金会负担,我觉得无可非议。”胡老态度很明确。

  民间认养,卡在哪里?

  早在去年3月3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开平碉楼时,就已经提出“社会参与,认养碉楼”的号召。去年7月开平出台了碉楼认养方案:18周岁以上的公民或拥有合法主体的单位,只要花30万-50万元,就可以认养一座或大或小的碉楼。认养者在认养期间享有碉楼房屋的使用、养护、监护和冠名等权利,认养时间最长为30年。

  然而,办法实施起来却阻力重重。以致时隔一年半,仍无实质进展。江汉说,当地旅游、文物部门觉得,碉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交给个人认养存在一定风险,国家文物局担心碉楼被个人认养后用做商业开发对碉楼造成破坏。同时,产权关系复杂也是碉楼认养的一道拦路虎。

 

  “瓶颈就在这里,怕承担责任。”江汉说,认养的保护方式中外皆有,碉楼本来就是给人居住的。看着千百座碉楼沉睡60年,慢慢放着烂掉,让人心痛。民间的力量是无限的,为什么不能发动起来投入到这样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

 

■专家视角

认养可尝试账目需公开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丁曾率队对开平碉楼和古村落进行专题调研。他发现虽然申遗成功,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房子都已人去楼空,产权不清,业主可能已经移民海外或者过世,政府如何介入保护引发诸多困难。即使产权明确,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投入保护工作。此外,把公共财政投入到私产中是否合适也存在争议,法律也无明确界定。除了资金、维修,后期管理谁来跟进,都是问题。他还发现,有些列入世遗核心区的文物也有过度开发现象。

  政府不可能把上万座碉楼、居屋的保护工作大包大揽起来,由民间组织引入认养模式是一种新思路,值得尝试。古建筑住人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事先得讲清楚,不能搞破坏。政府应该做的是把碉楼、居屋分好类,哪一部分是具有高价值的,划红线标示绝对不能动;哪一些是低价值的民居、村落,可引入社会力量开发。 

   记者了解到,各洋楼、居屋依据其不同的面积、景观等,15年的认养费用在15万元、20万元、30万元、65万元不等。对于每座楼的认养费用,袁丁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公开、透明。为什么这样定价,收入和支出是多少,账目必须向全社会公开。此外,15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保护要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引入社会监督。(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袁丁(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华侨史。)

  ■人物

  碉楼古村落里的“堂吉诃德”

  ———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发起人之一江汉

  过去,他持手术刀,治病救人;现在,他行走于乡间野外,抢救华侨祖屋。他叫江汉,一位加拿大籍华侨,年过六旬,不喜欢去公园溜达。“那里到处是老人,打牌、搓麻将。我心里想,就这么等着死了?”说话时,他正开着那辆白色的宝来,表情十分逗趣。

  江汉是北方人,家并不在五邑地区,为什么会跟这个华侨之乡结下不解之缘?一问一答中,老人的生平渐渐铺展开来。他半生坎坷曲折,本是将门之后,军中俊杰,“文革”中与海南知青通信批评时政,遭人告发入狱一年半,又被复员处理。1978年平反后,他入读上海二军大,后转业地方,又移民加拿大二十余载。

  2008年4月,由于偶然机会,江汉陪同一对华侨业主朱先生夫妇进入了开平的一座荒废碉楼里,突然发现了在满目凋零颓败之中,透露出一种古老纯朴与秀美。这个名为震东寄庐的老宅已有80多年历史,地处开平赤坎镇乡间一个半废弃的村落中。江汉守护碉楼与古村落的历程在此起步。

  前行的路上,他说虽已习惯“单打独斗”,有时还是会心生寂寞。他是碉楼古村落里的“堂吉诃德”,在寻找合作者时“四处碰壁”,与官谈,碰壁;与民谈,还是碰壁。唯一庆幸的是业主的支持。

  ■对话

  还要到香港开认养碉楼大会

  南都公益周刊:有不少碉楼根本找不到业主,怎么解决产权问题?

  江汉:第一,政府要支持我们来做这样的事情;第二,我们会贴出公告,说明我们将维修房子。公示三个月后,如无人认领,我们会进行维修,如果有业主协商,则签协议;如果不同意,但我们已经投钱维修了,那可以按我们提供的清单支付费用。至于在这其中如涉及矛盾问题,可由法院来鉴定。这样的操作方法是参照广州房管局相关规定制定的。

  南都公益周刊:现在有人对“认养碉楼”感兴趣吗?

  江汉:有一位做旅游的先生提出过,想拿一栋楼来搞家庭旅馆。我说基本是不可能的,难过消防关,也没法买保险。最重要的是,业主不答应,拿祖屋来做生意名声难听,而且利润分成存在诸多问题,也担心房子被非法抵押。

  -->    我们的定位主要是三类人:一是艺术家,可采风、创作、交流、展示;第二类是有文化的企业家,在世遗地古村落这样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地方,给员工提供休假或培训场所;第三类是社会上各类人士,比如退休老教授、老干部,厌倦了城市生活,又买不起别墅,每人出三万五万,用个十年二十年,种田、养菜、养狗,回归自然。

  南都公益周刊:你们托管碉楼,政府是什么态度?

  江汉:只要不是在列入世遗名录1833座里头的,政府一般不管。实际上,我们有两座碉楼是在名录里的,包括震东寄庐。几年来,我一直在找1833座碉楼的名录,还向国家文物局咨询过,也没有这些资料。一直拖到今年七八月份,才从开平文化部门拿到名单,原来震东寄庐已有编号1102.我们都在这住了三年多,曾有地方官员来参观过,还说不属名录内。

  既然列入国家重点文物,标的物、多大范围、状态是什么、边界在哪,这些资料都应该有,但1833座碉楼都没有。因为在申遗之前,它连县级文物都不是,就跨越县、市、省、国家直接“四级跳”了。1833座碉楼在哪里,我相信他们确实数过,但仅仅数过而已,没有任何记载。开平市文物局是国内唯一县级文物局,编制才三四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南都公益周刊:《让子弹飞》、《秋喜》等电影都在开平、台山的碉楼和骑楼中取景,因此吸引不少观光旅客。

  江汉:碉楼用做电影拍摄地不宜多。搞一次破坏一次,导演会按自己对民国的理解去改造,拍完就不管了,破坏当地景观。有“小广州”之称的赤坎镇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欧陆风情街上就搞了个影视城,完全是新建的。

  又比如《让子弹飞》里有个鹅城,去参观的人很多。问题是,它是硬造出来的,在河边用泡沫喷成的,这种东西搞多了绝对没好处。

  南都公益周刊: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江汉:准备组织认养碉楼大会,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我们还要到香港开认养碉楼大会。香港五邑籍人很多,比如明星刘德华、曾志伟、梁朝伟、甄子丹;另外澳门特首崔志安是新会人。很多资源在外面,我们都没有去发动,这些社会力量都可以用起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碉楼  碉楼词条  认养  认养词条  探路  探路词条  民间  民间词条  哪里  哪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