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才根在做宣传。
受伤工友前来投拆。记者 单光辉 摄
两年来,10万工友听他讲法律,他希望,工友受到伤害时拿起的是法律条文而不是刀子;两年来,免费帮工友讨回1000多万元工伤赔偿,他希望,工友都有预防工伤伤害的意识和能力;两年来,他创办的永康“小小鱼”劳工服务部为近3000名农民工“撑腰”———
做到这一切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叫黄才根。两年来,黄才根的事业越做越大,得到他帮助的工友越来越多,而他,没有觉得一丝自豪与喜悦,反而,时常陷入深深的悲伤。
他说:“如果你来‘小小鱼’,看到一批批断了手指的工友,你就会觉得我的工作不是成就,而是悲剧。”他还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小小鱼’关门大吉,那时候,肯定不会再有那么多工友受到伤害,我也可以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
A找到黄才根前,他曾想用刀子讨回工资
昨天下午,在永康城区一条陋巷中,记者找到了“小小鱼”劳工服务部,房子狭小幽暗,来自重庆的曹东波正在与黄才根商量讨薪的事情。
“你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仔细地写好,加上整理的录音就可以上诉了。”当天下午,黄才根一直在帮曹东波整理申诉的材料。
曹东波在武义桐琴打工的时候,一老板欠他近万元的工资不肯支付。从8月份开始,曹东波一直为此事奔波,情急时,他甚至想用刀子解决问题。最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黄才根。“从来没有想到这样做可以拿回被拖欠的工资。”黄才根教会了他如何收集证据,如果录音,如何写申诉材料。他希望在黄才根的帮助下尽快拿回被拖欠的工资,回家好好过年。
像曹东波这样的工友,黄才根每天要接待好几拨,临近年底,来访的工友就更多了。仅今年11月,通过“小小鱼”劳工服务部调解、立案的金额就有844822.5元。
B 黄才根曾想以死抗争,最终还是信了法律
32岁的黄才根是江西抚州人,来永康之前一直在广东打工。2007年来到永康打工,曾当过厂长助理。2008年6月,黄才根在武义一家餐具厂任涂装车间管理员。
没想到,车间起了一场大火,黄才根的手臂和身上被大面积烧伤。事发后,黄才根被送到金华市人民医院。厂方在交了1700元钱后,便不再理黄才根,要求他回家用草药治疗。
绝望的黄才根,咬着牙从病床上爬起来,用身上仅有的钱,买了几包自己最喜欢抽的烟。随后,爬到医院顶楼,一根接一根地抽着,他想着,抽完了就从楼顶跳下去,他写好了遗书,说这是被工厂逼的,自己走投无路只能以死抗争。
但是,到最后,他醒悟过来。他不相信,这个世界真没有说理的地方了。他没再央求厂方给钱,而是向朋友兄弟求助,炎热的8月,他绑着绷带,四处借钱医病。
同时,他一边奔走于武义县劳动局、餐具厂和当地镇政府,寻找解决之道。黄才根请不起律师,他从各种渠道弄来了一些法律书籍或上网查资料。通过自学,黄才根熟悉了劳动仲裁的程序。
工伤认定、鉴定、仲裁,一审后又是二审,历经一年多时间,老黄终于得到了3万元工伤赔偿款。“拿到赔偿款后,我突然想到,像我们这种大老远跑来打工的外来农民工,该怎么防范工伤,遇到法律纠纷,该怎么办?”
2008年8月,黄才根找在永康卖菜的哥哥借了3万块钱,在永康城区的双飞路租了一个小店面,专门为外来农民工免费服务。2009年12月,“小小鱼劳工服务部”正式注册成立。
C 两年里数十位志愿者接力黄才根的事业
黄才根的努力,让不少工友看到了希望。“对于有些文化的工友,我会要求对方学会为自己维权之后留在‘小小鱼’一段时间,作为志愿者再去帮助其他工友。”黄才根说,两年来已经有几十位工友先后成为“小小鱼”的志愿者。
湖南桑植的杨志豪是在外省看到“小小鱼劳工服务部”事迹的。“我以前在永康打工,做五金,给机器弄断了手指。现在只有三个,其中一个还是脚趾接上去的。”杨志豪说,“工伤之后,我对未来曾极度悲观,甚至有一种仇世的心态。”
今年,得知黄才根在永康创办了小小鱼劳动服务部,杨志豪想在这里体现他的真正价值。“我第二次走进‘小小鱼’时差点落泪,简陋的办公场地,丰富的工作状态,触目惊心的工伤来访者,让我无限感慨。”杨志豪说。
但是,杨志豪等志愿者也必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现在每个月只能给他们开1000元的工资,但是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要养家糊口,不可能长时间待在这里。”黄才根说,一些志愿者先后离开了“小小鱼”,但是他们将在“小小鱼”学会的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如何规划人生、如何合法维权的本事带给了更多的工友。
D 最困难时他每天的食物是两个馒头
杨志豪无奈地离开了,黄才根却必须坚持下去。1975年生的黄才根至今单身,来永康之前,他在广州曾与一位姑娘互生爱慕。但是当黄才根受伤住院,然后又做起贴钱的事业时,女孩离开了。
黄才根兄妹7人,几乎每个兄妹,包括父母都是他的“债主”。开始父母以为这个聪明能干的小儿子在做的是能赚钱的事业,他们等着儿子衣锦还乡,等着儿子带给他们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没想到,黄才根做的竟是赔钱的买卖。
去年夏天到今年年初,黄才根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很多时候,他一天只能吃两个馒头。
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误解更是让人觉得委屈。“我们要面对的太多了,无数次被企业主指着鼻子骂。”黄才根说。
即便是这样,黄才根依靠一些工友的捐赠,还是挺了过来。今年9月,黄才根又自写自编自印,募集了3万多元,印了1万册《职业安全手册》。小册子内容广泛且实用:生产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实际工伤案例、法律法规解读、工伤维权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实用信息。“3年多来,我们遇到了太多的工伤事例,纵观这些伤者受伤经历,与他们薄弱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不可分。”
《职业安全手册》出炉后,黄才根还将一些生产工作中常遇的安全事故制成图片以及幻灯片,购置了投影仪,每周在各个工业园区进行宣传,每次宣传都会吸引五六百名工友。
E 架起了企业主和工友沟通的桥梁
和许多企业主打过交道,黄才根也发现了他们的无奈,其实没有人愿意看到工人受伤,赔偿款对企业主来说,也是巨大的成本。
“企业主和工人不应该站在对立面,而是应该站在同一立场,大家共同的敌人,是工人的经验不足、麻痹大意、技术不过关、机器老化、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本。”黄才根说,“而出问题的时候工人觉得劳动部门和企业主肯定是一方的,所以情绪很容易对立,找到我的话,工友这一方的工作就比较好做。”
今年5月,武义县桐琴镇的胡宅垄工业区金口杯业有限公司因为新产品上线去上海招聘了14个技术工人,说好月薪4000元,但是生产中发现,产品中报废品比合格品还要多,企业一个月亏损几十万。企业将产品下马后,工人要求企业履行承诺。双方的纠纷十分棘手,该公司找到了黄才根,最后经过他的调解,双方最后达成支付月薪2100元的协议。
上周六,黄才根应邀去了趟金口杯业有限公司,以讲师的身份为这里的工友讲一堂农民工职业安全和人生规划方面的课。
“希望工友们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降低工伤发生率;希望工友们知法守法,理性维权;希望工友们的合理维权,能得到依法处理。”这是黄才根最大的心愿。为此,他还将背着投影仪,带着自己制作的法制宣传片,穿梭于永康、武义外来农民工的聚集区,向工友们宣传法律及安全生产知识, 他的法律救赎之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