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大势,预见未来。新年伊始,中国慈善联合会与新华公益联袂发起“2017慈善趋势百人谈”,广邀各路慈善英雄豪杰、有识之士(按姓氏拼音排序),对中国和全球慈善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展望建议。2017慈善蓝图,期待您来设计描绘!
1. 安耐德 马里兰大学中国事务主任 (If china wants to take its unique position in world charity, more exchange is needed. But this one looks like a promotion to Maryland university)
2017年将是中国公益慈善界繁忙的一年,国内外慈善机构需要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至于发展趋势,2016年的监管机制改革将在2017年结出累累硕果,那就是:一个更加规范化的慈善行业。2017年也会迎来能够提高透明度及提供创新型捐助渠道的多样化电子数据平台。我们希望看到国际交流的不断强化。中国的公益慈善行业仍在发展中,如果要在世界上形成自己的独特地位,则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 马里兰大学将继续提供这样一个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将帮助中国成为世界慈善产业的创新动力。
2. 顾林生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Disaster relief)
2017年面临了很多艰巨的任务,例如:如何落实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和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如何引导慈善界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减轻灾害风险?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纪念唐山地震40周年关于促进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的三个转变的讲话。最后,衷心希望中国慈善界在防灾减灾,减轻风险灾害等领域提供平台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参与社会防灾减灾。
3. 贾西津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Charity law and overseas ngos)
2016年,《慈善法》和《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相继出台,2017年是见证慈善领域这两部重要法律效果的第一年。随着相应立法,慈善行业的生态也在发生微妙调整,行业结构重塑的趋势将逐渐显现,体制的、草根的因素,慈善组织、非慈善组织,境内、境外的分野,传统慈善、新慈善……这些维度如何变化,2017年值得密切观察。
4. 李劲 壹基金秘书长 (Public fundraising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作为慈善法颁布之后的第一年,2017令人期待。我们理解慈善法的基本精神就是,更加开放,更加竞争。首先,在这种新的法律环境之下,监管部门也肯定会在放宽准入门槛(注意不是注册门槛的前提下),加强对公益机构运营的监管。所以也可以预期,更多的配合慈善法颁布和执行的条文条规会陆续出台,由此强化对公益慈善机构在合规性方面的要求。因此,公益慈善机构需要加强提升机构的合规性能力。其次,在日渐开放的公益慈善市场环境之下,特别是在公募准入门槛降低的情形之下,所有的公益慈善机构,势必要加强自己在公募方面的能力,其核心是加强对公众说话的能力,向公众说话,向公众募集,向公众问责,公益慈善机构的公共性势必大为增加。这是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向现代公益组织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整个中国公益慈善行业,向现代公益迈进的可喜的一步。
5. 陆士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
志愿服务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 2017年,需要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加强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有效实现供需对接,为实现2020年注册志愿者比例达13%打好基础。同时,要着手建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理论、文化、内容、项目和管理等几方面加快建设,将志愿服务建设成为推进慈善事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点。
6. 米辉波 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文化、法律、政治等基础支持。希望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众的公益慈善意识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人的价值实现不但需要“经济价值”,更需要“社会价值”。慈善不是施舍,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公益组织的运作在逐渐透明、公开的同时,也需要让民众、捐资人、慈善家、监管部门了解,明白一个道理:公益慈善事业像任何商业机构一样,需要高效的运作;需要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他们不是慈善家,他们需要得到应有的待遇。公益慈善机构更需要具有领导力、执行力、管理能力的团队。
7. 饶锦兴 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
《慈善法》确立了以慈善组织为主体的慈善事业运行机制,配套法规和执法能力决定着这部法是否能够真正有效促进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在非营利组织法人属性没有民法典界定和公益性界定缺乏科学标准的前提下,对非慈善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合法性认定就成为巨大难题。中国进入真正依法行善的时代还有待于整个法治环境的改善,而规范行政行为恰恰是当务之急。
8. 盛少岚 中国社企联盟秘书长
伴随2016年公益慈善热点事件以及互联网巨头积极参与社会创新,2017年将有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公益慈善。如何引导社会资源聚焦社会痛点问题,支持可持续的创新解决方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希望公益能够走出道德绑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创业团队关注社会问题,使社会创业成为双创的新亮点;投资家和企业家用影响力投资支持社会企业发展!
9. 涂猛 资深公益人
2017年,《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颁行、社会治理依法运行值得期待。官办基金会的去行政化、浴火重生值得期待。企业基金会散财有道、资源传递自上而下值得期待。社区、专业、本土的草根组织迅速成长,与官办、企业基金会的拥抱值得期待。
10. 徐本亮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社会组织亟待补齐四个“短板”
社会组织好比一辆汽车,必须有四样东西:方向盘—使命;发动机—公信力;两个轮子—营销(做项目)和创新,缺一不可。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一定要有使命、公信力、成果和创新。但是今天中国有多少社会组织同时有这四样东西呢?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痛点。通过有效的能力建设补齐“短板”迫在眉睫。
2017年中国的公益慈善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第一,规范化。依法治国原则在慈善领域得到贯彻,慈善活动,慈善募捐,慈善组织管理日益规范。第二,社区化。社区成为慈善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也和基层治理结合在一起,社区基金会、社区资助和社区社会服务成为主流。第三,社会化。公益慈善日益回归民间,慈善募捐市场机制逐渐形成,各主体基于服务能力而非行政资本获得资源成为常态。第四,互联网化。互联网+慈善持续推动社会创新,各种新慈善形态不断涌现,慈善模式的迭代演化更为迅速。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