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什么与慈善“相生相克”

 

        热心助学、“中了爱的毒”的坤叔,作为知名的民间慈善家,在过去一年历经了风云变幻:去年8月,坤叔注册“千分一”遭拒,引起省委书记汪洋的关注;在汪洋的批示下,“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方才注册成功、正式挂牌。一晃一年过去了,如今坤叔袒露了“有点后悔”的心迹:“对助学团队本身,注册‘弊大于利’,唯一的好处是助学团队再也不会担心散伙了。”

 

        “千分一”公益理念,说的是每人每月献出个人收入的千分之一,积少成多开展助学,它的目标是推动全民公益。“千分一”的捐赠不算太多,当然这也是自觉自愿、自主自律、自由自在的。十多年来,我本人坚持的是每年捐赠一个月的收入——工资加奖金,即每年“十二分之一”,事实上这也不算太难。

 

       只要是人,其实都有爱心,只是有的没有点燃,有的则早就被现实给浇灭。坤叔那样组织化的慈善公益事业是可贵的,它能起到更多的“点燃”的作用。而“最美环卫工”刘启宣,是纯粹的个体的爱心举动,同样可贵——作为临时环卫工,他在清扫大街时接连发现两个病残弃婴——一个先天性右位心、一个唇腭裂,自己尽管月收入只有800元,却“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抚养责任,为省一分钱,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

 

        刘启宣是一种不容易,坤叔是另一种不容易。坤叔幸好生活在比较开明开放的广东,否则他这个“千分一”的注册挂牌很可能没戏。汪洋曾提出:凡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交给他们。我当初就在微博上呼应说:“应该大胆地、大力地交给社会!”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尤其是社会性极强的慈善活动,可逐步交给社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拓展社会性的福利保障。

 

        慈善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生活环境,否则慈善就会变得很难,倒是“伪慈善”反而大行其道。什么能同慈善相生,什么会与慈善相克?看看美国人,他们乐于慈善、真心从事慈善,绝不是什么作秀,那是卓越的慈善精神,它跟整个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因为法律制度就是鼓励一个人把财富“剩余”用于慈善;其慈善更是个人与社会的事情,与政府没有多少关系。美国的慈善精神,与崇尚独立、践行独立的独立精神密切相关,更与祟尚公平、追求公平的公平精神密不可分,总之是渗透了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

 

        慈善如果不是“民作主”,那么过程和结果往往就是“相克”,就是“促退”。比如不久前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慈善事件”:云南鹤庆县两名中学女老师,带着师生募捐的彝良地震善款赴县民政局,结果却遭到民政局一名女性财务人员的辱骂。她认为师生的“少而散”的捐款是给她添乱:“你们捐来的钱那么多零票怎么数?”“这是什么教师,怎么能教好学生?”“最好一个人都不要捐,省得给我添麻烦!”面对这样的公务员,两位女教师委屈得哭了。什么叫“伤不起的慈善”?这就是伤不起的慈善啊!慈善最需要富有爱心的环境来匹配,因为它是非常个体化、心灵化的事。如果这两位女教师是通过坤叔“千分一”那样的慈善公益组织来捐赠,就绝不会碰到这样的“恨你捐”。

 

        真正的现代慈善,肯定不是“计划慈善”、不是“行政化公益”。我以为,在“官办慈善”向现代公益的过渡期,“民办公助”是可以的;而最终,官方只需制度供给即可,具体的一切,都交给民间去办吧,那就是从天生的“相克”,过渡到天然的“相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什么与慈善“相生相克”  相生相克  相生相克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