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随着肇庆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注册成立,肇庆有了第一家专业社会服务机构。8月,由肇庆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与运营的端州区城北街道端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将投入使用,这将是肇庆首家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大同”把广州的经验输入肇庆。这缕新风也吹向了肇庆的“本土社工”。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社工本科专业教育,但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原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学考证取得国家承认的社工师资格。
肇庆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历史形成的“本土社工”和从外部引进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都是肇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两条腿缺一不可。
“外来和尚”将提供专业服务
从广州到肇庆,“大同”旗下的社会服务机构数量已增至6个,互相之间属于兄弟姐妹的关系,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办于2008年6月,由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教授、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刘静林和企业人士发起建立。经3年多的酝酿和努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同旗下第6家社工机构肇庆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7月5日成功注册,为肇庆市第一家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刘静林担任理事长。
3年前,刘静林受邀去肇庆给当地民政系统领导干部讲课,当时双方就谈到建设社会服务机构的意向。随后,机构进入筹备阶段。今年时机成熟,肇庆大同应运而生,并承接了肇庆首家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的运营。肇庆学院一位心理学教授也参与进来,担任了肇庆大同的副理事长。
刘静林还委派给肇庆大同一个任务以肇庆为基点,再向粤西地区扩展。
肇庆大同总干事林玉泉介绍,已经完成团队组建、场地装饰布置等工作。今后,中心将根据社区长者及其家庭需求,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功能、零距离”的社区服务。
“本土社工”加快提升技能
“外来和尚”的到来,让肇庆市的“本土社工”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肇庆市的几家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纷纷组织职工自学社工专业课本,然后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的便可以拿到社工师资格证。
“我们都属于半路出家,没有参加过社工科班学习,是自学成才!和专业社工相比,我们有弱项,但也有无可比拟的医疗专业优势。”肇庆复退军人医院社工蔡伟生说。截至目前,肇庆复退军人医院超过120名职工参加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因为这个考试难度较大,在120多名职工中仅有7人通过。医院给职工发学习教材,报销考试住宿路费,邀请广州高校社工专业老师来给职工做辅导,对考试合格的职工也有奖励。来自香港的社工督导和深圳资深社工也成为医院的座上宾,手把手地教医院社工开展个案辅导和小组活动。
记者在肇庆市社会福利院看到,福利院专门设立了社工部,发动职工通过自学转为社工,现在福利院社工数量已达到5人。福利院一位社工说,肇庆出现第一家民办社会服务机构,这给“本土社工”带来了一种紧迫感,一方面说明社工人才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另一方面也对自己提升社工专业技能提出了要求。
鼓励社工人才区域合作
肇庆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争取今年成立肇庆市社会工作协会,逐步扩大社工试点范围。通过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等方法,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探索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机制,努力构建“培养专业社工、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服务群众、群众参与志愿者”的社会工作格局。
省民政厅社工处有关负责人透露,广州、深圳等地的核心城区今年将争取全部铺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也将加快推进专业化社会服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尽快启动试点工作。鼓励珠三角地区专业社会工作资源向粤东西北延伸,研究建立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社工人才区域合作、地区互助、结对帮扶机制。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各地级以上市20%以上的民政事业单位,县(市、区)规模相对较大、服务对象较多的民政事业单位都将设立社工岗位,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各地可通过外部购买与内部转换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本单位专业人才的成长。一方面,通过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加强培训、鼓励考试,实现内部提升;另一方面,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 发自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