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首届中国慈展会呼唤更多社会创新 “好的创新家必定是野生”

2012年7月12日至14日,首届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举行,成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展会。

  不仅如此,在中央及广东政府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倡导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之下,中国慈展会已不仅仅是一次公益和慈善行业内的展会,更是对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创新的一次集中呈现。

  以社会创新的视角观察本届中国慈展会,我们的确能在“爱心”、“救助”、“捐款捐物”、“扶贫济困”等传统的标签背后,看到其“不一样的精彩”。

2009年8月,首届“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在北京举行,128家社会组织及14家基金会参展;2011年3月,“中国·深圳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举行,133家公益慈善组织、24家基金会及11家企业参展。这两次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正是本届中国慈展会的前身。

  与“前身”不同的是,中国慈展会成为了国家级展会,规模也随着级别“水涨船高”,参展的机构数目几乎比两届“前身”的总和还要翻一番:包括260家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104家基金会、142家企业和12家科研媒体机构在内的544个机构入选参展。

  社工委官员儿子的公益尝试

  本月12日上午10点半,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广东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在鳞次栉比的社会组织展位中间几乎迷了路。

  去年,刘润华是“公益深交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今年,作为嘉宾参加,他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我最喜欢今年的6号馆,因为它属于草根组织。”刘润华说。

  参加完开幕式之后,刘润华独自一人,特意跑到6号馆去寻找编号为6215的展位。这个展位属于深圳市慈善会管理下的“我生日我慈善基金”,由深圳实验学校的两名学生于2010年发起,倡导“过生日不收礼,只收慈善捐款”,目前已拥有来自16所学校的1000多名学生会员。

  刘润华笑呵呵地,挤在展位前一大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中间,等待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生日我慈善”基金的两名发起人之一——前来与他会面。

  “要说我没有指导他,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刘润华摊了摊手,轻松地说,“不过当你看着这群孩子,你也可以看到公益慈善的未来。”对他而言,儿子的尝试或许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作为社会创新的一个微观样本。

  “屌丝馆”的活力

  在微博上,有业内人士运用网络流行语将本届慈展会的三大展馆分别命名为“高富帅馆”、“白富美馆”和“屌丝馆”。

  7号馆为企业展区,众多财力雄厚的国企、民企和外企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8号馆主要作为基金会展区,作为资源拥有者的基金会被比喻为仅次于企业的“白富美”。而在6号馆扎堆的草根组织则自领“屌丝”的头衔,既是自嘲,也是现实。

  不过,相较于7、8号馆常见的辉煌大气的展位,6号馆的展位更善于运用游戏、歌舞、道具等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参观者,而一场接一场的论坛、沙龙、互动活动则更是令人应接不暇。

  邓飞的“免费午餐”展位是6号馆中的主角之一。从开展当天起,“免费午餐”的造访者便络绎不绝,邓飞简直成了活招牌,被无数人求合影、求指导、求合作。

  6号馆的活力,不仅吸引着外来的参观者,也吸引着“高富帅”、“白富美”的目光。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一家老牌的公募基金会,在8号馆的展位布置得相当低调。其副秘书长刘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参观学习”上,“特别是对6号馆的草根组织”。

  从去年开始,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始与南方日报合作推进“幸福厨房”项目,这次参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来寻找合作机构共同执行这一项目。“他们不需要出钱,只需要出力。”刘扬说。

  三天展会期间,只要有空,刘润华也时不时在6号馆转悠,感受着他自己所说的“民间的活力”。

  “社会正在走向成熟,民间力量正在崛起,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民间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草根CEO”碰壁

  “全中国的公益慈善力量加起来才三个馆,跟广交会能比吗?”7月12日晨,在广州开往深圳的动车上,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首席执行官梁海光有些感慨。尽管顶着CEO的头衔,他实际上却只有4名部下,大家的月薪都不过两三千元。

  去年,他所领导的机构还叫“小蜜蜂”,是“满天星”的前身。通过参加去年的“公益深交会”,他获得了3个合作机会。今年“满天星”没有参展,但梁海光却带领3名同事奔着更加明确的目标而来——在他所列举的8项主要议程当中,与基金会、企业等潜在合作方的洽谈占去一半以上。

  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是社会创新的主体,但它们天然处于产业链下游,非常需要来自企业、基金会等上游机构的资源支持,这也是很多草根组织来参展的重要目的,梁海光也不例外。

  但在慈展会第一天,企业和基金会所表现出的态度令梁海光有些沮丧:“第一天的感想:公益机构还是公益机构,企业还是企业,虽在一起参展但各不相干,企业和官办基金会有着极强的优越感,不屑于和民间机构谈合作。”

  在12日的“中国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主题研讨会上,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责任官杨钟仁作为唯一的企业代表,在被问到为何企业在慈展会上缺乏参与感时坦言:“CSR(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有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的慈善捐助,二是将企业本身的资金、人才、技术、经验、服务等优势与社会创新相结合,三是与社会其他部门跨界合作共同改善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气候变化等,但是,目前能够做到第二阶段的企业尚且还很少。”

  不过,也有一群比较积极参与公共议题的企业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探索。13日,由王石、陈劲松等人发起的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社会平衡靠三种力量,一是代表公权的政府,二是创造产品和就业的企业,三是公益组织。如果说政府是‘象腿’的话,企业就是‘牛腿’,公益组织是‘鸡腿’。我们‘牛腿’要资助‘鸡腿’,我想这是中国的国情,也是企业角色转型为社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好的创新家必定是野生”

  据官方统计,展会期间共接待参展团体(含港澳台)70个,观展的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公益人士和社会公众达15万人次。深圳市民政局局长杜鹏还透露,有231个公益项目通过慈展会达成合作意向。

  “公道地讲,这次开天辟地的全国慈善公益展览颇为成功:全国公益慈善力量全展示;各类讲座论坛话题性强,对未来中国相关事业有引导作用;互动性强,促进了大小慈善组织的交流,对小型NGO尤其有帮助……”会后,刘润华通过微博评价。

  13日,梁海光完成他的8项日程,在慈展会结束的前一天回到广州。他没有从慈展会中直接地取得什么机会,但他深知在短暂的慈善会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去改变:

  要想与企业结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就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脚踏实地;要想取得捐赠人的信任,就要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畅通无阻的沟通;要想成功筹款,就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公益项目和别具匠心的募捐方案;要想改变社会公众对于公益慈善的固有观念,就要将自身的角色由“做好事的”转变为“社会创新家”,通过长期的互动在人们心目中种下现代公益慈善理念的种苗。

  正如“中国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主题研讨会嘉宾、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教授朱健刚的观点:公益的发展需要社会创新,而社会的创新需要好的社会创新家,好的社会创新家,必定是野生的,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创新人士提供一个生长的“湿地”。从长远来看,社会建设最终依赖于每一个社会人的参与,因此以培育公民权责意识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应成为下一步的方向。

  这一切,与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都息息相关,不论是在慈展会中亲身体验过这一波“公益慈善”、“社会创新”潮流的人,还是深圳会展中心外匆匆路过都来不及到慈展会上看一眼的人,他们的生活将因为努力而发生改变。(赵新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新  创新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野生  野生词条  必定  必定词条  首届  首届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