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也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然而,人们可能不知道,深圳也是中国内地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中国内地的第一个义工团体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就诞生在这里。2011年12月4日,深圳又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建设“志愿者之城”的目标。
走在深圳街头,会看到很多黄色的岗亭,上面醒目地写着红色的英文大写字母“U”,去年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这些U站为各国运动员和当地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汪克莉是深圳市第一个U站新城市广场U站的负责人,她向记者介绍了“U”字的含义。她说:“U代表大学生,也代表志愿者的微笑,有很多含义。大运会期间成立了818个U站,大运会之后保留了58个。”
大运会结束后,保留下来的58个U站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广大市民提供各种便利服务。据汪克莉介绍,这些U站早8点到晚8点常态化运行,每个时段都保证至少有两个义工提供各种服务,比如早晚高峰时期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对过往行人提供指路、节日提醒等服务,还针对孩子和成年人举行不同级别的外语培训。
在深圳,“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王先生去年才从外地调到深圳工作,刚到的时候,由于人生地不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时候,是U站的志愿者们帮助他解决了这些问题。谈到U站,王先生赞不绝口:“这些U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方便,每次碰到了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很快在附近找到U站,真的是非常方便,非常感谢这些在U站工作的义工。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色彩鲜艳的U站已经成为深圳志愿服务建设的亮点,而这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一同描绘着深圳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在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办公楼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引导新志愿者登记,她叫陆曼倩,今年82岁高龄,老人笑称自己是标准的“八零后”,义工同事们不论大小都叫她“陆大姐”。“陆大姐”可是个大忙人,她一周有四天都在从事义工工作。她说:“今天是周四,我在这里义工联合会,周六去老人院,周日去少年宫,平时U站我也常去。我把生活都安排的比较充实,有付出也有收获,从中我学到很多。跟老人聊天,他们有的一百多岁了,跟他们比,我算年轻的了。能给他们服务,我很开心。”
陆大姐说,老人院的很多老人都很孤独,义工们去陪他们聊天,他们都会特别开心,如果哪位义工因故没去,老人家们都会不停地念叨。说这话的时候,陆大姐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蔡健妮从1994年开始从事义工工作,算是义工中的元老,她帮助一位患自闭症的26岁的小伙子开口说话。一年后,孩子首次开口说话,对着她磕磕巴巴地叫了声“阿姨”,蔡健妮和孩子的母亲都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她深有感触地说:“有时候,你帮到了这些人,真的会好感动。做义工一定要用心,用心做的话,效果会很不一样。”
由于深圳毗邻香港,很多香港人也会到深圳做义工,记者在新城市广场的U站就碰到了来自香港的吴姗姗。吴珊珊在香港开着一家理发沙龙,空闲时间,她会专程到深圳儿童医院为脑瘫儿童理发。这天,她带着自己的两位同事来到U站为有需要的市民理发,当被问到这是否会影响到她在香港的生意时,吴小姐笑着说:“不会啊,这个也不是要天天来,我也有工作,有家庭,尽量用业余的时间,能配合上就尽量来,希望能帮到别人。”
深圳义工联合会理事会会长高正荣告诉记者,不光是香港人,很多外国人都加入了深圳义工的行列。同时,深圳义工也已经走向全国,深圳有中国第一支扶贫支教义工队伍;有在贵州山区无私资助100多名孩子的爱心大使丛飞等。同时,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深圳的志愿者并没有把自己的行动局限在国内,他们还走出国门,帮助别的国家需要帮助的人们,搭建起友谊的桥梁。高正荣介绍说:“我们经常跟外国同行交流,探讨义工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应该放眼世界,服务的理念和质量也要向国际化方面去靠拢。我们很多义工也开始去国外服务。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就是去老挝和缅甸等国家支教。”
如今,深圳已经有注册志愿者35万人,在志愿服务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年7月,深圳市建设志愿者之城的指标体系“出炉”到2015年,深圳志愿者服务事业将接近国际城市的先进水平,每10个深圳人中,将有一个是志愿者;志愿者年服务时间将提高一倍等等。
深圳在建设“志愿者之城”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也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爱心的志愿者们,使得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城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具竞争力,越来越有魅力。志愿者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醒目的一张名片。